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思是

如题所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意思是因此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内心痛苦,让他的身体劳累。整句话中天的意思是上天,降的意思是降临。任的意思是责任,使命,担子。于斯是一个代词,意思是这些、这。也是助词,表停顿。苦的意思是使……苦恼。心志的意思是意志、思想。


1、出处

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原文为: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而受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举荐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士兵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提拔,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2、内涵

当一个人经历了种种磨难,如家庭变故、事业不顺、失恋等等。在遭受这些的时候,他们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但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而应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我们帮助了别人后,不要忘记了自己也曾经历过这些。

这句话中的“人”指的就是孔子、孟子、朱熹等人。

他们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是从一个意思引申而来。

3、背景

在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和孟子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是最早提出“天命论”观点,提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观点,并提出要“有教无类”的观点。

同时也是这两位伟大思想家,他们在思想上的成就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孔子与孟子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都强调在实现理想和人生抱负时必须经过艰苦历练。

他们把个人奋斗和追求理想与建功立业联系起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奋斗之路必定是曲折的,甚至是艰苦的。

孔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在《论语》中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就这样吧!”意思就是:“我要承担这个大任”。

4、总结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天降大任于斯人”挂在嘴边,其实它的真正含义是:“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名言警言,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经历过挫折和磨难,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人或伟人,靠的就是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那么你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出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

扩展资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作背景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鉴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2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思是

意思是: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没有的能力。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鉴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第3个回答  2023-08-27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中的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它的意思是:

当天命要将重大责任赋予某个人时,必然先使他的心志经历磨难,使他的身体经历劳累,使他的皮肤经历饥饿,使他的身体经历贫乏。

这句话强调了在接受重大使命之前,个人必须经历艰辛和困苦的考验。只有通过坚定的意志和辛勤的努力,才能够胜任并履行天赋予的重大责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成就和成功的观念,即成功不是轻易可得的,而是需要经历困难和付出努力的过程。

这句话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他们通常都经历了艰辛和辛劳,才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时要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放弃面对困难和挑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