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期权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辞职后期权的处理常见的选项主要是以下几种:

1 彻底剥夺;

2 按照净资产回购;

3 按照折算出来的原始出资回购;

4 按照市场公允价格(折现)回购;

5 继续保留;

从上往下可能对离职核心员工越来越有利。

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选择呢?

1 彻底剥夺股权/期权一般是针对因为有重大过错/过失而离职的员工,属于惩罚性措施,在期权/股权协议中一般都有详细描述:包括且不仅限于泄漏公司机密、盗窃公司资产、因为工作失误或者故意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等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净身出户”。

2 净资产价格回购大概也就比彻底剥夺没强太多,创业公司的净资产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甚至有些比原始出资都低(因为持续亏损),这种一般是针对离职后存在重大利益冲突(比如跳槽去竞争对手,或者自己创业做竞争业务)或者在职时严重不能履行职务要求的员工。

3 按照折算出来的原始投资回购:这个已经属于较为公平的方案了,相当于把本金都还了,投资收益就放弃了。本金可以按照之前说的期望薪水和实际薪水的差额,以及对额外资源的估值来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平淡分手,相忘江湖”的一般核心员工。

4 以市场公允价格(折现)回购,这个就比较折中了,在公司上市前,市场公允价格一般可以用上一轮融资的价格加上一个折现率计算(因为融资一般都是增资,增资的估值要比买老股高),例如上一轮融资后的估值为一千万人民币,那么公允价格可以按照800万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手还是朋友”的核心员工,属于皆大欢喜。

5 继续保留股票:如果公司觉得虽然核心员工离职,但仍然对公司有较大的帮助,并且核心员工也承诺离职后还会继续向公司提供帮助和资源,那么可以把核心员工的员工股权/期权转化为一般投资人的股权(期权可能需要出钱认购或者折现一部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重要的核心员工、离职后还能持续对公司有贡献、或者公司处于重大资本动作(如上市)前夕不希望发生股权变更/纠纷的情况。

上述五种方式是理想状况,实际操作时可以采用折中或者多种方式综合,比如价格介于2-3之间,或者部分股权保留,部分按照特定价格兑现。有些法律或者其他障碍也可以采用变通的方式,例如代持、股转债等等。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创业公司的股权期权协议,退出方案往往还是采用第一第二种,这其中有律师/法务部门草拟合同时更加偏向公司一方(毕竟是公司付钱),也有创始人舍不得股权期权现金的心理,或者创业者对创业道路上所谓“背叛”的痛恨。但是我想提醒各位创业者的是:

扩展资料

1、创业公司股权期权激励的背景。

我们知道,创业公司为了让核心员工能够跟公司利益绑定;同时也是因为创业初期现金流比较紧张,很难开出大公司的高薪,会比较倾向于用股权/期权来激励员工。

股权/期权激励的出发点是很美好的:只要你伴随公司成长,那么最终会得到高额的回报。

如果核心员工选择在公司股权/期权能够在市场上兑现之前离开(例如上市前),常常会导致双方进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公司方面会觉得员工不能“从一而终”,“背叛”公司,还想继续持有公司股票,或者高价赎回。且不说对其他留下来的员工不公平,一般创业公司也没那么多现金可以拿来兑现。

员工觉得我这么多年给公司贡献,但是公司发展可能并不像当初承诺的那么快,现在要离开了,股权/期权还不给兑现,那这么多年低薪/超时工作都喂狗了?

2、创业公司股权/期权的来源。

我们来看一下创业公司股权/期权的来源。

一般来说,股权的授予要有等价物,一家公司的股权可以简单的分为“出资购买股权”和“无形资产置换股权”两种,那么核心员工的股权/期权属于哪种呢?

