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完gmat再考会计专硕有帮助吗

如题所述

有帮助。一、会计考研必备常识

1.什么是会计考研

2.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3.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4.2021年会计考研国家线

二、如何选择目标院校

1.选择院校报名的选择标准及参考

2.择校流程:

三、管综、英语复习方法和技巧

1.管综复习

2.英语复习

四、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一、会计考研必备常识
1.什么是会计考研

考试形式:初试+复试

考试时间:12月进行初试,3-5月进行复试(复试时间各个院校不同)

会计考试科目:考2门,英语是公共课全国统考,第四门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师199管理类联考

录取方法:考研先填报志愿,再参加初试考试(只能填一个院校专业),初试成绩过线才能参加学校的复试,然后初试、复试总成绩决定你是否被录取,一般初复试成绩占比由院校自己决定,大多为初复试各占50%或者初试占比70%,复试30%。

2.考研重要时间节点【以下为预计时间,不是正式时间,正式时间请关注研招网公告】

院校公布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2022年8月-10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公布:2022年9月

研招网开放网上咨询周时间:2022年9月19日-9月23日

网上预报名:2022年9月24日-9月27日 (每天9:00-22:00)

网上正式报名:2022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

(注:正式报名和预报名性质是一样的,预报名只是提前一批填写报名信息,主要作用在于分流)

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通常是每年的11月上旬或中旬(具体以本地区报考点网报公告为准)

打印准考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8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自行打印。

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6日-2022年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

考研成绩公布:一般为2月中下旬

国家线、复试线成绩公布:正常年份下是3月上旬

复试时间、调剂系统开通:复试一般在3-5月,由学校自己决定复试时间(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是30%~50%)

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正常时间为5-6月

考研录取通知书:正常时间为6-7月

3.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4.2021年会计考研国家线

2021年会计考研国家线是179/46/92

二、如何选择目标院校
1.选择院校报名的选择标准及参考:

1、往年报考人数

2、往年招生分数线

3、往年的招生数额与今年的招生数额对比(人数减少的要小心选择,人数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的看学校品牌;人数大幅度增加,院校一般,非重点可以选择。)

2、择校流程:

(1)知己:估分及目标

①多次参加择校模考,主要关注是客观题成绩

②主观题:中文作文40+英语主观25=65

③客观题:数学+逻辑:120-110-100 英语:50-45-35

④提升空间:主观提升空间大

⑤客观罗列自身优劣势:成绩水平、专业课水平、家庭条件、家庭要求、自己未来预期、自己向往城市、自己职业规划

(2)知彼:掌握院校动态与数据,选择最佳院校

①搜集院校近三年分数线、招生人数、复试内容、竞争程度等

②搜集院校近三年复试专业课真题

③最好能联系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了解院校情况

④搜集目标院校最新招生简章,做好综合评估

(3)知他:了解对手,揣摩对手心思

①观察身边的同学都选择了哪里的院校,哪些院校

②关注本校老师推荐了哪些院校,辅导班老师推荐了哪些院校

③关注网络热门院校以及冷门院校

(4)原则:

①地域优先:优先考虑未来发展地域

②选择院校:985>211>其他;

③对于专硕:优先专业优势

④优先全日制;

⑤跨专业:复试笔试和面试成绩很重要

⑥首次:可以考虑名校,不要过于保守

⑦二战:尽量选择把握大的学校

⑧新增:可以考虑。

(5)谨慎报考的院校:

①招生人数在个位数的院校

②分数线波动较大的院校

③推免比例较高(过1/3,甚至过半)的

④非全日制的比例较高的

⑤报名人数多,录取比例小的院校

⑥复试专业课要求多,对外语要求高,复试淘汰率高的院校

注意:选择不同的报考院校,要有差异性,具体可参考:

①分数要有高低之分;

②报考人数要有多少之分;

③招生人数比例要分析;

三、管综、英语复习方法和技巧
1.管综复习

管综基本介绍
难点
复习攻略
考试答题时间分配以及答题顺序分配
收集写作素材的渠道
必备书籍推荐
管综基本介绍

总分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作文65分。

数学

数学75分管综最大的一科,也是最拉分的一科,得数学者得综合

考察形式:①问题求解,五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的。

②条件充分性判断:分析推理之后也是五个选项选择一个正确的。

考试内容:算术模块(通常考察3题左右);代数模块(通常考察5题左右);几何模块(通常考察5题左右);数据分析模块(通常考察5题左右);应用题模块(通常考察5题以上)。

