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描写了那些事物和景物?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陆蠡的《囚绿记》描写了那些事物和景物

《故都的秋》描写了以下的事物和景物:
1) 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 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 秋蝉残声图.从听觉(衰弱的残声、嘶叫)写出了清、静、悲凉;

4) 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闲的声调)写出了清、静、悲凉;

5) 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2
荷塘月色/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
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
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
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
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
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
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
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
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
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
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
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第2个回答  2023-10-20
明确:
(1)庭院秋景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色彩——碧绿、蓝色、白色——清、纯净
声音——驯鸽的飞声——安静
秋草——历经沧桑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2)秋槐落蕊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落蕊——曾经绽放、曾经繁华,如今凋落——悲凉
声音也没有——静
丝纹——细腻、清闲
关键词:落寞、深沉——悲凉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3)秋蝉残鸣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衰弱的残声、嘶叫——经历了盛夏的旺盛时期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他们的啼唱——衬托秋天的“静”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蝉本身也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4)闲话秋雨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秋雨的特点:奇、有味、更像样
悠闲的都市人:清、静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5)胜日秋果: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色彩——淡绿、微黄、红
英文的作用——清秋的佳日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分析完这五幅秋景图,同学们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了吗?为什么作者不写名胜古迹,而要详写这些景色呢?
明确:名胜古迹中作者所欣赏的也是一些平常的自然景观,而这几幅秋景图中的景物取材于大自然,甚至随处可见,所以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表现秋的色、秋的声、秋的味,也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审美品味。
第3个回答  2007-11-18
《故都的秋》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1-25
《故都的秋》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个景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