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育孩子不浪费粮食,当面吃掉垃圾桶的剩饭是否合适?

11月25日,湖南张家界,一女孩偷倒剩饭被发现后,爸爸让其从垃圾桶捡出并在孩子面前将剩饭吃下。当事人柴先生称:平时吃饭都会提醒孩子吃多少打多少,不能浪费。当时自己很生气,想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便当面吃完剩饭。

这种教育方式我是不认可的,我觉得不合适。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比如以下的:

1.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生产粮食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

一粒米到达餐桌,需要花费3000多个小时。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到丰收之季,又要经过收割、干燥、脱壳、去碎米、提存等步骤,最后包装起来送上人们的餐桌。

建议家长们可以在节假日带孩子去农村或者粮食生产基地,让孩子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还可以让孩子亲自感受做农活的辛苦,真正地体验到“粒粒皆辛苦”。

另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他了解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贫困地方的孩子还在饥饿中挣扎,我们每天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当有感恩和珍惜之心。

2.从细节制止孩子浪费粮食。培养任何好习惯,都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节约粮食也不例外。要设立规则,让孩子没有机会浪费粮食。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平时吃饭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家长如果视而不见或直接倒掉,孩子就会习以为常,慢慢把浪费变成一种习惯。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提前制定好饭桌规则,一是根据孩子的需要盛饭,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决定盛多少饭,二是碗里的饭菜要吃干净,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如果有浪费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让孩子知道饿的感觉,懂得食物的甘美,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节约粮食的意识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了。

3.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榜样,应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在家吃饭时也要带头实行“光盘行动”;带孩子外出就餐时,父母要合理消费,适度点餐,实在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带回家;带孩子去吃自助餐时,要给孩子讲明用餐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不要让孩子养成随便浪费的习惯。生活即教育,在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和教育中,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4.通过阅读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很多儿童读物包括生动的绘本都有关于节约、不浪费的内容,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平时可以教孩子念一些琅琅上口的关于节约的儿歌或者诗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从你我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9

为了教育孩子不浪费粮食,当面吃掉垃圾桶的剩饭是不合适的。

原因如下:

(一)吃垃圾桶的剩饭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对教育孩子的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

垃圾桶是用来装不要的东西,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剩饭剩菜时间过久,也会生成一些霉菌。吃进去以后。可能会肠胃不适,引起急性胃肠疾病,这是不值当的。

(2)对孩子们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方式。

现在孩子们对自身卫生是挺讲究的,并熟悉垃圾桶的主要作用。如果当面吃垃圾桶里的食物,会让孩子们觉得匪夷所思,会让孩子觉得这位老师不可理喻。

(3)从教育意义上来说,降低了施教者为人师表的作用。

这样做,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使教育者成为孩子口中的笑柄。大大降低了施教者的威信,形象和可信度。这是得无偿失的做法。

(二)教育孩子可采用多种高效积极的方式。

(1)用书本中的故事和知识点教育孩子。

在课堂学习中,让孩子们知道,有许多小朋友缺衣少食,忍受饥饿和寒冷。如果我们能够节约一点点,他们就能多吃一点点。

(2)适当参加田间劳作。

让孩子们参与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摘蔬果,除杂草,种菜苗,收稻麦等等,可以让孩子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农民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心底明白节约粮食的必要性。

(3)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交朋友。

试着和贫困孩子们交往,体验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会让孩子们觉得每一滴水,每一颗米,每一口菜,都是何其珍贵,何其重要。

(4)培养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从生活细节,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积极参加"光盘行动",吃多少,盛多少,绝不浪费一点一滴。

温馨提示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戒骄戒躁,不可急功近利哟!

第2个回答  2022-11-29

家长教育孩子节约粮食肯定是对的,但是必须要用好的方式方法。当面吃掉垃圾桶的剩饭这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做法。父母言传身教的教育孩子本没有错,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吃掉垃圾桶里剩饭的做法,我认为首先是卫生风险的问题,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们也要注意教育孩子们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垃圾桶里取剩饭吃的做法,却偏偏是个反面教材。我认为,教育孩子节约粮食的根本是不要让产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发生。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粮食浪费。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1、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2、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 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但当桌子上有孩子不爱吃而剩下的菜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3、父母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饭菜 有的父母看见孩子有吃不完的饭菜,要么倒掉,要么自己拿起来吃掉。这样做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剩饭也很正常。如果孩子剩了饭菜,父母可视情况或督促他们尽量吃掉,或让他们把剩饭留下来下顿再吃。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养成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 4、让孩子学会用餐的文明礼仪 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用餐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习惯。

第3个回答  2022-11-29

你好,这个是不合适的。虽然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好榜样和表率,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浪费粮食的行为,作为家长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未必就是一种合适的教育方法。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浪费粮食的行为,家长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撼自己孩子内心,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为自己浪费粮食的行为产生愧疚的效果,但是家长这样做避免也有一定的作秀和夸张成分,毕竟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明白事理的,家长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孩子说明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指出孩子浪费粮食这种行为的错误之处,也一样能够起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其次,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浪费粮食,并不是仅仅通过这一件事情就能够达到家长的预期,目的应该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始终的监督好自己的孩子日常的行为,当自己的孩子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的纠正,时间长了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就不会再浪费粮食,个人认为,这样的教育效果显然比之前的那种方式要更有效且更为长久,对于孩子来说,不浪费粮食,学会珍惜粮食是需要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对此,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亲,同意我的观点希望采纳哦。

第4个回答  2022-11-29

我认为这个家长有点过头了。

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特别是90后、00后的孩子,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又过于溺爱孩子,就使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惯,所以家长不能什么事都惯着孩子,要让他们从小就要学会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粮食。

当然,孩子从小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长大后再来要求他改变,那就很困难了。我深深地记得有句俗话叫“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必须从娃娃抓起,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正确认知。所以家长想要教好孩子,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修为和端正自己的三观,正确引导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做一个充满励志和正能量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随便倒进垃圾桶里,首先要告诉他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下次绝不能有第二次发生,如果再有,应该怎么处罚,要让他长记性,适当在组织语言上稍稍严厉一点,不能随口一说了事,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早已是累教不改,你就得给他实质性的惩罚,必须让他受到限制,比如一个月不给他零花钱,让他每天只吃三餐正餐,没有半点零食吃,态度必须坚决不妥协,这样才能打击到他,才能让他知道你的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家长当着孩子面吃掉垃圾桶的剩饭不合适。孩子有可能会反感你,根本没有说服力。有空放假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农村体验生活,打谷子正好是放暑假,让他们去亲身体验盘中餐粒粒是不是很辛苦得来的。

平时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种菜的地方看看,或者自己带孩子去开辟一小块空地来种蔬菜,让孩子亲手去种,逐渐培养孩子接触大自然,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慢慢的就会让孩子成长很多,也会收获多多。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为父母争光,孩子的教育致关重要。惹要孩子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万事开头难,只要你真正为孩子好,就别溺爱孩子,不要事事都顺着孩子。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就得夸赞,做错了就得处罚,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家长的未来,请家长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更要保证孩子的思想教育正确,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茁壮成长,长大以后做一个知恩图报、勤俭节约、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让父母为之骄傲和自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