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小镇是那里

最好有照片,如果你亲自去过那里,请把你的感觉写下来谢啦

阳朔的由来

  风景如画的阳朔,是怎样得名的.相传隋朝设县治时,以“阳朔”作县名,是取羊角山“羊角”二字的谐音。后人又把羊角山叫阳朔山,究竟是县因山得名?或山因县得名?这个问题须得从头说起。

  三国吴甘露元年(256年)设熙平县干兴坪狮子威,是阳朔县的前身。隋开皇十年(590年),迁到现在的县城,县令想改县名,一时未定。

  县衙后面的廖家岂外,有对山峰直插青山。当时有个孤苦的孩子,给财主放羊,人们叫他羊娃。每天赶着羊群到这对山峰下放牧,眼看双峰并峙,很像羊角,就起名叫羊角山。羊娃长得很聪明,他的羊栏搭在财主家的私塾旁边,财主年年请塾师教自己的儿女。借此机会,羊娃暗中学到不少知识,往往随口成歌,应声作对,因此牧童们很爱和他玩。他给羊角山编了一首歌:“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牧童们把它当作口头禅,每日早出晚归,经过县衙后面,总是歌声琅琅。

  县令为了改县名,绞尽脑汁,总想不出一个恰当的。有一天傍晚,他到后花园散步,听到墙外牧童们的歌声,越听越出神。不过他把“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误会为“阳朔迁,阳朔迁,阳朔迁上九重天”。他为何引起误会呢?因为他是农历十月初一日迁县的,十月为阳月,初一为朔日,所以他自认为“阳朔迁”是指他迁县的时间,至于“迁上九重天”,那当然是预兆将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了。于是决定呈报上司,用“阳朔”为县名。还出布告示众,说明“阳朔”为县名,是根据童谣改的。

  村民看了布告,纷纷议论,有的说:“什么童谣,分明是羊娃编的羊角山歌”;有的说:“羊角”与“阳朔”音同字不同,那能以声取义?县令听了这些老百姓的议论,心里有些不安。

  一天,县令改换便装,骑着小马,只带一名衙勇,直奔羊角山下。这时羊娃和牧童们正在山边的树荫下休息)谈笑风生。县令突然问道:“谁是羊娃?”羊娃应声答道:“是我”。县令下得马来,慢漫他说:“羊角山歌是你编的吗?”羊娃满口承认。县令将信将疑,想考他一下,接着说:“有人说阳朔是取羊角的谐音,有那么凑巧?你能编歌,定能作对,现在我出两个字给你对,既要取阳朔的谐音,又要对仗工整。”羊娃点点头。县令挥动手上的鞭子说:“马鞭”,羊娃对道:“羊索”。绚羊的索对赶马的鞭,对仗可算工整,况且“羊索”与“阳朔”字音完全相谐。县令想了一下,摇摇头说:“不行”,你不该重用羊角的羊字,美中不足,我再出两个字给你对来。县令指着衙勇的腰刀说:“佩刀”,羊娃对道:“扬架”。扬槊对佩刀对得更加工整,同时“扬槊”与“阳朔”字音一点不差。县令再找不出漏洞了,内心暗暗佩服。

  从此,县名与山名就分不开了,传为千古美谈!
  阳朔历史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阳朔属桂林郡管辖,无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阳朔为始安县地,属荆州零陵郡管辖。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县地置尚安、熙平两县,属荆洲始安郡,为阳朔县建制之始。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撤销尚安县,其地并入熙平县,属始安郡辖地。熙平县治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南朝梁代(502-556年),撤销熙平县,其地并入始安县,阳朔为始安县地,属桂州所辖。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至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五代十国,阳朔地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属静江府所辖。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县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直隶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公元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公元1981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成为市辖县,县治至今不变。

  阳朔是一个汉族、壮族、瑶族聚居的地方,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阳朔的文化弥漫着千年古镇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和西方人迅速涌入带来的浓郁西风,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混和在一起而散发出的扑朔迷离的味道。正是这种融合,让西方人对它的迷恋不已,而东方人也为它深深陶醉

