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强将手下皆弱兵》

如题所述

——企业管理金钥 李总是我在企业负责人学习班时认识的同学,台湾人,年轻有为。在我的映象中,他是一个性格随和的老板。我们常在网络上交流一些管理体会,并藉此产生思想共鸣。 周六上午,应约去李总的工厂,俩人就当前企业发展管理的一些现状做了剖析,相互交流各自对企业管理的一些体会。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可偏偏有一些企业管理大师说什么“强将所下皆弱兵”,藉此话题,我与李总进行了相关的交流探讨。一、 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还是强将手下皆弱兵 李总:最近参加了一次企业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说强将手下皆弱兵,他的观点是:一个很强大的管理者,会使手下员工产生依赖性,员工事事以他为标准,遇事情不敢做主,得不到应有的煅炼,结果就培养不出很好的员工,导致“将”强“兵”弱。 其实我是不赞成这种观点的。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我认为有一些有能力的管理者,他手下的员工也很有能力。如果一个没有能力的管理者,又怎么能训练出一支优良的团队? 乘风无痕:我想,这个培训师是把个人主义与团队建设的概念混为一谈了。如果单以个体的发展来说,有些管理者的能力是很强大的,他什么工作都会做,但个人强大并不代表团队强大,个人强大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身为“将”却事事亲为,不善于培训与授权,遇到问题生怕别人会处理不好,最后让老板觉得公司离开了他就不能运转一样,这种管理者是只注重个人发展,不注重团队建设; 而对团队建设的“将”来说,他们会通过工作计划或总结、预防措施(员工技能培训、阶段授予权)等方式,强化员工个体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使团队均衡发展,没有一个强将,就不能统领一只强大的团队。 我认为要摆脱强将手下皆弱兵的现状,首先要懂得团队建设,而团队建设没有一个懂团队管理的“强将”是不行的。想实现强将手下无弱兵,首先第一点就得注重授权管理,只有充分的授权,才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人潜力。(举例说明) 李总:是的,我赞成这种观点。现在要找一些好的主管确实不容易。比如:有一些主管,他总担心别人的工作做不好,事事都自己来做,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整体效率就打了折扣。有些管理者还自以为是,缺乏创新意识,你交给他一些工作,他就按自己的主观方法去完成,从来不会考虑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你如果说他没做好,他还不高兴。认为他以前工作中就是这样做的,也没有人说不好。 事实上,工作完成了与做好了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人,只是为做工作而做工作,他没有理解上司的期待值,所以我会认定他的一些工作并没有做好。比如:你让他交一个报表,他就提交一些数据给你,不懂得做数据归纳总结,或者总结了不会分析,或者分析了不会做改善建议等等,像这种管理,虽然他自我感觉良好,完成了上级交待的工作,但你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吗? 乘风无痕:确实,许多管理人员都达不到这个水平。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他们没有接触过良好的培训。真正的管理者,是善于利用数据分析,从工作报表中发掘一些问题,并进行问题点分析,找出弱项原因,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改善建议(做出改善方案)。 李总:我们的意见很相似。我遇到过一些从大公司出来的管理,其实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好,许多人也缺乏创新与团队培训意识。比如:有些人一直只是做主管助理,当主管离职时,因公司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就拿他来顶替了,因此他实际上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培训,而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就说在以前公司是做主管的,实际上他的管理能力并没在达到一个主管所具备的素质。看起来,他在以前的公司什么都做,从一个打杂的助理到部门主管,他的经历局限了他的个人能力。这种人即使再“能干”,也是只注重个人发展的管理者,依我看也不是什么强将了。所以,我不认同强将手下皆弱兵的观点。 乘风无痕:一些企业的老板,他们喜欢这种“强将”式的管理,他希望看到自己手下的员工一天忙到晚,看到主管坐在办公桌前无事可干,老板心里就不痛快。看到主管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他就认为主管是尽心尽力,老板的这种心态,最终导致了主管事事亲力亲为。 而一个好的团队建设者,在这种环境下是很难生存。比如: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在事情未发生前通过评估预测,并加预防控制,使事故发生率减免。他会不断培训与煅炼团队人员的能力意识,使主管在或不在,员工都能自行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在老板看来,这样的主管好像整天无所事事,所以也不愿意给别人加薪,甚至觉得这种管理当得“太舒服”,并想当设想把人挤走。 