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小学生

如题所述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6、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9
小学关于重阳节的诗句摘抄
  1、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3、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4、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7、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8、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9、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10、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1、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3、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5、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16、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8、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9、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0、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