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元春 雪

内容是什么啊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 “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下阕可分几层。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m/wuhuali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5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注释】: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成吉(ki)思汗(han2):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2.《沁园春•长沙》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本文的“景”,由“看”领出。诗人看到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水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天上“鹰击长空”,水底“鱼翔浅底”,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的山、林、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和生机勃勃、奋发自强的大自然,作者情不自禁:“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1,鹤怨猿惊2,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3。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4,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蔬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栽5。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全部注释
1.三径:原意为三条小路。语本《三辅决录》,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隐,于院中特辟三径,经此三径出入,只与高人隐士相交往。后世即以三径称隐者的家园。
2.化用孔稚圭《北山移文》句意:"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此借抒自己思谋隐退之情。
3.衣冠:代指为官者。抵死:总是。尘埃:指污浊的红尘,即官场。
4. 惊弦雁避:《战国策•楚策》记更赢与魏王在京台下仰见飞鸟,更赢说其能"引弓虚发而射鸟"。恰有雁自东方来,他果然虚发而将它射下。魏王问其故,更赢答曰那是只箭伤未愈的孤雁,听得弓响而更想高飞,以致伤口迸裂,应声而下。作者以此自喻忧谗畏讥的心态。
5."秋菊"三句,语出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喻志行高洁。
作于淳熙八年秋,时带湖新居即将告成。屋名"稼轩",且取为自己的名号。此词写建构中的新居将成,思绪多端,进退之间,颇费踌躇。
这首词,自始至终可说是一篇心理活动的实录。上下两片,各具面目却有浑成之致。上阙托物猿鹤,透出欲归之思,再层层推出,换头铺写新居清雅之美,感情渐进,由微喜,而怅然,而气恼,而愤慨。后片写未来打算,似乎词人全心作退隐准备,然而结韵"沉吟久"几句却是其心理矛盾含蓄而真实的流露,托词"君恩未许",实为自己壮志未酬于心不甘也。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扌离〕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扌离〕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沁园春 * 赋 竹