许多老板都喜欢看问题的表象,像上述例子,如果公司多了一些以个人能力为主的“强将”,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最后对企业形成一种软威胁。(你公司离开了我,别人来管理就运转不起来。) 我认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是要注重团队建设的,他们的工作核心是用来做整体工作中,一普通员工无法替代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五的工作,他们的精力要放在工作计划和消除瓶颈的环节上,而不是放下身段与员工去抢工作机会。 李总:这样的老板(喜欢看到管理忙碌)常见。所以,这种老板只能算是一个商人,不是一个企业家。 二、如何摆脱强将手下皆弱兵的现状 乘风无痕:要想摆脱强将手下皆弱兵的现状,最重要的是授权管理。授权不是说随便找一个人让他做某件事情就可以,授权包括引导、过程监控、必要的培训、改善的跟进,等一系列的考察过程。考察合格,也是真正的授权开始。 李总:我平时喜欢授权管理。安排一些事情让主管他们全权处理,尽量不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与束缚感。出现问题也与他们沟通分析,使问题点改善落实到位。确实,一个主管不懂得如何教导自己的手下,会使整个团队的工作非常被动。 乘风无痕:有些老板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我认为过程非常重要,好的过程必然产生好的结果。但是许多老板想要的只是结果,最好是捷径方式产生的结果(那样可以帮公司省时或节约财力),有一些结果,因为过程(捷径)不好,会埋下许多问题隐患。但老板一般只能看到表相,所以那些捷径结果会给一些老板造成错觉,认为不用管过程,只要结果就行了。 李总:是的,不好的过程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即使有一些结果表面上看起来是好好的,但它实际包括了一些隐性的不良,只是当时没暴露而已。 乘风无痕:是的,这种问题隐患,在特定的条件下它会暴露出来。平时,我们或许觉察不到它有什么不好。如果去剖析,就会发现这种不良过程将给公司持续发展留下的巨大后遗症。一旦引发问题的某种诱因条件出现,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的连锁效应。 (举例说明,略)。 李总:对,老板的风格不一样,导致企业文化的结果不一样。有些老板只注重利益最大化,不重视企业文化,他们的企业存在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脑中只是商人的赚钱概念,并不是一个企业家所具有的眼光,他们的素质远远达不到企业家的要求。 乘风无痕:确实,许多老板因一时机遇,成了暴发户,百分之八十或以上的老板不懂得企业管理。他们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员,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是注重企业的健康型发展,而不是唯利是图,只重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李总: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企业核心价值,比如**企业,做汽车,做手机,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四处抢占领市场领域。还有些企业开始是做酒店的,后来又做房地产,做成一个很大的集团产链,结果他们只做成了一个壳,把自己陷进去了……。一个企业在行业里做专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像诺基亚,它只所以在手机行业赢得很大的市场,是因为他们(公司)的市场做得专,诺基亚不会像国内的一些企业那样,四处抢占其它行业的市场领域,而是在本行业范围内,如何提高自己的质量与服务,怎样使客户更满意。 乘风无痕:这是企业的战略方针问题。有些企业是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之后,做出的转型决策,有些企业则是跟风,看到别人赚钱就马上建立项目,结果对市场的风险评估不到位,项目到中途突然出现资金断链等问题…… 三、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企业管理模式 打造一个健康型的企业管理模式,首先要具备几种优秀的管理: 其一:企业必须具备有专业领域的计划者,能通过对市场的未来预测、分析、风险评估及规避、市场发展规律、同行业的竞争,市场占有率及产品所处市场的阶段,等一系列指标,对公司的产品或核心价值进行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相关的战略目标规划。 其二:一个懂得资本(资源)运营分配的管理者,协调工厂(企业)的各部门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达各种合作指令。 其三:要有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监督组织者,没有监督的组织,都会存在腐败现象。 当然,以上提到的这些,只是一个健康型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体如何操作,其中还牵涉到一些企业资源配制,监督机制的运营方法,这些话题将在以后的管理文章中进一步与大家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