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这首诗里面重点写的是写的是什么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来?

如题所述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1
读唐诗宋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词译文
一所房檐低小的茅草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不知谁家、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
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可爱,躺在溪边剥莲蓬。
词句注释
①清平乐 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村居图
⑤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老翁老妇。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文中指编织鸡笼。
⑧亡赖:同“无赖”,亡读wú,这里指顽皮,淘气。
⑨卧:趴。
⑩剥(bāo):剥去,去掉皮壳。
思维拓展
1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上期答案回顾
问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答1: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问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答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橙子国学 chengziguoxue
长按右边
扫一扫
加关注
30万家长都在领
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第2个回答  2022-03-21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的作者重点写了: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从“无赖”两个字可以看出。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3个回答  2020-07-04
这首词重点写的人物是小儿子。从“最喜”两个字可以看出。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物或事件时,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第4个回答  2022-03-21
无分不清脸上的究竟是雨还是泪。也许下雨了,我才能这样放肆地任眼泪掉下?偶然瞥见一朵紫色的小野花,静静地开放在墙角,没有人欣赏,自己是最好和唯一的观众,没有心旷神怡的香味,没有花枝招展的外表,只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神韵,细看,别有一番味道,我却从没注意过这朵奇葩。它从不在乎别人的关注,只是绽放自己的光彩,小小的精致的,却平添中又浮现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扑通扑通”,几只青蛙跃入了水里。嘿嘿,一群黑乎乎的小精灵正扭着屁股过来了,哦,原来是刚出生不久的小蝌蚪啊!或许,它们正在找好好呢。池塘边的柳树吐出了嫩绿精打采地趴在鹅卵石上晒太阳呢!我赶忙跑到水池边剥了几只虾,把虾肉撕得粉碎。我先把虾扔进了水里,水面泛起了小圆晕。它们俩互相瞪了一眼,跳跳和乐乐同时“跑”了过去,跳跳果然诡计多端,当乐乐伸头吃虾时,跳跳用左前爪猛地把乐乐一踢,乐乐“咚”的一下,撞在鹅卵石上。乐乐愤怒不已,冲到跳跳前面,右后爪往后一蹬,跳跳往右侧一翻,便撞在了玻璃缸壁上。它俩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你抓我,我踢你,互不相让。直到我的柳丝,瞧,她正对着水面在照镜!于是,我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在下一次考试的时候我果然取得了一个好成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