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杰出的人才,古人科举考试第一、第二、第三分别叫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三个级别全考第一叫“三元及第”。
基称唐代已有,武则天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曰状头,亦曰状元。后亦称殿元、鼎元。清赵翼《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三元》:“正统十年乙丑,商公辂由解元、会元捷状元。终明世三元,公及黄观而已。先是文运独盛于江西,故有‘状元多吉水,朝内半江西,’之谣。”参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科举考试殿试赐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在过去参加科考之前,考生们在开考之前需要写一个名单。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这个东西叫名状。科举考完之后,根据名次的先后。把这个名状作为档案依次排开。谁考了第一,他的名状就放最前头,所以第一名叫状元。

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会张榜公告。状元在头一栏,左边第二,右边第三。就像人的脸部一样,状元是鼻子,两边是眼睛。所以第二名和第三名就被称为榜眼。后来为了区分第二和第三,根据每次科举考试后皇帝会举行骑马游行的习惯,将第三名改称探花。

扩展资料

连中三元

古时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举办一次,称之为“乡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榜眼-起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9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3个回答  2019-09-19
状元、榜眼、探花
第4个回答  2019-09-19
状元,榜眼,探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