其实是两种的混合:核心员工加盟创业公司往往会在薪水上比原先的市场价格有一个较大的让步,例如原先年薪五十万的,可能在创业公司只能拿到年薪二十万,那么这每年差额的三十万就应该等同于对公司的出资,只是由于税务的问题,一般不会先发到员工手上,然后再认缴进公司账户。但这也确确实实是真金白银的出资,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相对来说,一般员工股权/期权的授予,都会要求连续工作3/4/5年以上,那么累计的薪水差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考虑到加盟的早期公司估值还比较低,这部分期权/股权占的长期激励比重也不会太小。

第二部分则是核心员工加盟的时候带来了额外的资源:例如专利、核心技术、市场资源、客户资源等等,这些无形资产虽然不是现金,但也是创业公司急需的,这部分资源的估值一般会和核心员工的KPI考核指标挂钩,例如按期发布产品、市场推广、完成销售额等等。

公司赠送的十万期权股份,怎么行使权力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股权激励常见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

一、期股,

期权是通过激励对象部分首付、分期还款而拥有企业股份的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激励对象必须购买本企业的相应股份。

实施方式:企业贷款给激励对象作为其股份投入,激励对象对其拥有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其中所有权是虚拟的,必须将购买期股的贷款还清后才能实际拥有;表决权和分红权是实在的,但分红必须按协议来偿还贷款。

优点:

1、股票的增值和企业资产的增值、效益紧密连接,促使激励对象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

2、有效解决激励对象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

3、克服了一次性重奖带来的收入差距矛盾。

缺点:

1、如公司经营不善,激励对象反而有亏本的可能,降低了激励对象对期股的兴趣;

2、激励对象的收益难以短期内兑现。

适用企业:

1、经改制的国有控股企业;

2、国有独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二、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较常用的股权激励模式,也称认股权证,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行权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权)。

实施方式:公司向激励对象发放期权证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或一定条件达成时(如公司上市时)激励对象以较低价格购买股权。

优点:

1、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的时候可以放弃权利,因此对持有者没有风险。

2、由于股票期权是需要在达到一定时间或条件的时候实现,激励对象为促使条件达到,或为使股票升值而获得价差收入,必然会尽力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股票价值不断上升,具有长期激励效果。

3、可提高投资者信心。

缺点:

1、行权有时间数量限制;

2、激励对象行权需支出现金;

3、存在激励对象为自身利益而采用不法手段太高股价的风险;

4、公司内部工资差距拉大。

适用企业: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三、业绩股票,

实施方式:在开始时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指标,如激励对象到预定期限达到预定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出一定奖励用于购买公司股份。

优点:

1、对激励对象而言,工作绩效和所获激励之间联系紧密,且激励仅取决于工作绩效,不涉及股市风险等不可控因素。

2、对股东而言,对激励对象有明确的业绩目标约束,权责利对称性强,能形成双方共赢局面。

3、对公司而言,业绩股票激励受限制较少,一般只要股东会通过即可,可操作性强,成本低。

缺点:

1、对初创期企业不适合,主要是和于业绩稳定并持续增长、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2、业绩目标的科学性很难保证;

3、存在激励对象为获取业绩而弄虚作假的风险;

4、激励对象抛售股票受限制。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四、账面价值增值权,

账面价值增值权,指直接拿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激励对象。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因此激励对象并不具有所有权、表决权和配股权。

实施方式:

1、购买型:激励对象在期初按股权实际价值购买一定数额公司股权,期末在按实际价值回售给公司。

2、虚拟性:激励对象在期初不需资金,公司授予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按照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权的数量来计算激励对象收益,并支付现金。

优点:

1、激励效果不受股价影响;

2、激励对象无需现金支出;

3、方式操作简单,只需公司股东会通过即可。

缺点: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幅度有限,难以产生较大激励作用。

适用企业:现金流充裕且股价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五、员工持股计划(ESOP),

指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股权激励方式。

实施方式:

1、通过信托基金组织用计划实施免税的部分利润回购股东手中的股权,分配给员工。

2、企业建立员工信托基金组织(如员工持股会)购买股东股权,按照员工持股计划向员工出售。

优点:

1、员工持股有利于员工对企业运营有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调动员工积极性;2、员工承担了一定的投资风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风险意识;

3、可抵御敌意收购。

缺点:

1、员工可能需要支出现金或承担贷款;

2、员工所持股权不能转让、交易、继承;

3、福利性较强,激励性较差;

4、平均化会降低员工积极性;

5、操作上缺乏法律基础和政策指导。

适用企业:行业较成熟、有稳定增长的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六、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据此享受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自动失效。

实施方式:企业与激励对象签订合约,约定授予数量、行权时间和条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按年度给予分红。在一定时间和条件达成时,虚拟股票可转为真正的股票,激励对象可真正掌握所有权。

