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斜视是怎么引起的?

上个星期我到武汉挨个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发现我有斜视眼。左眼不厉害,几乎看不出来。但是右眼就比左眼严重。因为我在此之前就发现我的右眼睛总是对不准方向。特别是照相或是照镜子,只要一斜着,左眼球就往上翻。我刚满十八岁,也是才被告知这是斜视,以前也并没有得到重视。医生说不是很严重,要我高考后再做手术。请问斜视就一定要做手术吗?除了手术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吗?还有,我两支烟都是650度的近视,斜视与近视加深有关系吗? 我是一名高三生,学习压力很大,老师也是几个月不换位子的。我连续坐在很偏的地方,这样看黑板一直都是侧着眼睛看,这是引起斜视的主要原因吗?如果不是,那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斜视了呢?今后需要注意什么才可防止斜视的进一步加深呢? 希望这方面了解的朋友能详细地回答我的问题。真是谢谢你们了!!!

   å¼•èµ·æ–œè§†ç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天异常:出生6个月内发生的斜视称为先天性斜视,由眼外肌解剖位置异常、发育异常,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引起。此外,斜视也具有遗传性。


2、视功能发育不完善:孩子在5岁以前,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易导致斜视。


3、屈光系统发育不成熟:儿童多为远视眼,调节力较强,而过量的调节势必会引起两眼的过度会聚,很容易引起内斜视。





4、眼球运动中枢管制失调:眼球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会产生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则会产生外斜。


5、其他诱因:如发热、感冒、手术外伤,惊吓、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大,也会引发斜视。


斜视是由于炎性假瘤的炎症导致上直肌内侧肥厚并与上斜肌粘连,形成右眼上转过度、下转受限。炎症可能导致眼外肌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病变,粘连、纤维化、肥厚、萎缩、变性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外斜视俗称“斜白眼”,这种宝宝在早期并没有症状,逐渐发展为看近处东西时两眼不舒服。为了避免眼睛歪斜眼位看东西引起的复视,因此在阳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睛视物。在精神不集中或疲劳时往远处看,有一只眼往外跑即外斜。 怎样把握最佳治疗时机? 有的宝宝斜视可在外观上一眼便能看出,而有些宝宝表现得并不明显或根本看不出,然而,斜视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在最佳时间内进行治疗,将对宝宝的一生十分重要。因为一旦发展成弱视,看东西时就会没有立体感。因此,当宝宝有以下情况时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1、发现宝宝经常过度地揉眼睛; 2、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动头; 3、眨眼次数多,脚下常常被小东西绊倒; 4、看东西时靠得物体很近,不能看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5、宝宝总抱怨自己看不清东西、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看近的东西时想吐; 6、当有以上问题时,用手电筒照看宝宝的眼睛,发现光点不在瞳孔中央。并且,用手掌交替遮盖眼睛做比较,可使检查效果稍好。 所谓患斜视的宝宝,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及时去看医生,治疗效果年龄越小越好,如果在3岁以前矫正,便能使两眼的视功能达到正常水平。一旦视力发育成熟,手术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多数只是外观上的治疗,而两眼的视觉功能则很低难达到正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9
眼睛斜视具体怎么治疗,那么是要看斜视的类型的,斜视的类型不同,那么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因斜视的类别不同,一般可分为手术法与非手术法。
(一)手术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先天性内斜视(斗鸡眼)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非手术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由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建议及时服用药物,矫正屈光不正。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屈光不正会逐渐矫正,斜视会逐步改善甚至恢复。
第3个回答  2020-02-20
引起斜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有一定的遗传性。第二是视功能发育不完善。第三是眼睛屈光系统发育不完善。第四是要求运动中枢管制失调。第五由其他比如发热,感冒,外伤手术,惊吓,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斜视即斜眼,是对人两只眼睛的协调活动进行指挥的肌肉出现问题,其中某条肌肉的力量太强或太弱时,协调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导致两只眼睛视轴不能保持平行,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却偏向其他方向的现象。斜视属于眼外肌疾病,这种偏斜可以表现为向内偏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斗鸡眼”,与也可以向外、向上或向下偏斜,甚至有的斜视是旋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