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写作的实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分析性写作,就是要求用分析的方法写作文,或说用分析的表达方式,写新材料作文题。分析即议论,分析就是分解、评说、推导。分析性写作就是写议论文。分析性是议论文的最大特点。

任务型写作,强调的是“任务”,作文必须完成写作任务。至于什么任务,往往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任务性写作的指令性强。任务往往是对象任务、思维任务、文体任务、写法任务等等。任务型写作,有的是不规定具体的表达方式的,如“我的高考”、“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所以,它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甚至是说明文。规定了表达方式就规定了文体,如“我看高考”“对此,你怎么看”、“发表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就要写议论文。

分析性写作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它可能还有其他的写作任务,如引用等,分析性写作就是写议论文,强调理性立论,主要考察分析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分析性写作强调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分析性质、分析意义、分析影响、分析原因、分析对策、分析效果等。具体分析,首先要把问题分解为一个一个小问题,使问题具体化,然后再分别讨论之。
分解包括分解概念、分解现象、分析论点等。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的思路是: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的方向多次追问问题。如,谁在评价他人生活?谁有权评价他人生活?他人的哪些生活我们能够评价?怎样评价他人的生活?评价与干预、干涉、干扰有什么不同?评价的标准、法律尺度、伦理规则在哪里?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常见的”未必是正当的。这就需要学生的质疑与分析了。没有“具体”的冲突与矛盾,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具体分析。
“分析问题”,首先要分解、归类问题,然后分别认识,即分层逐步、推导、评说,然后讨论“分说”之间的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先谈对问题的认识,后说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分解的越具体分析的就越具体。同时注意作文材料的内容与含义范围,注意作文材料给予的立论要素,分析是一个不能少。如,“被需要”:心态、自身的需要、他人的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终身发展,软实力、文化自信,自己语文学习。

分析性写作题往往没有明确的“分析”要求,而是用“对此,你怎么看”、“谈谈你的思考”等类似的语句,表达出“就事论事”的要求,这时你就必须写议论文了。当然,有的题要求“综合(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的,多数人也是写议论文,从就事论事写到就事论理。如果明确要求写论述类文章,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就必须用分析的方法写作文了
任务驱动型写作,遭到许多人诟病。其实,所有的考试作文都是任务写作,都有任务,但是,有的任务是明确具体的,有的任务是不具体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是不是任务?当然是任务,要求引用、比较、写一封信,也是任务,显然,这个任务就明确具体,所以,考试中心说,采用了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明确具体的任务,是为了防止宿构、套作,提高考察的真实性,公平性。写作任务是立意谋篇的唯一出口。任务型写作,有什么特殊的写法吗?我以为没有。任务型写作,以完成写作任务为第一要务。干活不如东累死也无功。目前看,不管是什么性的作文题,什么型的作文题,首先都是材料作文题,大多数考生都写议论文。“符合文体特征”,是必须的。什么式,什么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就是起承转合,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考生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有了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对文体特征、方法的加以点拨,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8
分析性写作 (AWA) 是要考核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表达观点能力。你要基于一项给定的论证,分析论证背后的推理和假设,然后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批判性评价。
第2个回答  2021-10-18
要抓住主题,分析题目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在进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