优点:

1、不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架构;

2、避免因变数导致对公司股价的非正常波动;

3、操作简单,股东会通过即可。

缺点:

1、兑现激励时现金支出较大;

2、行权和抛售时价格难以确定。

适用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七、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如公司股价上涨,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权来获得相应数量的股权升值收益,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付出现金,行权后可获得相应的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

实施方式:公司指定规定数量的股票给激励对象作为股票增值权的对象,如行权期内公司股价上升,激励对象可选择兑现权利,获得股价升值带来的收益,可选择获得现金或兑换成相应金额的股票。

优点:

1、激励对象没有股票的所有权,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

2、行权期一般超过任期,这样可约束激励对象的短期行为;

3、激励对象无需现金支出;

4、操作简单,股东会批准即可。

缺点:

1、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使股价与激励对象业绩关联不大,对绩效对象无太大激励性;

2、公司的现金压力较大。

适用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且股价较为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八、限制性股票计划

实施方式: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励对象不得随意处置股票,只有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后或完成特定业绩目标是,才能出售股票收益。否则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

优点:

1、激励对象无需现金付出;

2、可激励激励对象将精力集中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上。

缺点:

1、业绩目标和股价的科学确定困难;

2、现金流压力较大;

3、激励对象实际拥有股票,享有所有权,公司对激励对象的约束困难;

4、激励对象有股东权利。

适用企业:

1、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

2、产业调整过程中的上市公司;

3、初创期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九、管理层收购(MBO),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营层融资收购”,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持股经营,实现被激励着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的完整统一。

实施方式: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出资成立职工持股会或公司管理层出资(一般是信贷融资)成立新的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一次性或多次性收购原股东持有的公司股权,从而直接或间接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一般管理层为获得收购资金,会以私人财产作抵押向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融资,收购成功后改用公司股权抵押。有事,投资公司也会成为股东。

优点:

1、有助于减少经理人代理成本,促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2、有利于强化管理层激励,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企业执行力;

3、有利于企业内部监督和对管理层的约束;

4、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缺点:

1、公司价值准确评估困难;

2、收购资金融资困难;

3、若处理不当,收购成本将激增。

适用企业:

1、国有资本退出的企业;

2、集体性质企业;

3、反收购时期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十、延期支付,

实施方式:延期支付,也称延期支付计划,是公司未激励对象设计的一揽子收入计划,包括部分年度奖金、股权激励收入等不在当年发放,而是按当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折算成股票数量,存入公司为其单独设立的延期支付账户,在一定期限后再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期满时股票市值以现金形式发放给激励对象。

优点:

1、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连;

2、锁定时间长,可以避免激励对象的短期化行为;

3、计划可操作性强。

缺点:

1、激励对象持股数量少,难以产生较大激励力度;

2、激励对象不能及时把薪酬变现,存在风险。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

在创业公司工作,期权怎么发放?

公司赠送的期权股份可能有多种:如果是可转期权,那你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直接转化为公司股票,相当于持有股票;如果是不可转期权,到期可以行使期权权利。

期权权力就是如果是看涨期权,到期时,若期权的执行价格>公司股票价格,你可以行权获得收益;如果是看跌期权,到期时,若期权的执行价格期权就是上市公司的一种奖励措施,持有期权的员工可以在将来某天以某一固定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赚取差价。比如,公司给员工一共发放了期权1亿份,约定3年后公司员工可以每10元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1亿股,当股价票市场高于10元时,员工获利。

期权与期货一样,是一种合约。期权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代价后,有权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就是给你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一定价格获得股权的一种权利。期权合约就是一份使买方能获得权力,在某个日期或之前以某一价格买进或卖出相对应的资产。相对的,期权合约的另一方,卖方,在买方决定行使自己的权利时,有义务卖出或买进相对应的资产。买方为了这份期权合约将支付一定的费用,称作权益金。而卖方将收取这份费用。

上市公司给员工期权会带来以下好处:

1、上市公司通过给员工期权,在一定程度上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会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上市公司通过给员工期权,可以留住上市公司的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刺激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每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其禁售期不得低于2年。禁售期满,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和业绩目标完成情况确定激励对象可解锁(转让、出售)的股票数量。解锁期不得低于3年,在解锁期内原则上采取匀速解锁办法。

