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九大最强节度使战败后,结局如何?

如题所述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一场规模广大,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大战乱。

但实际上,安史之乱原本应该迅速平定,却因为唐朝中央的各种愚蠢举措而打成了一场持久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导致安史之乱延长数年的关键战役,邺城之战。

这一战大唐九大节度使大战叛军,最后却惨败,为什么?



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其实在757年的时候唐朝就有机会平定叛乱。当时安禄山死,其子安庆绪继任,叛军内部分裂,史思明独立,唐朝各地勤王军云集中原,假如唐朝中央能趁势猛攻,则叛军瓦解,动乱平定。

但是,被军阀独立搞的神经质的唐中央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命令各路军队停止进攻,唐肃宗是要先稳固自己的权力。

但这一来,就为叛军争取了一年的时间准备,安庆绪在邺城打造防御体系,为后来邺城之战的失败埋下伏笔。

邺城之战是在公元758年打响的,当时唐肃宗纠集各路军队云集邺城,要一句吃掉安庆绪。这次进攻包括当时唐军最强的九大节度使如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人,号称六十万大军,可谓精锐云集。

安庆绪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和安庆绪虽然有矛盾,但面对唐军的进攻,两人暂时结盟。

大战开始,唐军围攻邺城,但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防御体系一时无法攻破。

史思明亲率五万精锐救援,与唐军展开激战。



史思明是安禄山手下头号名将,此人狡猾善战,是一个乱世枭雄,他麾下部队也是叛军精华,战斗力很强。

史思明先抄截了唐军粮草,然后击溃唐军前锋。待唐军郭子仪主力抵挡,却忽然狂风大作,导致唐军阵型不整,被史思明一举击溃。

唐朝数十万大军溃败,兵败如山倒,郭子仪退守洛阳,其余各镇节度使也都撤退,除了李光弼等少数部队,其余各部唐军都伤筋动骨。

邺城之战九大节度使被史思明一战击败,溃不成军。随后,史思明诱杀安庆绪,兼并其部队,成为叛军最高统帅。



邺城之战使得原本逐渐明朗的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本该三四年平定的叛乱又多打了四年时间,导致唐朝继续沉沦在战火之战,百姓死亡,经济崩溃。

杜甫的著名诗词《石壕吏》就是唐朝在邺城之战惨败后,兵员枯竭,军粮匮乏,导致到处抓壮丁,搜刮粮草,连老太婆都被抓去服役,老百姓几乎被逼死,所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描写的就是邺城之战后唐朝底层百姓生不日死的境遇。

唐玄宗重用节度使,“天宝十节度”都是手握重兵大权独揽的实力派,这种体制十分危险。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麾下精锐占了唐军近半数,试想,这种畸形的体制下,哪个节度使会没有野心呢?

所以唐代中晚期,节度使成为尾大不掉的代名词,军阀割据越演越烈,根本无法控制,唐朝初年的强大中央军瓦解,随之走向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