碧树琼枝,美玉新姿,挺立海疆。
念湘妃仙子,君山吐绿;熊猫戏伴,九寨芬芳。
磨砺千击,狂风烈火,造就虚怀若谷裳。
春山上,不弯腰低首,亘古无殇。

谁言皮厚尖长?有正气凛然布满腔。
道胸无大志,且知傲骨?风霜雨雪、尚晓沧桑。
仰视苍天,下观沧海,吾辈雄居山外乡。
三生愿,伴正人君子,谱写华章。

沁园春 * 寄立军兄青春怨笔

喜遇军兄,梦断潇湘,入记忆乡。
叹悠悠三载,光阴似箭,南柯一梦,天各他方。
思忆尤新,友情常在,知己心中愁满肠。
青春梦,付东流逝水,方晓沧桑。

新家文竹芬芳,伴岁月风云夜正长。
道明年又绿,春风几度?几多汗水?几度秋霜?
生在温房,长于沃土,不负光阴永不荒!
春天里,待春回大地,尽吐馨香。

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八日夜于梦海斋

沁园春 * 赋 别

含笑分离,四海宾朋,聚散驿家。
觅原来的我,太阳雨后,夕阳西下,风雨交加。
东海倘佯,江南漫步,仲夏长堤柳岸花。
青春梦,到几时方醒,过往云霞。

天长地久年华,有风雨无期景倍佳。
叹知音难觅,功名事业,江山依旧,满路风沙。
如意郎君,故园之恋,好事难成无意夸。
秋风起,待到明春绿,情满天涯。

沁园春 * 红梅颂

瑞雪纷纷,报晓红梅,映日满天。
北方家乡地,南疆新树,天香国色,千里平川。
一束红花,纵横交错,一夜三春遍故园。
光阴短,怒放花枝俏,无限江山。

英姿含笑翩跹,道正气冰天雪地言。
且一身傲骨,光明磊落,春风几度,未付流年。
无怨青春,齐心合力,携手同书新卷篇。
天涯路,伴风云岁月,挺立中坚。

沁园春 * 国庆放歌

华夏神州,万里河山,换尽旧颜。
看风云世界,五湖四海,巨龙耸立,上下千年。
春夏秋冬,花香遍地,绿水青山不夜天。
临国庆,道青春风采,挺立中坚。

中华儿女豪言,创奇迹和平环宇篇。
有南方新省,北疆春色,放歌东海,西北高原。
千古英雄,太平盛世,锦绣前程满故园。
今朝起,领风骚千载,万众心间。

沁园春 * 玉竹赋

初夏开花,秀气玲珑,喜见竹修。
北疆山水地,清风两袖,虚怀若谷,尤道花羞。
寻觅花香,轻风送晚,玉骨婀娜春色图幽。
春风里,纵画山秀水,岁月悠悠。

燕山渤海同游。诉心愿雄心且未酬。
望神州华夏,东西南北,天涯海角,风雨同舟。
知己同行,乡音忆旧,无限春光共所求。
斜阳里,笑语华颜逝,齐乐无忧。

沁园春

七月相逢,桂月相约,好事季秋。
念温馨爱意,含情脉脉,冰肌玉骨,喜笑无忧。
眷恋真诚,芬芳永驻,山海争春万古留。
平生愿,觅志同知己,情满神州。

齐心风雨同舟,渡岁月风云天地游。
叹青春渐逝,春风几度,如期世事,共事无愁。
同伴天涯,春光依旧,壮志难酬死不休。
今朝起,谢知音相助,醉在金秋。

一九八九年十月廿七日

沁园春 * 山海风

山海清风,碧水蓝天,故国报春。
北望燕山秀,东临新港,西山唱晚,南苑欢欣。
海是家乡,山为本色,华夏神州不夜秦。
秋风起,看漫山红叶,情满乡村。

勤劳勇敢人民,创奇迹中华儿女身。
恋纵横二际,书山南北,东西棋事,千古风云。
志士仁人,峥嵘岁月,各领风骚现百神。
平生愿,伴正人君子,更谢知音。

沁园春 * 题赠《营口佛教弘法通讯》姜鸿祥主编

北地英才,佛子鸿祥,利乐有情。
遍黑山白水,清心明也,理张无欲,法界精英。
无语糊涂,云烟往事,了断红尘最上乘。
沧桑逝,极乐西方至,九品莲升。

经年弘法利生,笔墨雨花甘露早成。
汇楞严古刹,八方大众,善男信女,礼佛虔诚。
觉晓天缘,洞察因果,成就今生努力耕。
风云变,剩慈心一片,好住贫僧。

佛历二五四三年杏月十二佛弟子陶晓斌作于缘佛堂

沁园春 * 题赠海口华藏学会

净化人间,普渡众生,利乐有情。
《法音》传四海,佛光普照。后生可畏,《华藏》精英。
四季耕耘,南天北地,佛子惜缘无悔行。
西方地,信愿行终至,九品莲升。

红尘遗笑浮萍,叹苦乐年华春梦醒。
道沧桑岁月,云烟往事,如露如电,恰似流星。
海角天涯,奔波流浪,何处飘零美梦成?
莲池会,六时吉祥伴,同路高僧。

己卯年仲春晓作

沁园春 * 贺常州星球六厂秦皇岛经营部成立

丹桂飘香,碧日晴空,渤海景奇。
看桃园新色,春风杨柳,花团锦簇,一绿新枝。
燕赵风情,秦城风致,笑语欢声红叶飞。
嘉宾至,伴星歌起舞,月下生辉。

江南伟业先师,看豪气冲天干劲挥。
万家求音响,星球称最,名扬天下,四海皆知。
共创佳声,寻求天地,重振雄风八面威。
三秋后,报来春使者,岁月如期。

壬申年九月十九于梦海斋

沁园春 * 题西湖十景(外一首)

“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画水丽图。
“断桥残雪”立,“平湖秋月”,“苏堤春晓”,“花港观鱼”。
曲径通幽,“三潭印月”,难觅“雷锋夕照”都。
江山秀,泛舟西湖上,遐想如初。

他年夏日行途,正年少青春财力无。
伴家乡知己,同学幸会,燕京醉酒,楚地沉浮,
“宝石流霞”,“云栖竹径”,何处“黄龙吐翠”居。
风光驻,“阮墩环碧”岛,梦里姑苏。

哨偏 * 续题西湖十景

雾里看花,人世几何,醉酒风云路。
归去来,“龙井问茶”需,到“吴山天风”行旅。
北雁孤,南飞往来停驻,莺歌燕舞轻声语。
现柳绿桃红,春回大地,金秋欢喜同富。
莫道沧桑最是茅庐,笑伴问芬芳在何居?
无限关山,海角天涯,月圆日暮。

余!学业中书,半生勤奋终生取。
成道心未净,听“南屏晚钟”否!
“虎跑梦泉”流,探山涉水,花香巷里余音度。
遥想客潇湘,君山吐翠,龙江燕赵难诉。
哪晓斟“满陇桂雨”渠,却落“九溪烟树”轻车,
莫凭栏、一生烦怒,行空天马文竹。
“玉皇飞云”吐,有“双峰插云”情自逝,几代佳人共聚?
此生天命不平殊,尽风流、老子财主!

