孙犁的生平经历

如题所述

孙犁   (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笔名“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 孙犁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全集
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风云初记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两个村庄为背景,围绕着高、吴、田、蒋四姓五家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史,细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丽画卷。作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抗日根据地的风云变幻,虽语多风趣而不落轻佻。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小说通过铁(匠)、木(匠)两家十几年间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满儿这个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后,作者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 白洋淀纪事
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   孙犁是热爱生活的,否则无法想象他笔下所描绘出来的那么多美丽风景和人物形象,尽管他出生在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段里。伟大的抗日战争,曾召唤无数革命青年投身其中,孙犁也不例外。异常残酷的烽火岁月,却使人民的精神品质和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孙犁为之而感动,创作了象《荷花淀》、《芦花荡》、《光荣》、《嘱咐》、《风云初记》等一大批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他的小说,“把纷涌的战争风云映衬在白洋淀的月光苇影,以及冀西山地的红袄明眸之中,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伦理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 。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并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形象。水生妻、秀梅、吴召儿、春儿、妞儿……孙犁不仅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他在文学的世界里构筑他理想的王国。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孙犁的文章,都是他亲身经历,他说:“我回避我没有参加过的事情”,“我写到的都是我见到的东西,但是经过思考,经过选择”。可以说孙犁笔下 的那些美丽可爱的人物形象里寄寓了他全部的憧憬和理想。   然而现实和理想永远充满着矛盾。作为一名解放区作家,孙犁曾一度受到广泛地阅读和推崇,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立人,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构成解放区文学的双璧。但正当孙犁在小说中对生活寄予满腔热情时,现实处境却使他越来越感到困惑和紧张。1942年整风运动带来的精神冲击,1946年因发表小说受到的公开批评,土改时因《一别十年同口镇》、《新安游记》等文章被定为“客里空”的典型,以及解放后对知识分子的一连串批判,尤其是1955年批判胡风运动对知识界造成的大规模振荡,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身体素质不好并且时刻耽心自己在写文章中犯错误的孙犁长期绷紧的神经终于在1956年春天崩溃。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他通过一高级住宅处川流不息的拣破烂的外地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在一天清晨散步时遇见一个刚从一幢楼房的垃圾间出来,满身满脸是黑灰的外地来的小姑娘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从农村来城市觅生活的,可以说是后富起来的人吧。”在《芸斋书简——致韩映山》的信中,他列举了一次因简单的答话,使人家认为受了挖苦,以至怀恨在心,结果当这个人后来成为文革中造反派的小头头时,并极尽报复之能事,“其用心之毒,手段之辣,几乎使我丧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险恶。   对于他一生视为神圣的文坛,对其“商贾化”的现象加以了尖锐的批评,并多次指出:“因为文坛文风不正,致使一些本来很有前途的作者,经不住诱惑,走入歧途”。对流行的以“研讨”、“庆祝”等形式“花钱买名声”的做法,孙犁不屑一顾:“‘花钱买名声’,尤其是‘花别人的钱,替自己造声势’,我极不愿为,而耻为之。”   对于文坛的官场化现象,孙犁指出:“文艺团体变成官场,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越嚷改革,官场气越大,却令人不解。”“文艺界变为官场,实在是一大悲剧。”进而他指出:“如果文途也象宦途(实际上现在文坛宦途已经难分),急功近利,邀誉躁进,总是没有好结果的。”他对一些所谓新潮作家的浅薄和无知提出批评和忠告:“当代一些所谓新潮作家,他的处女成名作,也是适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得以走红。这本来无可厚非,继续努力,自然可成名家。然每当跻身官场(文艺团体也是官场),便得意忘形,无知妄作。政治多变,稍遇挫折,便怨人尤天,甚至撒泼耍赖。这不只有失政治风度,也有损作家风采。”对于文坛上一些丑恶现象,他不无悲愤地感叹:“呜呼!文坛乃人民之文坛,国家之文坛,非一人一家、一伙人之文坛。为什么不允许人注视它,这能禁得住吗?可怜的是,近年来,文坛上的一些人物。不自爱重,胡作非为,人民已经不愿意再关心和爱护这个坛口了。”   孙犁的文学生涯肇始于抗日战争风云初起之时,延续了近70年。特别是在晚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从早年作品的清新、优美,到晚年作品的切中时弊,不平则鸣和悲悯情怀,他完成了从孙犁的理想到理想的孙犁的人格塑造和人生旅程。回顾平生,孙犁曾感慨万千:“我不知道,我现在看到的,是不是我青年时所梦想的,所追求的。……”曾经怀笔从戎的孙犁,晚年独居陋室,体弱多病,著书不辍,时常思念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孤独和衰老中咀嚼人生的况味,有时不免热泪盈眶。他曾在一篇题记中喟然长叹:“今晋察冀故人凋谢殆尽,山川草木,已非旧颜,回首当年,不禁老泪之纵横矣。”行文至此,我脑际忽然幻化出清人严遂成《三垂冈》中的诗句:“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这诗句的意象倒是孙犁先生的一生形象的概括,于是,索性将它用作了本文的题目。   孙犁以90岁高龄终其一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富大贵。他留给世人的唯有那朴素的文字,以及隐藏在那文字下面真诚的人性和火热的心肠,令后来者为之唏嘘不已……   文章《芦花荡》被编入初中课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1913年5月11日(农历癸丑年四月初六),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孙犁出生后,母亲无奶,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后煮成糊喂他。因此他幼年身体较弱,且有惊风疾。
1919年,孙犁入本村小学读完初级小学。1924年,孙犁跟随父亲到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因孙犁就读的学校,图书丰富,故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和文学研究会中的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的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多种杂志和儿童读物。学习期间,他阅读的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北方一相当有名的私立学校)。在育德中学初中部(4年)读书期间,孙犁即开始在校刊《育德月刊》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升入高中后,他阅读了当时正在流行的社会科学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作品。对文艺理论发生浓厚兴趣,看了不少有关的著作。并开始写这方面的文章,如发表在《中学生》上的论文《<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等。

