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绿洲乐队(OASIS)全部的资料?拜托喽~~

越全越好~

  绿洲乐队
  乐队于1991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组建,当时他们的名字叫“Rain”,乐队的成员分别是:Liam Gallagher(主音歌手),Paul "Bonehead" Arthurs(吉他),Paul "Guigs" McGuigan(贝司)以及Tony McCaroll (鼓)。不久,曾经作为Inspiral Carpets乐队巡演工作人员的Noel Gallagher(Liam Gallagher的哥哥)加入了乐队,作为乐队的歌手、吉他手以及词曲作者。乐队决定改用Oasis这个名字,并开始了排练。

  目前乐队组成:

  Noel Gallagher 出生日期:1967年5月29日 乐队的词曲作者,也是乐队第二主唱,主音吉他。 普遍认为他是主导乐队方向的人,是他给乐队带来辉煌和荣耀。

  Liam Gallagher 出生日期:1972年9月21日 乐队主唱,也演奏手鼓,会弹钢琴, Noel的弟弟。 他也许是英伦乐坛最惹是生非的人,当然,他也是英伦乐坛最红的乐队主唱之一,他俩兄弟是乐队的灵魂人物。

  Gem Archer 吉他手,1999年10月取代Bonehead加入oasis。 他最喜欢的oasis歌曲是Shakermaker,他认为那首歌体现了oasis的实质。 在加入oasis之前,他是Heavy Stereo乐队的主音歌手和吉他手。

  Andy Bell 出生日期:1970年8月11日 贝斯手,1999年11月取代Guigsy,在这之前他在Hurricane#1乐队中任吉他,键盘,及和声。他还是Hurricane#1乐队中主要歌曲的词曲作者。

  Alan "Whitey" White 出生日期:1972年5月26日 鼓手。1995年Tony McCaroll离开乐队后,Noel在录音棚听到Alan的鼓声,就决定让他加入乐队了。

  前乐队成员: Paul "Bonehead" Arthurs 自rain还未改名为oasis时就在队中的老队员, 1999年夏天离开Oasis ,因为"想做一些生命中的其他事情" 。 Paul "Guigsy" McGuigan 同样在oasis存在前就是rain的队员,在Bonehead离开两周后退出,也是相似的理由----想多点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Tony McCaroll 1992年到1995年四月oasis的鼓手,因为内部分歧而离开。