联考数学涵盖4大章15节60多个知识点。25道题中,大约中等难度的题目占到80%,即20个题目左右。

逻辑

逻辑是见效最快、复习效率最高的科目~

逻辑是门系统学科,需要有原理支持、习题练习才能熟悉。逻辑也是个应试学科,所以还得有应用联系、掌握规律。逻辑推理的大纲为: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综合推理占比题越来越大了~)

逻辑不仅仅是单纯的逻辑,它跟其他科目息息相关,数学:条件充分性判断(3分*10=30分),论证有效性分析,是找到逻辑漏洞,写一篇文章,而论说文是要写一篇没有逻辑错误的文章。

写作

论证有效性分析总分 30 分,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进行综合评分,600字

论说文的评分按照内容、结构、语言三项综合评分,700字

难点

管综难点:

最大的难点是时间不够用~很多同学反映:管综做不完题、作文写不完、没时间涂答题卡

数学难点:计算量大、公式较多、知识点关联

难度知识点:数列、排列组合概率、应用题

逻辑难点:

①三段论,知识跨度大,不好理解。

②60分满分,能得46分都很难

③就算理解题意,也有很大几率选错,逻辑考试重形式,轻内容

④考试题量大,时间短,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肯定是做不完的

⑤题干长、题意绕,必须明确知道是哪个知识点

写作难点:

①光写1300字,每分钟需要写22个字

②论证有效性分析=对逻辑缺陷的识别与分析

③论说文:理题意+对观点分析+表明自己观点+论证

④从领导层的高度看问题、全面分析问题

复习攻略

基础1-6月

强化7-9月

冲刺10-12月

基础阶段:1-6月

任务目标:夯实基础,此阶段我们要把所有的知识点学完,并对基础的只是掌握扎实,暂时不要求做题速度,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注意事项:这个阶段重点放在数学和逻辑上,数学、逻辑,以基础知识为主,记住基本的公式,理解基本的概念,做基本的题目,数学难题直接跳过。写作这块学习基本的写作公式和写作套路,这时候可以每两周一篇,做到素材积累。

强化阶段:7-9月

任务目标:在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强化,技巧等知识,对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做题要掐时间.逐步提升做题速度。

复习重点:重点放在写作上,每周写1-2篇,一般来说论证有效性分析一般需要1-1.5个月,论说文通常需要2个月,训练数量要达到10几篇才能很好的将基础阶段学习的写作套路磨好,做到心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

数学这块,主要以归纳为主,提高做题速度复习后期争取2分钟之内解决掉一道题,甚至于不动笔直接秒选答案的境界。(见识题型,见识一题多解,见识各题有无巧解)

逻辑从近年考试中的真题入手,反复研究,研究出题的思路和常见的选项设错方式,将做错的题目归类在一起,研究选错的原因,将知识漏洞补充上去

冲刺阶段:10-12月

任务目标:学习冲刺阶段,做真题,查缺补漏,把掌握的不够扎实的知识点重新学习,并开始模考,模考的目的是1.找出不足,尽快弥补,2.积累考试经验,3.适应考场氛围.

复习重点:逻辑和数学基本稳定,数学以近十年真题为主,每一年的真题至少做三遍以上。

逻辑后期做高质量的模拟题(有真题最好~)培养对陌生题目的语感;注重逻辑的“形式性”,抓取关键信息,快速找到题目的题眼和逻辑结构;做整套题,合理安排逻辑的答题时间。

唯一能提高的就是写作的分数,每周3篇,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哪个比较薄弱就多安排一点,薄弱科目2,剩下的为1.

考试答题时间分配以及答题顺序分配

管综要想拿高分,不仅仅平时学的好,还要考的好,要想考的好,那么答题时间分配以及答题顺序分配至关重要。

一定要留出10分钟的时间来涂答题卡的时间~具体的答题时间分配可以参考:

数学 60分钟

逻辑55分钟

小作文35分钟

大作文30分钟

10分钟涂答题卡

答题顺序题目分配

收集写作素材的渠道

要想考高分,管理类联考写作必须好好准备,他跟高考作文不一样,要想拿高分,不能只背几篇模板范文,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写出一篇无逻辑漏洞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积累,平时多看多练习,练习的时候作文一定要找人批改。

下面列出4个渠道,要想写出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去多收集,多看!

