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什么均衡?

如题所述

人世间一项普遍的规律是人生中苦与乐的平衡。这个规律适合大多数人。幼稚的人追求乐多苦少的人生, 总试图趋乐避苦。

可真相是这样的: 没有品尝痛苦的人, 其快乐往往相当肤浅, 无论在强度还是意义上都是如此; 而那些能平静地承受苦痛的人, 几乎必定体验到了深刻的快乐。深度的快乐来自生命本源, 这份体验本身就是对生命真理的实证, 而生命的真理没有人能白白获得, 而必须付出苦难的代价。考虑到前生后世的关联, 这个苦与乐的动态均衡过程更加复杂, 也更加准确。极少数体验到深刻快乐的人在此世的个体人生中的确没有遭遇非凡的苦难, 那么他们就发展出深沉的慈悲心, 去承担天下人的苦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古典世界以及宗教艺术中的雕塑作品中, 看到的那些宁静高贵的面容中总似乎散发出淡淡的、严肃的忧郁。

18世纪苏格兰人亚当· 斯密认为, 最高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安宁, inner peace. 20世纪的圣人尤迦南达著有一本名为<Inner Peace>的钻石般光彩夺目的小书。古典世界的悲剧以及悲剧精神在雕塑艺术中的体现, 表达了苦难何以净化了人类的心灵, 以及在这样的净化之后人的心灵所收获的那份inner peace, 尽管往往伴随着出于悲悯的些许忧郁色彩, 却呈现出深刻的满足和后世难寻的高贵。

表面上文化繁荣的当代世界, 在真正在古典和宗教精神中浸润过的人们看来, 如同被动物本能和野蛮人的粗俗心灵所支配的世界。我的脑海里经常呈现古典艺术和早期佛教雕塑作品中那些宁静而高贵的面容, 而身边天天看到的是内心充满焦虑、烦躁和恐惧的现代大都市的一张张看似参差多样实则千篇一律的脸。若非反身内求, 诚实面对人生的烦恼, 发现出博大的慈悲心, 如何能净化这些焦虑、烦躁和恐惧?!

由于受到急于超越的宗教精神的长期影响, 加上官僚制和世俗理性的取向, 近世以来的中国人对人性缺乏理解, 因此在这样的土壤中很少出现像样的文学和悲剧作品。对于大多数迷恋灵修的国人来说, 他们若是把一部分时间花在古希腊史诗、悲剧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上, 反而会更快地接近生命的真理。

于我而言, 同样对一部分人来说, 假如还算年轻的话, 最有意义、最不会后悔的一项"投资"是, 花时间耐心地阅读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在这样的心灵基础上, 阅读福音书和薄伽梵歌更会生出真正灵性的花朵来。[深入、客观理解人性的教科书之一是莎士比亚。Harold Bloom干脆把他关于莎士比亚的巨著命名为《The Invention of Humanity》. 对人性和人生的客观理解、共情能力的充分发展, 是生命进化的最重要的功课。这项功课只有在人生过程中才可以完成, 在远离人世的丛林里是不可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1
顺其自然比较好。

人生的平衡在于,你啃下一种苦,生活就会回馈你一种甜,而这种甜是逃避这种苦的人所体验不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生来就起点高条件优越,但是他的生活并没有像外人想像的那么快乐的原因所在。

人生的低谷与困境,看起来令人畏惧,但是你要看到的是,一旦你正视它接受它并一步步跨过去了,就没有什么能将你打败。

无论是先甜后苦还是先苦后甜,只要是生活让你遇上了,就勇敢面对它,不要逃避。

很喜欢林清玄说的一段话: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与不平衡,都是人生最好的启蒙,就如同乌云与暴风雨是天空最好的启示一般。

在每一个心如刀绞、痛哭流涕,硬生生把伤口熬到结痂的日子,你一定很痛苦吧?

远离一无所知只会劝你大度的人

有一期《奇葩说》里,马东说了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蔡康永随即补充道: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我真的被这段对话触动了,有些人捅了你一刀,还嫌不够,拔刀子的时候顺带剜了一圈儿,最后还给你伤口撒上盐,疼得你都跪下了,这种痛彻心扉的苦让人怎么大度?又如何原谅?

明明我才是受害者,却有不清楚任何情况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劝我大度一点,如果我不原谅就是小气刻薄,如果我原谅了, 对方得到了解脱,我却依旧在回忆的痛苦中挣扎,苦的依旧是我。

你认真地伤害过我,我怎么可能会轻易地无所谓?是不是我受到了伤害和痛苦,就活该委屈自己憋着?

就如郭德纲所说:
“其实我挺厌恶那种就是不明白任何情况就让你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
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不扎在他身上,他凭什么说不痛?遇到那种一无所知只会劝你大度的人,简直像吞了苍蝇一样恶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