  Britpop神话——关于20世纪最后10年的Oasis 在经过不断排练后,Oasis录制了一盘样带,Noel Gallagher把它交给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唱片公司Creation的老板Alan McGee。很快Oasis 就与Creation签了约。加入唱片公司后,oasis先是在1994年4 月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Supersonic》,并一鸣惊人地占据了全英独立唱片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接下来又连续创作了《I'd Like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和《Shakermaker》等日后均被列为经典的作品。这几首冠军单曲的成功不仅引起了评论家和广大乐迷们的关注,同时也为他们的首张专辑的热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994年8月,乐队的正式专辑《Definitely Maybe》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浮出水面。专辑一经推出,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登上了国内唱片榜的冠军位置,成为英国历史上销量最快的首张专辑。而它在本土之外也同样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先是在美国获得了五白金的销售佳绩,接着又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登上了排行榜的 Top Ten。 这确实是一张让人为之欣喜的唱片,整张专辑的录制完整有序,而听似喧闹的音乐却又有着很强的流行张力。在听够了金属的滞重低沉和朋克的疯狂杂乱后,乐迷们如同沙漠中的行者发现了绿洲一般,很快就爱上了这种听上去更像是"复兴的、现代的Beatles"的音乐,那种时而轻柔婉转、时而激越飞扬的旋律也使得oasis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拥趸。而在多数音乐杂志评选出的90年代最好的BRIT---POP专辑中,》《Definitely Maybe》也是众望所归、榜上有名。 1995年,oasis在更换乐队成员后又先后推出《Some Might Say》和《Roll With It》等冠军单曲,并于10月发行第二张专辑《晨光般的荣耀》(《(What's the Story?)Morning Glory》),进而掀起了一股更为猛烈的“Oasis”热潮。作为一张继迈克尔·杰克逊的《真棒》之后卖得最快的专辑,《晨光般的荣耀》为oasis赢来了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一时间,无论是在英国、美国,还是在欧洲和亚洲,对于那些热爱或是关注摇滚乐的人们来说,oasis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道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最美丽的风景。 oasis的成功速度确实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和羡慕。面对着他们所取得的这些骄人的成绩,心存疑惑的人们不免会问:oasis究竟胜在哪里?何以他们就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实现许多摇滚乐队一辈子也无力去实现的梦想? 答案,可以从oasis写在专辑前面的一段致谢词中找到——我们必须要感谢像“披头士”、“性手枪”(Sex Pistols)和“石玫瑰”(Stone Roses)那样永远令人留恋的乐队。的确如此。作为一支在整个90年代的BRIT---POP风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乐队,oasis在其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60、70年代的经典摇滚乐队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骨髓般地体现在了乐队每一首作品的内核之中,甚至被誉为是摇滚精神在90年代的再生。而另一方面,构成oasis这一整体的几个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以诺伊尔和利姆两兄弟为核心的乐队成员几乎都成长于80年代中后期)又赋予他们的音乐以一种更现代也更具另类和实验色彩的外在形式,为其有着强烈的复古风格的曲风里加入了大量的实验性色彩。那种略带讽刺的幽默词句再配以张力十足的曲式编排,正是经典的传统精神与时尚的现代技巧的一种完美结合。它不仅可以讨好那些迷恋于旧式摇滚的传统乐迷,同时也为喜欢体验新英伦摇滚所特有的时髦腔调的X世代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范本。建立在此种基础上的oasis,自然就有实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赢来了最大的成功,并一举成为了那个时代里独一无二的新贵和宠儿。 这种成功不止体现在乐迷们对oasis及其作品的疯狂追逐和极度崇拜,同时也包括了各种媒体及专家对于乐队所给予的肯定和褒奖。 早在1994年,也就是oasis出道的第一年,乐队便凭借着专辑《Definitely Maybe》和一系列的畅销单曲,在《NME》杂志举办的"Brat"音乐奖颁奖典礼上一举获得了"最佳新进团体"、"最佳乐团"、"最佳单曲"等重要奖项,并于同年在象征着全英音乐界最高荣誉的"全英音乐奖(Brit Awards)"中荣获了"最佳新晋乐团"奖。紧接着又在1995年再度蝉联《NME》杂志评选出的"最佳乐团"和"最佳单曲"奖项,同时夺得"最佳专辑"以及"最佳现场表演团体"两项大奖。而在1996年所颁发的全英音乐奖上,“绿洲”则是凭着专辑《晨光般的荣耀》包揽了"最佳乐团"、"最佳专辑"、"最佳音乐录像带"等诸多超级大奖,并于当年年底取得了欧洲音乐录像带奖(MTV Europe)的"最佳乐团"和"最佳单曲"等奖项。 然而,这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 如果说专辑的畅销还有那些或大或小的奖项都只是水月镜花,不可过分当真的话,那么oasis是否就会成为被世纪末情绪吹制出来的一个最大的气泡?你不该这样去想,假如你真正仔细和用心地听过oasis音乐的话。 著名的音乐杂志《Q》曾以投票的形式选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系列音乐人。“披头士”乐队的约翰·列侬与保罗·麦卡尼分别排在第1、2位,“涅盘”乐队的灵魂人物科特·柯本排名第3,而oasis的加拉格尔兄弟居然能够同时进入前10名(诺伊尔第8,利姆第9),而且是排在了另外一支资深乐队REM的核心人物史泰普的前头,更不要说还遥遥领先于“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凯兹·里查德和歌手米克·贾格尔以及U2乐队的领头羊波诺了。