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的谐音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董(拼音:dǒ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
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
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艹”是形旁,
“董”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
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董”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
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督察,后引申为监督管理。《尔雅・释估》:“董,正也。”

董 [dǒng]

〈动〉

(形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统率 。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主持;主管 。

如:董成(主持和谈)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

今简称董事为董 。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董狐之笔
[dǒng hú zhī bǐ]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董项陶腰
[dǒng xiàng táo yāo]
像董宣的脖子那样强硬、像陶潜的腰那样挺直,形容刚直清高,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权贵低头、为势利屈腰。
董狐直笔
[dǒng hú zhí bǐ]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3

回复:

"董":多音字。成语:(东山再起)(动人心弦)(洞若观火)(洞查秋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