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教育13岁的孩子

如题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孩子过早的进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亲期”。早的提前到11岁左右,晚的在15岁或16岁也进入“仇亲期”,这段年龄段是家长最头痛的一段,也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一段。如果这段家长没有把孩子引导好,你将改写孩子的一生。
  这段时期的亲子关系与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些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很好,可以向朋友一样,关系很融洽。一般情况下这样关系成长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据统计还有85%的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好,家长也很苦恼,孩子也很苦恼。由于这种关系处理的不好,夭折了很多的优秀人才。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或十五六岁时,总是和父母对着干,这种情况普遍能持续两三年,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不明显。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
  有些家长不懂什么是“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不能够正确对待,结果酿出了严重的祸患。据了解内蒙赤峰有个学生周XX..很聪明..初中成绩一直很好..进入“仇亲期”后..因为父母的管教方式有误,导致了孩子的离家出走..后来又迷恋上网络..最后辍学在家,并且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青年鬼魂在一起。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许是个优秀人才就因为家长的管教方式不当..夭折了...。
  “仇亲期”覆盖着儿童像成人过渡的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朗化,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极力想通过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突出“我”。为了突出“我”他们极力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他们世界观不够成熟,把对父母、老师、和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段时期是充满风险的人生大河,父母怎样帮助孩子趟过这条大河呢?
  1、当孩子向你谈起他感兴趣的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事一边听。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啰嗦的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3、要用尊重的口气而不是教训的口气与孩子讲话,你尊重孩子能换来孩子的尊重,这样你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就会很方便了。
  4、要正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长,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所处年龄阶段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而片面性。
  5、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该按他们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由此自然而然的就趟出了“仇亲期”这条大河。
  不赞成打孩子,打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不要做一个失败的父母...
  在上面的基础上再进入学习就轻松多了,一个好的环境是成就一个优秀人才的基础。 要想成绩优秀...一、是天分,二、是后天的努力。后天的努力在于父母的引导。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孩子学习不好就要鼓励孩子说:我相信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它学好;鼓励孩子定个短期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学习什么...等等,在学习上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养成上课注意听讲,下课整理笔记的习惯。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今天的问题决不等到明天,当天问题当天消化。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13岁是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如果家长用上面的方式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又用上述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么还愁什么孩子不成才啊,初中这段是为高中打基础啊,这段基础坚固何愁高中不优秀啊。初中到高中只有6年的时间,很快就会把孩子送入大学的校门啊。这段时间家长无论怎样辛苦,都要坚持啊。13岁到19岁是最关键的教育、是最辛苦的教育、也是最有收获的教育。家长们辛苦了,加油啊。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2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5.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 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10. 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第2个回答  2017-12-22
1.学会与孩子平等沟通。家长要学着用孩子懂的话与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地说教、唠叨,与孩子谈谈心、给孩子鼓励。
2.物质给予不一定是爱。有些家长往往觉得自己给孩子钱花,买好东西给孩子就是爱了,这在那些外出打工,常年与孩子见不到面的家长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孩子除了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心和呵护。
3.学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家长要学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将情绪表达出来,高兴的、悲伤的都鼓励孩子来分享,而不是对其忽视。
4.增加孩子的受挫能力。要学会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去面对、解决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会成长,收获经验。
5.避免与孩子发生过激的冲突。切勿想通过命令甚至武力强迫孩子遵从自己,这往往会适得其反。
6.要懂得夫妻相处之道,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有家庭暴力。
7.避免孩子与闲杂人员接触。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与社会闲杂人员接触往往会把孩子引上歧途。
第3个回答  2017-12-28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孩子过早的进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亲期”。早的提前到11岁左右,晚的在15岁或16岁也进入“仇亲期”,这段年龄段是家长最头痛的一段,也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一段。如果这段家长没有把孩子引导好,你将改写孩子的一生。
  这段时期的亲子关系与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些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很好,可以向朋友一样,关系很融洽。一般情况下这样关系成长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据统计还有85%的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好,家长也很苦恼,孩子也很苦恼。由于这种关系处理的不好,夭折了很多的优秀人才。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或十五六岁时,总是和父母对着干,这种情况普遍能持续两三年,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不明显。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
  有些家长不懂什么是“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不能够正确对待,结果酿出了严重的祸患。据了解内蒙赤峰有个学生周XX..很聪明..初中成绩一直很好..进入“仇亲期”后..因为父母的管教方式有误,导致了孩子的离家出走..后来又迷恋上网络..最后辍学在家,并且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青年鬼魂在一起。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许是个优秀人才就因为家长的管教方式不当..夭折了...。
  “仇亲期”覆盖着儿童像成人过渡的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朗化,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极力想通过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突出“我”。为了突出“我”他们极力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他们世界观不够成熟,把对父母、老师、和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段时期是充满风险的人生大河,父母怎样帮助孩子趟过这条大河呢?
  1、当孩子向你谈起他感兴趣的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事一边听。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啰嗦的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3、要用尊重的口气而不是教训的口气与孩子讲话,你尊重孩子能换来孩子的尊重,这样你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就会很方便了。
  4、要正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长,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所处年龄阶段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而片面性。
  5、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该按他们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由此自然而然的就趟出了“仇亲期”这条大河。
  不赞成打孩子,打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不要做一个失败的父母...
  在上面的基础上再进入学习就轻松多了,一个好的环境是成就一个优秀人才的基础。 要想成绩优秀...一、是天分,二、是后天的努力。后天的努力在于父母的引导。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孩子学习不好就要鼓励孩子说:我相信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它学好;鼓励孩子定个短期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学习什么...等等,在学习上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养成上课注意听讲,下课整理笔记的习惯。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今天的问题决不等到明天,当天问题当天消化。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13岁是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如果家长用上面的方式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又用上述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么还愁什么孩子不成才啊,初中这段是为高中打基础啊,这段基础坚固何愁高中不优秀啊。初中到高中只有6年的时间,很快就会把孩子送入大学的校门啊。这段时间家长无论怎样辛苦,都要坚持啊。13岁到19岁是最关键的教育、是最辛苦的教育、也是最有收获的教育。家长们辛苦了,加油啊。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哦。
第4个回答  2012-03-11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