尽管保罗·麦卡尼在被问及oasis与当年的“披头士”何以如此的相象时,也曾公开地说过“他们正在模仿我们三十年前做过的事情”等等类似的话,但是诺伊尔对此却并不以为然:“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确实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乐队。”同时他也回敬保罗·麦卡尼,“即使我们不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摇滚乐队,但至少我们也会跟‘披头士’一样伟大,只不过他们是比我们生得早罢了。”诺伊尔的这些话并不是什么不负责任的狂妄之词,因为他们确实是自从有摇滚乐以来最为成功也最具感染力的一支乐队。 1997年8月,oasis推出了他们的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其音乐内核明显地更加倾向和贴近于摇滚乐的神髓所在。加重了份量的吉他与贝斯,以及利姆更具爆发力的全新演绎,使人于不乏流行性的旋律中更见一种满溢着激情和力量的摇滚精神。而其中那首著名的冠军单曲《D`you know what I mean》则让我们想起了70年代的伟大乐队Pink Floyd或是The Great Dead。同样是对音效的迷恋,但由oasis做来则更显其现代和精到的把握能力。专辑在发行的前三天就将首次生产的75万张唱片销售一空,轻易地突破了英国唱片销售的历史记录(而此前的专辑《晨光般的荣耀》也销出了1200万张), 1998年年底,作为oasis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奉献给乐迷们的最后一份礼物,专辑《The Masterplan(B—sides)》中几乎集结了乐队在整个90年代所有最精彩的B-Side作品,而它的面市也让广大的oasis迷们开始对新世纪的到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oasis一直作为英国乃至全世界最受欢迎也最被评论家所认可的一支乐队驻留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他们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完成了对于在20世纪的音乐艺术这一领域内的最后一个神话的书写。然而,作为一支始终坚持着走BRIT---POP路线的乐队,oasis的成功之处也正是他们的最薄弱之处,那就是一种类似于默守陈规或是不思进取的顽固坚持。同样是英伦摇滚的新兴势力,“污点”已经开始运用纯正的Lo—Fi风格经营自己的新专辑,“收音机迷”的电子产品也做得愈加地成熟和厚重,而“山羊皮”也在寻找着创作上新的突破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几乎是所有的乐队和音乐人都在尝试着可能的变化,可oasis呢?他们仍旧一如既往地写着那些旋律优美、注定流行的畅销歌曲,并以此来继续那个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神话。也许这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还可以算作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坚持,但问题是,在选择已经变得越来越多的21世纪,这个神话的最后一笔还会写得那样的完美无缺吗? 乐队于2000年2月推出的第五张专辑《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就是答案。虽然它甫一面市就还是登上了排行榜的冠军位置,但满怀着巨大希望的乐迷和评论家们却很快发现,在这张专辑中,你已经很难再能找到那种充满了创意的新的音乐元素了,当机械的创作取代了激情的创造,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中规中矩的旋律和过于牵强的平庸技术。那些匠气十足的乐器演奏夹带着利姆原本轻灵闲逸如今却不知为何尽显疲态的乏味声线,更让人们不能相信这就是那支曾经给世界乐坛带去无数惊喜和创意的oasis乐队。正如一位乐评家所说:“如果他们可以像几年前那样充满创造性地完成着张专辑的话,也许他们就真的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究竟谁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许遭受过这一挫折后的oasis真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在推出2000年演唱会的现场版专辑《Familiar To Millions》后,他们终于选择了沉默和再一次的创作与积累。 对于全世界依然支持和热衷于oasis的乐迷们来说,这显然是一次过于漫长的等待过程了。可这份等待终究还是迎来了一个好的结果。当oasis带着他们的最新专辑《Heathen Chemistry》再度归来的时候,乐迷们终于又找到了几年前的那种感觉,专辑中处处闪现的灵感和创意不仅有着《Definitely Maybe》时代的oasis影子,而且更加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更加多样的曲风尝试也让人们看到了复兴后乐队的一片雄心壮志。“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我们确实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神话,但这并不能让人感到满足。我们会一直向上攀登,我们还要在这个世纪里创造更大的神话。”面对着电视镜头时的诺伊尔依旧信心十足,他习惯性地撅着嘴巴,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句话。 也许,喜欢oasis的我们,只需记住oasis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创造的BRITPOP神话就足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6
提到oasis,我就想起最近他们的新的动向,有新的单曲发行,“Lord Don't Slow Me Down”是Oasis的新单曲,在10月21号发行,并且只提供在网上供人们付费下载。是Oasis在10月29号发行DVD“Lord Don't Slow Me Down”的主题曲。
好,然后下面是我收集到的关于他们的资料.
Oasis 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他们在将英国的guitar-pop 推向顶峰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个来自曼彻斯特的演唱组沿袭了 Stones 和 the Who 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 的曲调并带有明显的英国抒情色彩的主题。他们将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声串起来。而他们的挑衅式的讥笑可以和 Sex Pistols 的叛逆与 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