一九九五年七月五至六日作于淘金屋梦海斋,一九八五年又评出杭州新十景,故词中有二十景。

沁园春 * 乒乓球再度辉煌颂

四海精英,壮志冲天,汇聚国魂。
五洲宾朋至,津门苦战,台前斗智,场上难分。
男女英豪,忙前跑后,一比高低争冠军。
中华将、十四年藏胆,不负乡亲。

辉煌几度缤纷,国球几何沉浮逝频。
泪不轻弹落,从零做起,我行我素,还我青春!
夏日欢颜,春秋雨汗,谁晓心中不老身。
风光尽、看明朝景色,可喜新人。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四日中国乒乓球队再度囊括世乒赛七项冠军,有感而赋,作毕于七月六日。淘金屋朗识

沁园春 * 咏 雪

自在轻柔,玉骨冰身,醉满九州。
六角晶莹体,人间遗爱,风霜作伴,潇洒飘游。
笑看苍天,温馨大地,汇入江河赴海流。
梅相映,月下银光落,日里含羞。

春秋冬夏难留,却也有东西南北愁。
送关山洁白,小城锦绣,他乡美景,喜上新楼。
生死无言,轮回来去,情到深时恨不休。
长青树,傲视芳草苑,几度沉浮。

乙亥年孟冬廿三作于淘金屋陶晓斌识

沁园春 * 寄北疆

三载光阴,北地相逢,不了此生。
叹落花流水,悠悠岁月,人间恩怨,难诉心声。
君去西方,我来皇岛,可记呼兰望海亭?
飞笺断,寄空词半句,一点离情。

春风桃李温馨,秀水画山天外星。
看东方欲晓,闻鸡起舞,鸿门设宴,余乐升平。
倩女柔情,北疆游子,难忘家乡铁力屏。
伤心处,伴天涯芳草,一叶浮萍。

季春初九作于淘金屋江铁识

沁园春 * 二零零二年新春走笔

钟鼓齐鸣,喜报吉祥,看举国欢。
念风云岁月,东西世事,纵横棋局,南北书山。
春色迷人,风荷恋夏,秋菊飘香冬雪颜。
温馨地,忆风流浪漫,胜似神仙。

功名事业宣言,叹年少无知美梦篇。
布丁穷学士,潇湘苦读,北疆才子,燕赵清闲。
千首诗词,江山依旧,不负今生结善缘。
沧桑逝,和高山流水,再谢先贤。

秦皇岛陶晓斌 2002年元旦

沁园春 * 题《同一首歌》

岁月风云,似水年华,世纪百年。
历沧桑巨变,纵横今古,东西棋事,南北宣言。
春到江南,夏荷西子,秋雨潇湘冬雪寒。
相逢处,一曲倾心诉,回味犹鲜。

观《同一首歌》欢。道尽古今千秋百川。
念平民百姓,披星戴月,辛勤工作,自有甘甜。
连线时空,飘洋过海,华夏神州共一言。
温馨地,全家同声唱,尽露欢颜。

2002年元月七日 秦皇岛陶晓斌

沁园春 * 华夏神州园

华夏重庆,上海春光,后起海南。
北京晨光早,天津河北,辽宁福建,湖北湖南。
青海新疆,吉林甘肃,碧海蓝天西藏原。
家乡地,立黑龙江畔,情往云南。

天涯最忆台湾。内蒙古风光千里观。
浙江西湖景,山西煤海,山东祭孔,中岳河南。
锦绣江苏,贵州美酒,赴陕西江西四川。
安徽秀,广东婵娟起,伴广西圆。

公元2002年春 秦皇岛陶晓斌

沁园春 * 致迪克牛仔

人海茫茫,几度相逢?几度再来!
命运沧海逝,亲情友爱,悲欢离恨,记忆犹佳。
流水光阴,青春依旧,不晓芳心梦里猜。
相识地,落花春去也,独领悲哀。

情人难觅天涯。醉酒伴心声留恋埋。
自有真情在,苦心等待,关怀不变,难忘秦淮。
无奈相思,风流浪漫,却道人生尘世埃。
天生怨,老子三千字,得道人才。

公园2002年元月9日作于迪克牛仔《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歌声中

沁园春 * 赠鸳都网友

岁月悠悠,网事风光,四十最真。
伴佳人才子,风流倜傥,风流浪漫,喜遇鸳君。
相遇惜缘,相见恨晚,最美相逢知己人。