公司股权激励怎么操作

普遍情况下,你在入职前或者入职的时候就有一个股份数的承诺。但这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不会在入职时直接承诺股份数,但会承诺,在入职一段时间之后,根据你的业绩,毕竟这是靠实力说话时代,来分发你的股份。

在确定了发放的股份数之后,公司要和员工签订员工持股合同,或者员工期权合同。当人公司可以随意制定这个价格,因为这是他的权力。一般来说,A 轮之前给的价格都非常低非常低,但是不必担心。后面再发放,不管是给新员工,还是给老员工增加期权,价格都要和公司当时的每股价值有一个对应。

可是对于创业团队成员来说,如果期权的行权价极低,可以不用在乎期权和股票的区别,因为股票给出去比较麻烦,后面可能遇到很多障碍,会对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员工来说也是麻烦。而且创业团队的股票和期权没有多大区别,毕竟才刚成立,对员工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接下来是期权的分发方式,期权一般是分期发放的,通常的做法,是分成四年来发放,每月一次,也就是说,自合同规定的计算起始日开始,每工作满一个月,期权就到手了 1/48。计算起始日有的公司是从入职日起算,有的公司是按照统一的起算日期,具体公司具体发放。如果是第二次发放期权,计算的起始日就由公司自己来决定了。

由于员工不是永远的待在一个公司,所以要规定一个最低的底线,如果期权分为4年,那么这个底线就应该是1年,如果他1年内离开了公司,那么他就没有期权。

公司被收购,期权怎么兑现

公司股权激励怎么操作?要从不同发展阶段来看。在早期创业的时候,公司要对股权激励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由于公司人数少,工作状态比较清晰,激励对象的选择以及授予数量可以按照激励对象的重要性及贡献程度来决定。

等公司到了成长期或中后期,则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计算激励的数量以及行权成本。常见的方法是按“职级体系”分权重计算。根据职级的登记,同时考量岗位重要性和在职时长,最终给出授予数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依据,更多其实还是要考虑到公司是否有上市计划。

从激励工具的选择上来看,未上市企业一般都会选择期权,这是因为股票期权在实际操作中是最灵活的,少部分公司会同时授予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企业上市后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有逐渐替代和转化的过程,股票期权越来越少,限制性股票占比越来越高。

股权激励机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并与后续企业选择的上市路径相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股权激励的效果。

期权激励需要考虑的四个要素

1、一般对期权的行权都有具体的行权日期。如果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没有行权,视为放弃;而且对行权会设置限制条款。

2、和你签署期权协议的是离岸公司还是国内的公司,这决定是否通过诉讼救济。

3,离职后如果没有做出限制条款,你符合了期权条件,当然可以行权。4,对于被收购的公司,投资人应对公司的期权现状做调查,你不妨把你的情况告知收购者。以上建议仅一般解释,具体情况还需要看到期权协议,才能做出具体的分析。

长期激励的常见的方式是期权或者限制性股权的方式,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使用期权激励的一些核心考虑点。

在做期权计划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点

1、授予谁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员激励,另外一种是根据特定的条件授予部分员工。个人建议尽量不要做全员激励,这样激励效果会打折扣,建议根据一定条件授予部分符合条件的员工,比如按照不同服务年限、不同的业绩指标达成情况来进行授予。

2、授予多少

通常期权池在10%-20%之间,具体授予某个员工多少期权可以参照职级、服务年限、在团队的价值等来衡量的。在授予具体数量时尽量不要按照百分比来授予(比如01%),而是拆股后按照具体的股来授予(比如10万股,这样员工更容易接受 也会更容易认同这其中的价值)。

3、授予形式

一般有以下3种方式

(1)工商登记(直接更改工商登记信息)

(2)代持(现有股东代持授予人的股份)

(3)合伙制公司(成立合伙制公司,把授予的期权装到成立的合伙公司里面,还有一些税收上的优惠)

4、股权的兑现与回购

什么时候可以回购员工手上的股权、以什么样的比例回购、达到什么条件后可以回购,这些需要提前规划好。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形式,比如合伙人制收益等,这些都是可选择的方式。

本文的总结和启发来源于最近学习的管理课程《 团队管理40条军规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 团队管理40条军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