起初,组合是由 Liam Gallagher , Paul "Bonehead" Arthurs , Paul McGuigan , 和 Tony McCaroll 几个同学组成的. 他们最初是为 Stone Roses 做吉他伴奏。当 Noel Gallagher 回到曼彻斯特是发现他的兄弟成立了一个乐队后便提出要加入。但是前提是他能够完全的控制这个组合,其中包括创作所有的歌曲;乐队的其他成员同意了他的提议并将乐队更名为 Oasis 。

在经历了大量的俱乐部演出之后,乐队引起了 Creation 唱片的老板 Alan McGee 的注意并聆听了他们的样带。

在与 Creation 唱片签约后,小组在1994年推出了第一张单曲 " Supersonic "。歌曲 " Shakermaker " 成为了初夏的热门歌曲。在首张专辑出版前一个月推出的单曲 " Live Forever "成为英格兰的热门单曲。

小组的首张唱片 Definitely Maybe 成为英国历史上卖的最快的处女碟。Oasis 热持续了整整一个1994年,小组开始在更大的剧场中演出,每一首新歌都是演出的压轴戏。但是小组内部的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当 “ Supersonic ” 开始在美国打榜时,non-LP, String-laden 的“ Whatever ”登上了英国圣诞节期间的排行榜第二名。

在1995年初,小组着眼与美国,推出单曲 " Live Forever "。这首歌成为MTV,album rock 和 modern rock 电台的热门歌曲并登上排行榜第二名。Definitely Maybe 在美国售得金唱片。回到英格兰后,小组录制了新的单曲 " Some Might Say "。在发布的前夜,鼓手 Tony McCaroll 与乐队分道扬镳了,Alan White 顶替了他的位置。" Some Might Say " 在五月一经推出即高居排行榜的榜首。它的成功使小组以前的单曲又重新走红起来。Oasis 在那个夏天完成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 What's the Story ) Morning Glory? 并在1995年十月推出。一经推出,这张专辑即急蹿至排行榜榜首,并成为既 Michael Jackson的 Bad 之后卖的最快的专辑。

在1996年,Oasis 热成了世界现象。凭借着单曲 " Wonderwall ",Morning Glory 成为美国十大专辑之一,并最终获得五白金唱片;它也登上了欧洲和亚洲的 Top Ten .在1996年,Gallaghers 的关系不和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在Oasis 取消了美国之行后,他们集中精力录制第三张专辑。Be Here Now 在1997年秋推出,单曲 " D'You Know What I Mean " 大获全胜。

