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篇小故事 关于师爱的 小故事!!!200字左右吧

如题所述

1、在距离甘肃新城古镇65公里远的大山深处,有一所草山村小学。张润德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乡村教师。

20多年前,张润德第一次来到草山村的教学点时,被这里艰苦的环境吓了一跳。简陋的校舍,几张桌椅,一张床,一个饭桌。

张润德不仅要负责全校十几个孩子的教学任务,自己还要每天做饭、洗衣,这让他喘不过气来。张润德想过调离,但是如果他离开,十几名孩子就没人管了,想到这里,张润德坚持了下来。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2004年,草山村的小学撤销了,学生们并入别的学校,张润德也和妻子一起,被调到了乡镇中心小学任教,新的单位还给他们一家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生活条件的改善,让夫妻两人都很满意。

可是还没在镇里住上几年,张润德就听到消息:草山村的小学被撤销后,很多孩子无法就近上学,在村民的要求下,小学又恢复了建制,并建起了新的校舍。然而,恢复后的学校却因为招不到合适的老师,始终开不了学。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润德陷入了沉思。他很纠结,他知道这个地方条件不好,但他又想着如果不来的话,对不住乡亲因为一个孩子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最终,夫妻俩还是放弃了镇里的生活,再一次回到草山村,回到这个偏远,却充满思念的地方。

2、明朝时期,在黎平翘街生活的大多是屯垦的士兵。他们平日里忙于练兵、垦荒,家里的小孩子多被忽略,疏于管教,经常在街头闹事。

这些情况都被刚刚流放到这里的陆沧浪瞧在眼里。

陆沧浪曾任工部侍郎,明正德年间,因不满朝廷重臣依附宦官刘瑾,作诗讽刺,被敲掉了牙齿流放至黎平。在这里生活期间,他看到屯军的将士们在前线保卫家园,可孩子们却无人教导,十分痛心。

于是,他决定创办一所学堂,向这里的孩子们传授正统的经学知识,教他们读书明理,励志进取。

学堂准备好了以后,并没有家长送孩子来上学。他就到各家各户去请他们把子弟交到他的学堂就读,不论贫富,分文不取。

3、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4、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

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5、2009年冬天,张丽莉班里有一名学生生病了。她领着几名班干部去看望。过马路时一辆自行车因为坡路太滑,摇摇晃晃地朝她的学生撞了过来,眼看就要撞上了。这时,张丽莉猛地一把将这位学生揽在怀里。这位学生倒没什么事。可是张丽莉却被自行车撞了个正着,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4

1、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2、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3、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4、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

5、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