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方面名言警句

如题所述

1: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
2: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3: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4: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罗素
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
6: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7: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
8: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
9: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
1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政治方面名言警句
伐本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一》

  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

  ——王禹偁《战城南》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对别国进行裁决。

  ——(美)威尔逊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

  ——《商君书》

  良医治无病之病,故人常在生也,圣人治无患之患,故天下常太平也。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治本》

  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

  ——《资治通鉴》卷七七《魏纪九》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

  ——《荀子·议兵》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

  ——《易·系辞上》

  吾人合则存,分则亡。

  ——(古希腊)伊索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书·伊训》

  邻国相亲,则长有国。

  ——《孔子家语·贤君》

  邻国之间应像邻居一样主持公道,一个强盗,无论他是结伙抢劫还是单独作恶,他都是强盗;一个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不过是一个大盗而已。

  ——(美)富兰克林

  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

  ——[宋]程颢、程颐

  治天下者,若身使臂,臂使指,小大适称而不悖。

  ——《新唐书》卷一五七

  《陆贽列传》

  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惟君。

  ——[清]唐甄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宋玉

  治国如行船,领袖如领江。

  ——《行知诗歌集·川行有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第六○章

  治国如治病,十全为良医。

  ——汪大经《读书所见》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

  ——[汉]刘向《说苑·政理》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

  ——[宋]晁沅之

  青史待垂名,三湘自有英雄在,先经能治国,四海可容新任腾。

  ——王铜

  国之将兴而伐于国,国之将衰而伐于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晋书》卷五《孝怀帝孝愍帝纪》

  国无大小,民无众寡,能修其政则强,不修其政则弱。

  ——康有为《政论集·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

  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

  ——[三国]诸葛亮《诸葛武侯集》

  国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唐]马总《意林·正论》

  国乱有三事:年饥民散,无食以聚亡则乱;治国无法则乱;有法而不能用则乱。

  ——《尹文子·大道上》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

  ——[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国无纪不可以终,民无信不可以固。

  ——《国语·晋语四》

  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国语·晋语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