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谁先提出离婚,谁对财产分割就会处于劣势?

如题所述

先提出离婚当原告,不仅不会对自己不利,当原告还有很多好处。
当原告,可以选择管辖的法院
离婚诉讼适用一般管辖的原则,被告经常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法院均有权管辖离婚诉讼。
在特殊情况下,原告住所地及经常居住地所在的法院,亦有权受理离婚诉讼。
作为原告,既可考虑到被告户籍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离婚,也可考虑到被告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而不同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在审理机制、处理的方式及专业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当原告,可以第一时间查封对方财产
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后,对方难免会有转移财产的念头。在启动离婚诉讼前,为防止对方在离婚诉讼中转移、隐匿共同财产,可通过诉前保全或诉中保全来保护财产。
作为原告,可以在立案前或立案后,及时提出保全申请。而作为被告,当其收到诉讼通知时,名下的财产基本上已经处于被冻结的状态。这个时候再想转移财产,已经没有办法了。
当原告,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诉讼工作
诉讼流程是一道相对较复杂的工序,要想有好的诉讼结果,事实告诉我们,需要在诉讼开启前,充分准备好诉讼的工作,打磨好每一细节。
比如,可以“创造”感情破裂的证据;比如,可以先行与孩子做好思想沟通工作;比如,来实现财产规避及做好查封对方财产的准备,等等。待一切安排妥当,再开始起诉,庭前准备的优势会在这过程中展露出来。
当原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收集证据
有句话很简单,但说出了法律的真谛:“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可见证据之重要性。调查收集证据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
比如,涉及到夫妻名下资产的查询,在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双方关系还没到需要“戒备”的状态,于此可以比较顺利拿到财产方面的证据,譬如股票账户、银行卡等。
所以说,当原告的好处在于,在未起诉前,可以不动声色地开展调查收集的工作,为后来的诉讼创造有利的先机条件。
当原告,可以提前做好财产规避工作
选择当原告,在相对方还未起诉之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譬如说财产规避的行为。但凡涉及到财产规避的做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操作实现,欲速则不达。具体如何规避财产,需要结合实际的个案情况,交由专业律师来处理。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当原告,避免了对方在诉讼中搞撤诉突袭
我们曾经代理过两起案件,均是作为被告的代理人。其中一起案件,原告预见诉讼的结果对他来说不太有利,于是在开庭两次后,选择了撤回诉讼。
还有一件离婚案,是因为我们在诉讼过程中,查封了原告名下的资产。原告考虑到资产被查封,向法院直接申请撤诉,最终使得审理程序不得不终止。两起案件告诉我们,作为原告,在诉讼中确有主动权。
当原告,可以引导案件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推进
选择当原告,可以有利于推进案件,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们代理的离婚案件中,经常会涉及调查银行流水,查询对方在这些年是否存在转移大额存款的行为。那到底可以查多少年的银行流水?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如果能够往前多争取几年,对于当事人的保障来说,肯定是更加有利的。
作为原告,可以在立案后,立即向法院申请律师调查令申请书,通过提交证据及说理,要求法院给予调取数年的流水。
这个时候,因为被告还未介入案件,原告的意见可以单方面影响到法官的判断,这样就容易开出调查年份更久的调查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5
这是老百姓对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较为普遍的见解。怎么会产生呢?因为法院在审理离婚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第一次起诉时,如果另一方表示不同意离婚的话,法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判决准予双方离婚的。但法院可以通过调解方式,来解除双方婚姻关系。在调解过程中,作为不同意离婚的一方,总会以财产分割要挟对方。如果原告想尽早解除婚姻关系,不在财产分割上作出让步,对方是不会同意调解离婚的。这样,就产生了谁先提出离婚,谁对财产分割就会处于劣势的说法。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如果你要坚持财产依法分割的话,以法院判决为妥,但可能要在时间上作出牺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4
你好,根据你的案情叙述,解答为: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认为自己先提出离婚会对自己不利。然而恰恰相反,根据我国婚姻法和婚姻法的解释规定,夫妻一方均有提起离婚的权利,只有当自己在得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后,首先提出离婚,才能在第一时间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不是谁先提出就对分割财产不利,况且具体的分割财产还要看是谁有过错,以及婚前婚后有无约定等等。谢谢!
纵横法律网-重庆依斯特律师事务所-李登方律师
第3个回答  2012-03-05
不是谁先提出离婚,财产分割就会处于劣势。正确的是有过错的一方,财产分割处于劣势。
第4个回答  2012-03-05
这道不一定,婚前财产是不能分割的,最多导致离婚的过错方法院会考虑一些。离婚财产的分割最好协商解决,毕竟做过夫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