黄河尾,渤海湾戏浪,关爱知音。

人生自古风云。伴风雨秋霜冬雪春。
叹天涯路远,南飞北雁,千途陌客,渔海新村。
一线相连,天涯一水,好寄浮萍一叶寻。
长城下,北戴河相遇,再会如宾。

2002.07.10.午后作于梦海斋

沁园春 * 题赠清风瘦竹君

一蓑烟云,满目清风,伴瘦竹君。
任平生归去,天涯一水,浮萍几叶,四季如春。
南北书山,东西学海,我辈徜徉自在身。
风云事,漫长人生路,澹泊惜真。

沧桑依旧人民。叹流水高山曲未尘。
赏九州冷月,繁星似锦,阳关大漠,拂晓新晨。
上下千年,纵横二际,几度知音齐赋宾。
开怀地,道风流浪漫,岁月缤纷。

壬午年荷月初五夜於梦海斋

沁园春 * 题赠小财主李品萱

吉日出生,漫步春天,我李品萱。
笑看风云事,倾听风雨,无常喜怒,善本清源。
朵朵花红,春风桃李,海角天涯芳草园。
天真秀,伴花香四季,春色人间。

春华秋实甘甜,春雨撒漂南水北田。
论东西棋事,纵横二际,神州华夏,挺立中坚。
春梦依稀,春秋依旧,春景迷人春意禅。
温馨地,看山花烂漫,情满燕山。

壬午年天中十九日作于梦海斋 陶晓斌识

沁园春 * 题陈佳明《城里的月光》

相伴朝夕,不尽回忆,再寄月光。
看世间冷暖,依稀聚散,浮萍一水,江海成洋。
年少青春,春天别走,路转峰回风雨长。
黄昏恋,幸福天长久,快乐家乡。

人生如梦衷肠。伴佳丽英雄才子狂。
似水流年逝,功成名就,南天北地,鸿雁飞翔。
世事如棋,云烟过往,浪漫风流君子良。
朝阳现,奋斗平生志,笑道吉祥。

2002年6月29日作于许美静《城里的月光》歌声中 陶晓斌识

沁园春 * 赋橘赠屈子

百代风骚,屈子风流,溉泽万年。
汨罗江依旧,潇湘夜雨,洞庭春色,橘子洲眠。
《天问》《离骚》,《湘君》《哀郢》,笑问《湘夫人》可安?
《招魂》怨,《国殇》同《山鬼》,伴《九歌》天。

学生重写新篇。叹流水高山知己缘!
看神州锦绣,秦关大漠,高原雪域,塞北江南。
世事如棋,风云岁月,道尽豪言赴百川。
青春梦,不了沧桑愿,情满人间。

二零零二年七月二十七日鸡鸣时分作于梦海斋

沁园春

瑞雪红梅,怨竹箫声,赏菊逸兰。
眺江南春雨,潇湘月色,秦关大漠,塞北家园。
漫步天街,春风桃李,醉晓黄山云海田。
知音觅,奏高山流水,情满人间。

风骚百代中坚。竟浪漫风流谢圣贤。
看香山红叶,浦江春色,羊城新柳,西子青莲。
秋日倾情,风云岁月,鸿雁传情两地缘。
芳草碧,伴花香四季,秋水长天。

沁园春 * 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桃李春风,四季花红,百代育人。
谢先师孔子,屈原明志,渊明淡泊,杜甫清贫。
醉舞东坡,狂歌李白,千古江山锦绣文。
沧桑逝,念风光依旧,华采昆仑。

光阴不负耕耘。笑看去风云万里尘。
有莘莘学子,浦东创业,关西立志,南北新军。
学海无边,书山求径,独领风骚九州晨。
青春梦,道风流无限,再拜师恩!
第2个回答  2007-07-25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第3个回答  2007-07-25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我空间有,去看好了
第4个回答  2007-07-25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银装素裹
分外妖饶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