说起这只来自英国的摇滚乐队,其实有好多人都认为他们是一只流行乐队,但其实了解英国摇滚的朋友们就一定知道英国传统摇滚,就是以the Beatles, Stones等老牌乐队为首的英国老牌摇滚音乐类型.OASIS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乐队. Oasis 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他们在将英国的guitar-pop 推向顶峰的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个来自曼彻斯特的演唱组沿袭了 Stones 和 the Who 的粗糙灰暗的形象,融合了 Beatles 的曲调并带有明显的英国抒情色彩的主题。他们将这一切用吉他的吼叫声串起来。而他们的挑衅式的讥笑可以和 Sex Pistols 的叛逆与 Stone Rose 的傲慢自大媲美。

最初,组合是由 Liam Gallagher , Paul "Bonehead" Arthurs , Paul McGuigan , 和 Tony McCaroll 几个同学组成的. 他们最初是为 Stone Roses 做吉他伴奏。当 Noel Gallagher 回到曼彻斯特是发现他的兄弟成立了一个乐队后便提出要加入。但是前提是他能够完全的控制这个组合,其中包括创作所有的歌曲;乐队的其他成员同意了他的提议并将乐队更名为 Oasis 。 在经历了大量的俱乐部演出之后,乐队引起了 Creation 唱片的老板 Alan McGee 的注意并聆听了他们的样带。

与 Creation 唱片签约后,小组在1994年推出了第一张单曲 " Supersonic "。歌曲 " Shakermaker " 成为了初夏的热门歌曲。在首张专辑出版前一个月推出的单曲 " Live Forever "成为英格兰的热门单曲 小组的首张唱片 Definitely Maybe 成为英国历史上卖的最快的处女碟。Oasis 热持续了整整一个1994年,小组开始在更大的剧场中演出,每一首新歌都是演出的压轴戏。但是小组内部的关系开始变的紧张。当 “ Supersonic ” 开始在美国打榜时,non-LP, String-laden 的“ Whatever ”登上了英国圣诞节期间的排行榜第二名。

在1995年初,小组着眼于美国,推出单曲 " Live Forever "。这首歌成为MTV,album rock 和 modern rock 电台的热门歌曲并登上排行榜第二名。Definitely Maybe 在美国售得金唱片。回到英格兰后,小组录制了新的单曲。但他们的单曲《Roll With It》和Blur的新作同一天发行,从此英国摇滚乐史上的两大乐队之争开始了。那时发生了一件不那么愉快的事:Noel公然宣布希望Blur的两个队员死于艾滋病。虽然Noel做了道歉,但他们还是输了这场单曲之争,在排行榜上仅次于Blur。在《Some Might Say》在发布的前夜,鼓手 Tony McCaroll 与乐队分道扬镳了,据猜测有可能是他在酒吧中和Liam的一场争斗引起的(实际情况似乎是他水平有限)。Alan White 顶替了他的位置。《Some Might Say 》在五月一经推出即高居排行榜的榜首。它的成功使小组以前的单曲又重新走红起来。Oasis 在那个夏天完成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 What's the Story ) Morning Glory?》并在1995年十月推出。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Blur的新作也在同一天发行了,从此,这两支英国最有活力的乐队开始了无休止的竞争。这一次Oasis终于扬眉吐气,《(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成了自Beatles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后英国最畅销的专辑,并冲进了美国和欧洲大陆的音乐排行榜,全球销量高达两千万,第二次“英伦侵略”的号角已然吹响。这一年他们赢得了英国最佳专辑、最佳组合奖。有的人认为Oasis的成名全在一夜间,而Blur却是辛辛苦苦、一步步才取得的成就。只是他们都忘了他们所谈论的是音乐。这一年Oasis赢得了英国最佳专辑,最佳组合奖,《Wonderwall》得到最佳歌曲的提名。

在1996年,Oasis 热成了世界现象。凭借着单曲 《Wonderwall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 成为美国十大专辑之一,并最终获得五白金唱片;它也登上了欧洲和亚洲的 Top Ten . 他们赢得MTV音乐奖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歌曲奖(《Wonderwall》),尽管他们没有出席晚会。他们还得到MTV音乐奖最佳摇滚乐队的提名,但输给了Smashing Pumpkins 。D'Arcy(Smashing Pumpkins 成员)说:“我很抱歉,因为Oasis应该得奖,因为他们是自Beatles以来最好的乐队。”但人们开始怀疑Oasis的稳定,因为 Gallagher 兄弟俩的争执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但他们非但没有解散,还掀起了一场新的Oasis狂潮。