①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要求言简意赅,古诗必须是哲理诗,可以去积累宋代诗歌

②《老子》《庄子》:《老子》中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③时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等微博,人民日报评论,今日谈,南方周末等微信公众号

④管理常识:管理寓言故事集锦以及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

必备书籍推荐

【数学部分】

1、《高分指南》

推荐的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注意买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的主干部分难度不大,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用来打基础,但这本书里有很多考试以外的知识点,一定要看清。提高部分的解题思路难度比真题稍大,解法也比较巧妙。

2、《讲真题》

真题很典型,适合总结历年重点!

【写作部分】

这本书总结了好多优秀高分素材,适合对写作摸不着头脑的同学!

陈君华《写作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王帅《写作历年真题心法解密》

王诚《写作历年真题全解》

【逻辑部分】

逻辑考点比较少,不用开始的太早,一般5-6月份开始即可。但是由于是全新的学科,建议能够跟着老师学,效率会更高。所以逻辑的学习计划,都是听课,按老师的要求进行。

有同学会问,是跟住一个老师从头走到尾,还是各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老师,如果中间换老师会不会有影响。根据往年同学们的反馈看,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会有帮助(我只说大概率)。因为不管哪个老师教,逻辑还是逻辑,内容并没有变,主要看每个老师所教授的风格和方法,适合于什么阶段的学习。课程方面,前期可以听李焕、老吕,讲的比较基础,适合入门。后期可以听李焕、饶思中、赵鑫全,归纳性强,适合应试和提分。

逻辑学习的基础一般从形式逻辑开始,形式逻辑主要还是用公式来推导,只要找准逻辑词(如:所有-有些、必然-可能、且、或、要么…要么…、如果…那么…、只有…才…等等),熟记公式,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障碍;

1、杨武金《逻辑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2、王诚《逻辑历年真题全解》

3、杨武金、李焕《逻辑顿悟精练》

4、熊师路《逻辑1000题一点通》

5、周建武《逻辑精选600题》

6、陈慕泽《逻辑450题》

(按推荐程度排列)

2.英语复习

1)考研前期(1-6月)

这个阶段单词是基础,也可以听听田静老师的语法课。用好红宝书:每天看一个unit,第一遍的时候把不认识的单词用荧光笔画出,根据艾宾浩斯表格下次回顾的时候着重强调记忆第一遍不认识的单词,再次不认识的话,换个颜色的荧光笔再做一遍记号,以此类推,每次回顾的时候都强调一下不认识的单词。这个阶段以红宝书为主,墨墨背单词app为辅助。

每周抽两到三天做一下阅读真题,不要觉得自己单词都不认识做真题是不是太莽撞,从98年真题做起,只做阅读,一次做一篇两篇都可以,不用对时间,做完之后对答案,不认识的单词查出来弄到一个小本本上,这个小本本很重要,我把它叫做真题单词本,随身携带,吃饭的时候拿出来记忆。到五月份结束时至少要做到04年真题。

2)考研中期(6月-9月)

这个阶段可以把又厚又重的红宝书丢掉了,用app背单词,每天两三百个,上厕所、吃饭排队的时候拿出手机刷单词,利用你的一切闲暇时间刷刷刷,重复是记忆之王。这个时候真题十分重要,还是只做阅读,能力许可的话可以计时做,一次一个小时做完四篇阅读。做完之后还是查单词,搞清为什么错。实在不知道自己错的原因的话,那篇文章可以看下唐迟老师的真题讲解,唐迟老师的技巧还是非常好用的,最好专门写张纸分题型总结一下。

我当时是有准备一本活页本,把不认识的词组抄在上面,并且反思自己错的原因也写在上面,后期可以方便回顾。真题错误率高也不用害怕,很正常,有时候出题人脑回路就是很清奇,做的多了就会知道出题人的套路了。到九月结束时最好做到14年真题,时间充裕的话把2010年之前的阅读再做一遍,不用担心自己会记住答案,你记不住的,该错还是会错。在淘宝上买本衡水体字帖练练字,每天练十几二十分钟。

3)考研后期(10月-12月)

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单词还是要每天背,背到考前。这个时候听一下完型填空,新题型,翻译的技巧,推荐刘晓艳的课,只听技巧,废话跳过,配合做下相关真题,完型真题的难度越来越简单,做早期真题的完型正确率太低完全不用担心,做最近几年的完型填空会很爽的,翻译推荐每天跟下唐静老师微博的每日翻译。

