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作文的题目,材料给出,贵州黄大发带领村民36年……,请问谁有这个作文题目吗?主旨是我看愚公精神

如题所述

我看愚公精神

愚公,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人物,他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现在,社会中又出现了一位现代版的“愚公”,他就是黄大发。

这位“愚公”住在草王坝村,他因为人踏实,勤奋,23岁的黄大发被群众推举为草王坝村大队长。黄大发一上任,就遇到三年自然灾害,草王坝村因缺水少粮更加困苦不堪。这个村位于贵阳市正上方,处云贵高原中部,距乡集镇所在地30多公里,海拔落差较大,地理环境恶劣。那里干旱少水,地质坚硬,凿井不便,所以全村就只有一口枯井,一直以来草王坝就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全靠一口枯井,每天24个小时全村人不间断排队挑水,等水一点点从枯井渗出,接满一担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小时。连吃水都成问题的地方,更谈不上灌溉农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歌谣真实反映着当地生活状况。修渠引水就变成了全村人最大梦想。黄大发作为村书记,不甘心看到村民这样受苦,于是,他开始了行动。

为修成水渠,黄大发想到自己去学习水利技术。1989年,黄大发一边继续担任村支书,一边到区水利站工作。在水利站4年多时间,他努力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工程工作经验。其间,在一次区里召开的水利工作会后,午饭时,同属一区的某村支书带着讥讽的口气对黄大发说“大米饭好吃还是包谷沙饭好吃?”令当时正在吃饭的黄大发食不下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家乡修成水渠,让全村百姓都能吃上大米饭。回村后,黄大发再次全力筹措修水渠。一方面向上争取,向下发动,面对曾经经受失败信心不足的群众,他多次召开群众会,耐心说服。另一方面凭着自己在水利工程上的经验,他翻山越岭,带着最简单的测绘工具,独自开展勘察、测绘、定桩定点,规划水渠线路等前期准备工作。

1963年,当时年仅20多岁的他带领数百名村民开始正式上山修渠。

他自己既任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带领群众苦干苦战,用锄头、钢钎、二锤和双手硬生生在大山上开凿水渠。

需要炸药,他光脚步行30多公里去炸药厂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炸药厂负责人见状感动不已,接济他20块钱,嘱咐他一定要买双胶鞋穿上;开凿岩壁需要雷管,目不识丁的他拿着一张过期的炸药票,怀揣30元徒步到离家上百公里外的市、县出炸药,在举目无亲的市区,到处碰壁的他每天靠两个馒头充饥。辗转10余天,在被货车司机索走仅有的四块钱后,扛着2000枚雷管饿着肚子徒步一百多里路走回家。在没有任何先进仪器的年代,他硬是凭着胶线和木桩,通过自己的计算来定点,隧道两边同时开工,经过半年的开凿,竟然分毫不差地接上了。这是中国的一大奇事。

为修渠,黄大发像治水的大禹一样为了大家忘了小家。修渠的两年多,他完全放下了妻儿,也放下了家里的农活,白天黑夜他只忙着修渠。1994年是水渠修建最繁忙的一年。无暇顾及家庭琐事,村里几个不怀好意的人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把他的房子和家具砸得稀烂。那一年,黄大发时年23岁的二女儿突患肾病,他因忙于修渠而无暇照顾。年末的一天,为水渠的事还在城里奔忙的黄大发接到了女儿病危的电话,饿着肚子又是徒步赶回家,还是没能见上女儿最后一面。没等看到水渠修成,没来得及等黄大发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老牛,二女儿终因无钱接受更好的救治而英年早逝。黄大发愧疚心痛不已,几天没有吃饭也没有说话。

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委屈,他又继续上山修渠。他把修渠的钱和物资看得比生命还宝贵。为修渠的每一次出行,买材料、去县城上百公里他从来都是步行,饿了就吃个馒头,在外风餐露宿,没有住过一次旅社。虽然日夜在水渠上操劳,工地上也有为修渠人办伙食的食堂,但他坚持下班才回家吃饭,他清楚地记得,修渠的两年多他只因特殊原因在食堂吃了8顿饭!修水渠用的水泥堆得山一样高,每次拉水泥的车箱里撒落的水泥他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也坚决拒绝了!家里的泥巴地也是一直到2004年夫妻俩靠种大豆卖钱才硬化。60年代为修水渠,他组织村民贷款一万元,后因无法还款而受审,最终债务算在了他个人头上,自己的养老保险因此被银行扣留。

黄大发为修渠忍饥挨饿,放弃照顾家庭,黄大发为了修渠,含辛茹苦的工作了两年时间,痛失两个女儿,最后却连养老金都得不到。

克己奉公的品质一直为仡乡群众称赞,这条渠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大发渠”。 很多人已经不敢在擦耳岩水渠上行走,可80岁高龄的黄大发走在上面稳稳当当,健步如飞。他说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死后有人继续维护沟渠,造福子孙后代。

黄大发,一个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奋斗了一生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他的务实、忠诚、廉洁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和传承。这是什么?这是标准的愚公精神!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茫茫人海,总有人会给世界带来长叹、带来愤慨,也总有人让世界温暖着、美好着。感动的力量,让我们面对茫茫人海仍然相信,仍然热爱,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