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捕蝗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县令捕蝗》文言文翻译如下:

原文:钱穆甫为如亭令,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以某日捕得蝗虫三千头,解之以去。群吏贺之。明日蝗遍郭,群吏欲白令当事者。不果。钱公躬率卒徒,徒手而搜捕。

谓百姓曰:“蝗可驱,不可食。宜焚除之,不然,将穴汝仓储之谷,塞汝门之窦。”乃使人伐枳截竿系以绳,自县至泽徒手执之。系蝗于枳棘之上。凡经一旬,蝗虫尽死。是岁乃大有秋。

翻译:钱穆甫担任如亭县令,当时正逢大旱,蝗虫四起。而泰兴县令却独自在某天捕得了三千头蝗虫,押送到如亭。县府的官吏们向他祝贺。钱穆甫第二天看到泰兴县境内(的蝗虫)已遍布四野,想告诉上司,但没有结果。

于是钱穆甫亲自带领差役们,用手一条条地抓捕(蝗虫)。他对百姓说:“蝗虫可以吃,但不可烤着吃。

应该烧除掉它们,不这样的话,将要把你们仓储的粮食挖洞吃掉,塞住你们门户的缝隙。”于是就派人砍伐枳树、截来竹竿系上绳子,从县城到湖泊徒步手持。把蝗虫系在枳树的棘刺上。总共过了一旬,蝗虫全部死亡了。那年秋天大丰收。

县令捕蝗是一个古代中国的小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县令如何应对蝗灾。

在古代中国,蝗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某年,如皋县令钱勰面临着当地严重的蝗灾。这时,泰兴县的县令向郡的长官声称他们县内没有蝗虫,而蝗虫是从如皋飞去的。

钱勰得知此事后,写了一首诗回复他:“蝗虫原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意思是说,蝗虫是天灾,并不是县令无能。既然蝗虫是从如皋飞到泰兴的,那么请泰兴县把它们押送回来。

这则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基层官员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智慧。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