在1996年,Gallaghers 的关系不和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在Oasis 取消了美国之行后,他们集中精力录制第三张专辑。1997年,单曲“Do You Know What I Mean?”发行的第一天就售出了16万张,而《Be Here Now》更是在发行的首日售出了35万张,成为英国历史上发行首日售量最多的专辑,Oasis步上了事业的巅峰,虽然总量并没有《(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成功(全球销量两千万)。

1998年,在举行了一场可以算得上成功的巡回演出后,经过和歌迷的冲撞以及由于在飞机上的不规矩行为而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乘客等一系列事件,Oasis只是以在家中看世界杯足球赛打发时间。后Noel为电影《X档案》写了一首歌,在这几年前电影《乌鸦续集》也请过他写歌,但遭到了拒绝,因为那时Noel只想为Oasis写。 1998年底,《The Masterplan(Be-Sides)》发行,排行榜上只拿到亚军的位置。此后的两年时间,Oasis忙着巡演、在录音室里准备新作。

1999年--他们开始了新专辑的制作。四月,到法国录音。八月,在专辑完成后Bonehead宣布退出,其实他在三月份就决定了。两周后Guigsy也离开了Oasis。

早在1995年,乐队的鼓手Tony McCaroll就离开了乐队。对于他的离开,有人说是因为Oasis的内部发生了分歧,也有人称是他和Liam发生了争执。Tony离开后,Alan White取代了他的位置,毋庸置疑,乐队鼓手、吉他手的更迭再自然不过,只要乐队的核心不倒,乐队仍然可能保持甚至超出以往水准。1999年,当一直紧随乐队的Bonehead和Guigsy相继离开Oasis时,人们开始议论:“Oasis解散的赔率是多少?一赔二么?”但Noel并不慌张,Liam甚至有些无动于衷:“如果他们不想待在队里,不想合作那就滚开,再见。就是这样的——你并没有和他们结婚不是吗?这曾是他们的乐队,但也是我们的乐队,不想奉献就百分之百要再见。”在贴出招聘告示后,很快,Oasis有了新的吉他手和贝司手:曾是Heavy Stereo(那是一支70年代Glam Rock风格的乐队,没取得过世界范围的成功,但是引起过Noel的主意)主音吉他手的Gem Archer于1999年10月加盟Oasis;一个月后,一直在Hurricane#1乐队中任吉他、键盘、和声以及词曲作者的Andy Bell也来到Oasis当起贝司手,三星期后,他就和其他队员一起在费城演出了。解散的危机还没有放下咖啡杯就已经远离了。

2000年二月,单曲《Go Let It》 发行后直登英国各排行榜榜首,成为Oasis第五张榜首单曲。三星期后专辑《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发行,也成了榜首专辑。Noel在录音完后瞥见一枚新版的铜币,以牛顿为像,让他想到了牛顿所讲过的“如果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时兴起让他把这句话的半截当成了新专辑的名字,这样的专辑名称令人感到兴奋,似乎伴随新世纪的到来,Oasis也会安然无恙地一起走到下个一百年里去。当被问道是否觉得专辑名称太长时,Noel说:“那时我们发行《(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就一张普通的摇滚专辑来讲,其实Oasis并未失职,但就承载了太多期望的超级乐团来讲,《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并不是出色的专辑,也考验着Oasis自己曾讲过的话:"有朝一日我们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乐团。"