1933年,孙犁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在家赋闲。翌年春,父亲托人在北平市政府工务局为他谋得一雇员职位。由于公务不多,他经常到附近的北平图书馆看书或到大学旁听,用笔名“孙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由于屡屡请假,加上局长易人,几个月后他便被免职。又经父亲托人,在北平象鼻于东坑小学当事务员,一年后辞职回家。
1936年暑假期间,孙犁经同学侯士珍、黄振宗介绍,到安新县同口完全小学当教员,教六年级语文和一年级自然。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他加入抗战工作所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接着他又选编了《海燕之歌》,搜集国内外的进步诗歌,汇编出版,激励人们的抗日斗志。他选编了《现实主义文学论》,将他前几年学习的社会科学和革命文学理论整理摘录出版。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了《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两篇论文。《关于墙头小说》《谈诗的语言》等理论文章和十几万字的《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标志着他对文艺理论的深刻思考,对解放区群众文艺创作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2年以前,孙犁的主要兴趣在于搞文学理论和批评,此后他的兴趣点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走出以后》《丈夫》《第一个洞》《春天,战斗的外围》《他从天津来》等十多篇作品,其中《丈夫》还获得了边区鲁迅文艺奖1942年第三四季度奖。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发行单行本,香港的书店也予以出版。孙犁小说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广泛的关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 其中,《荷花淀》《芦花荡》分别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
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
1956年3月的一天,孙犁正在写作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的第十九节。午睡起来,因眩晕摔倒——长期的劳累引发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是十年。[6] 期间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后来经过多方医治,孙犁逐渐康复,又欲重新开始写作。然而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突然到来,孙犁的创作遂被再次打乱。
1977年7月,《人民文学》杂志编辑向孙犁约稿,他写了《关于短篇小说》发表于该刊第八期,由此复出。[6] 这个时期,他的小说写得少了,除一束《芸斋小说》外,他把时间大多用在了研读古籍,写作散文、杂文上。从1979到1995年,他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10个作品集[8] (此10部作品集为“耕堂文录十种” )。除个别篇章外,大部分写于1976年12月到1995年5月这20年间,且大多为散文。这些作品所显示出的旺盛的写作实力和富有个性特色的思想艺术使他重新引起文坛关注,人们把“文革”前的孙犁称作“老孙犁”,而把“文革”后的孙犁称作“新孙犁”,并且对他进行了种种的解读。然而,孙犁却在《曲终集》之后隐退彻底告别文坛。
孙犁晚年身体一直有病,但就是不肯去医院,怕受折腾(指反复检查)。1995年5月的一天,孙犁下楼散步,偶感风寒,引起老年病(主要是前列腺症状)。从此,他辍笔不再写作,也不阅读报纸,完完全全地进行疗养。1998年10月,孙犁病情再度加重,住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这时,他已经生活不能自理了,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照料一切。
就这样,孙犁在病榻上缠绵了将近4年。2002年7月11日,孙犁逝世,享年90岁。
第2个回答  2011-09-07
孙犁 1913年4月生,2002年7月逝世,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1933年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到北平流浪,为了谋生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校当职员。 l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的小学校教书,白洋淀一带人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938年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长期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顾问,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原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另有《孙犁文集》正续编8册和《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10种散文集传世。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作为孙犁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犁同志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为解放区文学和天津文学的繁荣,为天津业余作者特别是工人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植青年作者的优秀传统,几十年来为天津和全国文坛培养了一批批知名作家和业余创作骨干。他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同志是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旗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位大师。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身体力行发扬并丰富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对中国革命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著作书目: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1959,人文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群益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天下
《村歌》(中篇小说)1949,天下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读者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三联
《山海关红续歌》(诗集)1951,知识书店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l集,1951,人文;2集,1953,人文;1—3集,
1963,作家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中青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天津人民
《津门小集》(散文集)1962,百花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百花
《晚华集》(散文集)1979,百花
《秀露集》(散文、小说集)1981,百花
《耕堂杂录》(杂文集)1981,河北人民
《疆定集》(散文集)1981,百花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花山
《孙犁小说选》1982,四川人民
《孙犁文集》(l一5册)1981一1982,百花
《耕堂散文》1982,花城
《尺泽集》(散文集)1982,百花
《孙犁文论集》1983,人文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三联
《孙犁散文选》1984,人文
《远道集》(散文)1984,百花
《老荒集》(散文集)1985,上海文艺
《陋巷集》(散文集)1987,百花
《耕堂序跋》1988,湖南人民
《无为集》(散文)1989,人文
《芸斋小说》1990,人民日报出版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