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读国际学校吗——专家支招

如题所述

当国际学校的大门面对国内同学徐徐打开之际,请不要急不可待的冲进来。理解您急于挣脱应试枷锁的心情,但是“国际学校”不是灵丹妙药,绝对不是唯一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 一、什么是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即为外籍学生提供中等及以下程度教育,实施外国学制的学校。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都拥有数量庞大并品质精良的国际学校,用以服务“国际移动家庭”的子女。按照英国Nord Anglia机构的统计,全球的国际学校超过3000所。国际学校的小环境被学者们称为:第三文化。国际学校的在校生被称为TCK(Third Culture Kids-第三文化儿童)。北京地区现有国际学校30 余所,K-12学校为主。其中又分“外交人员子女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两种。 “外交人员子女学校”80年代在使馆区出现,2003年前后形成一定规模。法律依据为《外交部、国家教委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馆开办使馆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规定》,例如:德国人国际学校、巴基斯坦使馆学校、大韩国际学校等等,此类学校仅接受使馆和在京长设机构本国雇员子女入学,采用本国的统一学制、课时和教程体系,授课语言为本国母语。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诞生于90年代,2006年前后达到高峰,现全国已有超过百所此类学校。法律依据为《国家教委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例如:顺义国际学校、世青国际学校、京西国际学校等等,此类学校凡在京使馆或者商社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港澳台人员子女均可申请入读。采取国际通行的IB课程体系,授课语言为英语。 由于主要生源为外籍人士,录取大陆户籍的小朋友仅按一定比例有条件录取。所以国际学校尽管已经走入大众视野,但宣传方式依旧仅口传一种。而另外一种招生广告铺天盖地,为大众所熟知的“国际学校”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范畴的学校,即“国际课程校”或“双语学校”。跟前者不同,“国际课程校”依旧属于体制内学校,生源为国内同学,在校生拥有本地学籍,一直以私立寄宿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为主,提供A-level,AP等国际课程。近几年随着公立名校办民校的热潮退去,公立名校办“国际课程校”又方兴未艾,公立名校携体制内优势蜂拥上马开办国际课程。一时间神州各地A-level,SAT考前培训也摇身一变成了国际课程的一种。没有具体课程支持,只是拥有出国概念的所谓国际班、出国班雨后春笋一般。西方的个性化教育之花移植到了不适合的土壤上,枯萎的可谓足够快。一些好好的国际课程又被搞得很烂,神奇的国度。 二、国际学校到底学什么 全球国际学校通行的课程为IB课程,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文凭课程。是196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二及高三课程),目前全世界有数千所学校分布于124个国家同步教授IB课程。IB从20世纪80代开始大范围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最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被广泛的大学所接受。经常有家长咨询,你们开的是哪里的课程?北美的、英国的还是澳洲的。我们只能回答IB课程是全球通行的课程,很难界定他是英式教育还是美式教育,只能说是世界的。教育家钟启泉教授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这样写道:“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urriculum,简称IB课程)以它领先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课程结构,正日渐引起世人的瞩目。它的思想和实践也开始超越“国际学校”的范围,步入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创新意识和兼容并蓄精神的普通高级中学。” IB学子是加州众多名校所追求的目标,对于IB课程,我的同事们都说过,它被美国、欧洲、加拿大等世界知名高校认可,它给学生提供了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加利福尼亚州持有IB文凭的学生是完成了最高、最困难的学业。在追求承办IB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将会越办越好。 —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Mr.Alan Bersin 三、国际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国际学校是个国际大家庭。以世青国际学校为例,在校生来自42个国家,18个国家的教师在此服务。教学校长为美国人,德育校长为英国人。由于欧美经济原因,很多北美和欧洲国际学校里工作的IB教师更期待受聘于中国的国际学校。在北京、上海工作,高昂的薪水,国际化的团队,IB教学经验对长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使得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相当的靠谱。那种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仅靠母语是英语就来中国混饭吃的所谓“外教”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是根本不带玩的。国际学校的外国老师和公立高中里的名师们一样敬业,只是教学方法不同,国内名师授课讲究个人修为,在课堂上可以做完美的表演。而国际学校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老师的工作往往只是促进孩子学习。 同学构成分析,国际学校依旧以驻华各国使馆和外国商社雇员子女为主,近年来海归子女比例增加迅猛。尽管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均为走读,但是由于海归人员子女在很多省份还是存在入学难的问题,导致国际学校的华裔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招生环节各校均采取无歧视招生原则,录取国内户籍学生也以透明化测试为唯一录取依据。社会上流传的有绿卡的孩子申请国际学校优先录取是属于外行的解读。因受比例限制,实事求是的说国内户籍同学入读国际学校的竞争不亚如竞争顶尖公立名校。进国际学校凭本事就成了,因为是体制外的学校,拉关系写条子这套不算太好使。 四、国际学校的升学途径 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不参加会考,没有国内学籍,瞬间丧失参加国内高考的机会,所以您梦想的是未名湖畔吟诗作赋或清华园里朗朗读书,那千万别来读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升学途径只有一条,海外大学。公立学校的小朋友进了世界名校全城轰动,媒体蜂拥报道。国际学校的学生远离公众视野,IB课程作为大学预科的天然优势,所以国际学校的学生没进世界名校倒是不多见的个案。由于教育理念和追求的东西不同,所以没有国际学校拿毕业生谁谁谁进了某某某大学了当广告用。西方大学宽进严出,只是刚刚进去名校实际并没有太多可吹的。当然像世青学校被牛津、哈佛、耶鲁三校同时全奖录取的施珊娜这种特别牛的毕业生也确实想低调也不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