Oasis仍安然无恙,却似乎失去了原来令人沉迷的吸引力了。在四月五日于西雅图的一场演出,Oasis被安排在现在大受欢迎,颇有Radiohead气质又比较年轻有趣的Travis后面表演,在上台前萤幕投射出John Lennon在纽约的居所与被枪杀的地点,跟着是Oasis不带劲的表演,台下的观众看傻了眼。虽然Noel在台上哀悼Kurt Cobain死去六周年(他是于四月初自杀的),Noel唱了一曲Neil Young的《Hey Hey My My (into the black)》。Cobain死前曾在遗书上提到歌中的数句:“瞬时毁灭殆尽比衰老来得好多了。”当歌迷们因而回想起Kurt Cobain时,对台上无精打采的Oasis好像是更大的讽刺。

三月,Oasis开始环球演出。七月在英国温布尔登球场举行的两场Oasis演唱会,成为摇滚史上又一令人难忘的片段:网络直播、喝醉酒说粗话的主唱、狂热的现场、全世界几千万歌迷的实时关注……这场演唱会不仅仅诞生了一张Live专辑——《Familiar To Millions》,也让Oasis走上转折时刻。

作为乐队的词曲作者、第二主唱、主音吉他手,Noel是主导乐队方向的人。也许是地位使然,也许是兄弟俩一样爱喝酒,Noel和Liam兄弟之间,很早就开始了争执。有一次Noel还说:“还好我们不是生在美国,因为我会用枪把他(Liam)的脑袋打下来。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妈妈会杀了我。”在2000年环球巡演的第一站——东京横滨体育场演出中,Liam在《Stand By Me》中唱错了歌词。“如果你出席排练你就会记得歌词了,”Noel当场厉声责备,“也许我们把你塞进最近的酒吧就没事了。”而这时Liam却在问台下的观众:“谁有饼干吗?”5月20日,乐队来到了巴塞罗那,当晚演出后,在更衣室里,Noel和Liam之间的矛盾突然迸发了,当着50多人的面,兄弟俩好好地干了一架。随后,Noel一人坐飞机去了巴黎,而Liam则和其他团员一起继续着在欧洲的三十场演出,由Mother Earth乐队的吉他手Matt临时代替Noel的位置。5月30日,乐队来到米兰演出,Liam一出场就对狂叫的歌迷说:“好了,没人死了,冷静些,我们开始吧。”当听到歌迷呼喊Noel的名字时,Liam在台上说:“Oasis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人,要叫就叫Oasis吧”。而每到歌中Noel的和声部分,Liam就把话筒对准观众,让他们替Noel唱,但是,没有Noel,Oasis怎么还会和以前一样呢?

2000年七月,在六个星期的休息后,Noel终于回到了Oasis在爱尔兰和英国的演出。尽管兄弟俩的关系还是紧张,但他们还是在舞台上握了手。七月二十一日,伦敦的温伯利体育馆,Oasis进行了自1996年Knebworth以来在英国的最大演出。第一晚平安无事,第二晚Liam喝醉了,失去了控制,在“Who Feels Love”的介绍词完后,他又加上一句:“要在温伯利演出你就最好喝得烂醉。”事后他形容自己当时在舞台上是个混蛋。八月,Oasis的世界巡演尾声响起,以三场音乐节收场。在Leeds音乐节,Noel揶揄着观众:“我们之间要分钱了,我,Liam,Alan,Gem,还有,呃,还有个叫什么来着的?”九月二十三日,当Noel和Liam一起为Channel 4录制纪念John Lennon的节目,同时Liam又和乐队其他成员开始制作新歌样带时,Oasis恢复了平静。对此,Noel说:“我爱他(Liam),但是不喜欢他。”

能安然度过2000年的危机,在外界人士眼中,这是一个谜。但乐队灵魂Noel角色的变换或许能说明问题。上文曾提到,Oasis的所有歌曲,都是由Noel创作的,而在新队员Gem和Andy来到后,事情改变了,他们和Liam一起,也各自也为乐队贡献作品,在《Stand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中,Liam已有了自己的作品——《Little James》,虽略嫌简单,却也情感真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