此时阅读部分一定要计时做,保证一小时内四篇阅读做完,把以前的错题多看看,我从来没有全套真题模拟过,因为我觉得浪费时间,即使是最近几年的真题。大作文可以整理模板了,整理三个题材的模板,一般是文化科技类、优秀品质类、社会热点类,背的熟熟的,有很多同学是在网上买的模板也可以,我是自己整理的,最终大作文在北京地区是13.5分,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字一定要练好,把它写的圆球球的,不要写错字不要写错字不要写错字(重要的事说三遍),涂抹很败印象分。小作文可以看下周思成的技巧,背下通用句式。

四、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每年成功考上985、211名校的学霸们比比皆是。虽然考研路不同,但学霸们的学习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是我们可以拿来借鉴、分享的,希望这些学习方法能帮助到正在考研的你们!

1、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思维的差别。毋庸讳言,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是思维的差别,也可以说是思考的差别。

考研也是如此,有人思考得简单,有人思考得复杂;有人思考得全面,有人思考得片面;有人思考得深入,有人思考得肤浅;有人思考得缜密,有人思考得粗疏;有人思考得远,有人思考得近。

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对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和明晰的判断。而考研对考生对理解运用知识的考查,也正是体现在此处。

2、复习计划把握复习节奏

考试是有明确时间要求的,制定计划自然也是。在最终的考试到来之前,必须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复习时间。

往大的方面说要分成三阶段:基础、强化、冲刺。往小的方面说,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每看完一遍专业书需要用几天,都得有明确规划。每位学霸在分享中都强调,这不是要你跟别人比进度,而且要你把握自己的复习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临阵慌乱。

3、挤时间,讲效率

考研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时间安排计划表,闲散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小时为单位,中间休息10-20分钟。

4、阅读经典,思维拓展

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考研成绩的高低,许多考研学霸在分享经验时都提到过这一点。考研本身就是一种很见功夫和能力的考试,不管是考研英语,还是专业课的考试内容,热点众多,信息量大,通过阅读大量专业文章,可以把握住当前的理论前沿和学术焦点,而考核内容往往藏匿于此。

建议同学们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大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深阅读",读一些与考试内容不直接相关,但可以开拓学科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的"课外书",尤其是一些学科内大家的著作,应重点关注。

5、有效的管理复习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6、必备一本错题集

其实大家在平时做题或看书时会发现一些自己总出错的,但是类型比较新颖的题目,这时大家不妨用本子把题目和解题思路摘抄下来,并把此类题目整理到一起,经常翻一翻,这样就变成了一本非常有用的错题档案。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

很多学霸建议在复习前期做往年的考研真题,然后再做模拟题,然后把做错的又觉得思路很好的题都抄在错题档案上。错题档案到后期会一直很大的作用,95%的学霸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人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档案。

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到手。

7、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抛开决心以外坚持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可以保持好的身体、有高的复习效率而且很可能成为坚持到最好的关键。

考研生活虽然艰辛,不过还是有考研学霸通过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以及整理一些常见小症状的应对之法,来让考研生活顺利进行下去。98%的考研学霸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8、比成绩重要的东西是心态

坚持到最后的往往都是胜利者。每年考研的人数超多,坚持到考试前的是三分之二,坚持考完两天的只剩下二分之一了。如果突出了这个比率,是不是感觉考研其实并不难?复习过程中总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怀疑,这是很正常的。

并不是自己没自信,而是有许多疑问,比如复习程度,考试内容等。不要试图做完人,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没问题了。考研学霸们给大家分享几个自我激励的小方法:

(1)写小纸条给自己,比如"加油"、"再坚持一下"等。类似还有设置手机的开机语为此类。

(2)和研友聊天,聊轻松的话题缓解压力。切忌不要互相攀比,完全没有意义。你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并坚持到最后。

写在最后:

每一个考研的学生,你们都知道,考研这个东西,只要你动了念头,除非你考上了,否则你一辈子肯定不可能真正放得下。 每每想到它,你为它努力过、付出过,但是最后你放弃掉再去争取一次的机会,你会在一个不知名的闲来无事的下午回想起来并沉默良久,为之动容,甚至会在午夜梦回时分泪流满面……因为,考研,这2个字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梦想。 人一旦有了梦想,就再也不能满足于在地上爬。

文章写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这篇文章对正在迷茫备考的你有帮助!

码字不易,希望点赞、收藏支持一下~~~

关注@小赵,获取更多MPAcc干货!

发布于 2022-04-15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