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是汉语中的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

如果用在聊天对话中,多表示无语、郁闷的情绪。

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

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拓展资料:

我国传统习惯在书面上用“上略”“下略”等表示省略,早先翻译西文有人用“此语未完”代替原文的省略号。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删节号”,形式为(......)。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改称“省略号”,沿用至今。

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省略号的用法如下: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

4、表示静默或思考。

例句:

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省略号表示引文(歌词)的省略。

2、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鲁迅《呐喊·故乡》)

省略号表示这里省略了一些词语,列举的省略。

3、小顺子 (厚嘴唇翻上翻下地):“你怎么这么个死心眼呢……到了这个地方,你还有……有个什么讲究。你看,你看这三天叫……叫黑三打……打……打成什么样?”(曹禺《日出》第三幕)

省略号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或静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是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

汉语省略号的基本形式为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拓展资料:

我国传统习惯在书面上用“上略”“下略”等表示省略,早先翻译西文有人用“此语未完”代替原文的省略号。

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虚线”即省略号表示“语不尽”或“语中辍”。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定名为“删节号”,形式为(......)。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改称“省略号”,沿用至今。汉语省略号的基本形式为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省略号与“等”不同。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用“等”“等等”或“之类”,也就不需要用省略号了。使用中常见有两者并用的。

例如:“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类型、风格……等应该是异常丰富的。”“他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战友到小卖部替他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镜子,剪刀......之类。”前例应把省略号去掉,保留“等”。后一例可保留省略号,去掉“之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5-28
郁闷、无奈的意思差不多,本意是没有话讲,在网络中却引申为看到某种人或事表示不理解、没有头绪,或者是表示不愿再为此计较、懒得说,或者是崇拜至极而发出的无话可说的感觉,有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就发这个回应一下。像一个感叹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5-28
话很多没法说,说不清
第4个回答  2014-05-28
省略了很多还未说出的话或者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