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唐伯虎有精神洁癖,因何会被传为风流才子?

如题所述

一、无缘功名

要说家喻户晓的人物,唐伯虎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有人说他有才,有人说他沉湎女色,被打上“风流才子”的标签。

明代尹守衡的《史窃•唐寅传》、项元汴的《蕉窗杂录》、冯梦龙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詹詹外史编的《情史类略》等,都渲染唐伯虎点秋香的艳事,将他描述成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那真实的唐伯虎是否真有那么洒脱?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又称桃花庵主,江苏苏州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大才子。

他出身于商人之家(在当时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纵有钱财也被人看不起,不像现在。),从小聪明好学,希望将来谋取功名(不谋功名就没法提高社会地位);且又有艺术天赋,少年时拜周臣为师,学习画画,后又与文友们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十六岁考中秀才,然人生无常,二十七岁那年,父亲与母亲先后去世,妻儿也离世了;屋漏又逢连夜雨,第二年妹妹出嫁,不久自杀。亲人们相继离世,让他悲痛、消沉(一般人可能早承受不了了),在友人劝说下,又开始努力读书,希望能金榜题名,重振家业。


(卖画求生)

二十九岁那年,去南京乡试,名列三甲。次年赴京会试,不料祸从天降,因科场试题泄漏,被卷入狱,饱受刑拷凌辱。出狱后,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傲岸不平又放荡不羁。

他在《把酒对月歌》中曰: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这诗即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愤怒。所以说,唐伯虎的放荡不羁,不拘礼法,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无声抗议。

二、卖画为生

唐伯虎仕途无望,只好以书画为生,寄全部精力于书画,并以此来麻痹愤懑。他的山水画秀润清俊,人物画飘洒清逸,花鸟画秀雅活泼,书法俊迈超群,雅俗共赏。

其实唐伯虎很想建立功业,他的《侠客》诗中说:“侠客重功名,西北请专征。惯战弓马捷,酬知性命轻。孟公好惊坐,郭能始横行。将相李都尉,一夜出平城。”

然而,当他因赴京赶考入狱,被革除了功名与仕途之后,他在给文徵明的信中说:“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因深知官场险恶,仕途艰难,便开始了“好也忍,歹也忍”的流落生活。


(王阳明与唐伯虎的故事)

为了生计,卖画为生,他在《言志》中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在苏州北桃花坞建了一座优雅的家园,又续娶沈氏,过上了清闲的日子。

是“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他孤傲又孤僻,脱俗又随俗,“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两鬓风”。

尽管他表面上“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但心有不甘,对才华无处施展一直耿耿于怀,发出“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的感慨。

民间艺术家的生活是不稳定且无保障的,他晚年极度贫寒,“落魄迂疏自可怜”,“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六十岁之后,日子更加艰辛,心气反而平和了,少了激昂愤懑,少了书生意气,少年的自负,青年的自放,中年的自傲,都消磨尽了,在“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的愤愤不平中走完了自己凄凉坎坷的一生!


(唐伯虎画作)

三、被传风流

唐伯虎在民间被传风流,其原因无非是:

其一,老百姓对“风流”的误读。把文人的真风流当成俗人的玩风流。

文人的风流,是指风采特异,才华出众,是“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真名士自风流”。

其二,与唐伯虎的续弦有关。他的第三任妻子沈九娘就是青楼女子,这难免让人误解,也就根据“沈九娘”的名字,给他演绎出九个老婆。

其三,唐伯虎善画美人仕女图,流传极广。王世懋《跋陈玉叔倦绣图》中说:“唐伯虎解元于画无所不佳,而尤工于美人。”比如他的《孟蜀宫妓图》、《牡丹仕女图》、《班姬团扇图》等等,真乃“必有一段缠绵悱恻之致,乃可画仕女。”



据说唐伯虎还画了不少春宫画,如《风流绝畅图》二十四幅等,不免让人把他与风流联系到一起。

其四,与同时代有些文人生出风流韵事,因其他人没有唐伯虎名气大,就都加到他头上。比如唐伯虎卖身为奴点秋香的传说,实则是吴门陈元超、无锡俞见安的故事附会而来。他二人均路遇美女子,一见倾心,不惜委身投靠,因获主人赏识,得以在群婢中“点秋香”。

其五,他还曾刻过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闲章,被好事者附丽了许多香艳。

唐伯虎的一生是痛苦又艰辛的,虽才震江南,却无缘功名,生活贫寒;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后人给他演义了许多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这位满腹才华的才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