山水传说 西街故事

  在中国旅游名县阳朔,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西街。
  西街是一条小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青色的石板路,两排低矮的砖木房,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吊脚楼,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过去,西街除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还是农民,处于“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阳朔对外开放,西方游客发现了西街,那些被大都市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同时,他们对当地古朴典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把对西街的独特感受写进旅游指南书上。近些年,每年到西街观光、休闲的境外旅游者超过数十万人次。他们有住几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几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开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成了超越地域的“地球村”,成了规模庞大的“外语角”。
  西街是阳朔的缩影,“西街文化”是对阳朔乡土文化的扬弃。秦臻先生研究阳朔文化多年,成果颇丰,写下大量文章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此次将部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实属地方文化之幸事。《西街故事》以平凡人的故事形式介绍西街人物群像、市井风情、小镇魅力,使读者感悟西街以至阳朔风情文化。“阳朔石刻”部分以解读分布全县各地有代表性的碑刻为切入点,记叙阳朔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不乏为了解阳朔历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西街是阳朔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两排低矮的砖瓦房,一条暗红色的石板路,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典型的桂北传统小街。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就只有这条长约二百米、宽约五米的街道,街上除了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外,大部分居民是农民。千多年来,这条小街一直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这种历史状态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小镇的传统风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的豁达和乡里人的淳朴的双重性格。这种性格和风貌成为了今天西街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过去,西街和阳朔风景一样,一直处于“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七十年代初,桂林阳朔正式对外开放,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阳朔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县城,无意中走进西街,才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这些西方人像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甲,把对西街的新奇和美好的印象写在了西方出版的旅游指导书上。到了八十年代,自助旅游进入我国,西方的自助旅游者涌进了西街。这些被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
  阳朔县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量为13万吨。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为阳朔四大特产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闻名海内外,1997年总产量达1.6万吨,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同类产品最高奖--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199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沙田柚之乡”。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种。阳朔人心灵手巧,近几年来,开发制作出大量的旅游工艺品,如书画、画扇、大理石、滑石工艺品,还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装、仿古陶器、绣球等工艺精品,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总理、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其实,老外比大多数国人更先了解阳朔,一本Lonely Planet把他们从地球的另一面带到了阳朔,到阳朔的外国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们只把桂林作为一个交通的中转站,下飞机了,下火车了,直接从桂林赶到阳朔,一刻也不停留。

  --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在阳朔;

  --美丽的漓江,山水风光的精华地段在阳朔境内;

  --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的唯一代表中国自然景观的图画,是阳朔风光的“黄布倒影”;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行的贰拾圆人民币背景图案,是阳朔的兴坪风光;

  --1960年,轰动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在风光如画的阳朔拍摄成功;

  --2001年,荣获首批广西优秀旅游县;

  --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又在阳朔获得成功,该项目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

  --2004年,世界旅游组织定位:阳朔--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被誉为“中国地球村”的阳朔西街,中西文化水乳交融,既充满了乡土气息,又洋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西街的独特魅力,已成为阳朔旅游鲜明的符号,成为中国旅游的著名商标
 桂林城的来历

  桂林市的中心,有座用青石料一块一块砌成,方圆几华里,高一丈多的王城。在这座王城的中间,耸起一座像竹笋一样麻麻直直的独秀峰。远看,它像座直崭崭地砌起来的玉石宝塔;近看,又像根圆溜溜插在地上的擎天柱。大家称它为南天柱。要想晓得这南天柱和桂林城的来历呀,还得从秦始皇赶山填海讲起哩!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边抓民夫重修长城,一边征老百姓建造阿房宫;另外,他还亲自到处察看,想扩大地盘。有一天,他走到南海,一看大海平平荡荡,宽得没有边边,就想:如果把陆地上的高山大岭,都赶来填海,陆地就又平又宽了,那多好啊!

  秦始皇跑回皇宫里,把这想法对满朝文武一讲,大家都像吃了生柿子一般,涩得张不开口了。秦始皇看大家想不出办法,就成天在宫中唉声叹气,眉头皱得像栗树皮皮。有一天,修万里长城的一个监工突然跑来报道:“皇上,好事好事!修长城的民夫不晓得从哪里弄得一条条红丝线,他们挑担时个个往肩膀上一放,力气就大得赛过牯牛。那些民夫从前走路时脊背弯得像虾子似的,现在挑起担来腰杆 直得像棕树…..”秦始皇听了,起初感到古怪,后来一想,就哈哈大笑起来,忙叫监工赶快回去,把民夫肩膀上的丝线统统收来。监工领旨,像兔子一样跑出宫去。

  工夫不长,监工把丝线送了来。秦始皇把它编成一条鞭子。他走出皇宫,拿起这条鞭子对着大大小小的山丘一扬,那些山丘真像牛羊见了鞭子,慢慢走起来了。秦始皇高兴得连打了三个哈哈,马上决定赶起高山大岭去填南海。他走呀,赶呀,眼看离南海越来越近,走在最前头的山,有的扑通扑通滚到海里了。秦始皇得意的唱起来:“大山听话小山乖,快去南边填大海……”

  哪晓得他这一唱,被南海普陀山上的顺风耳听到了。顺风耳急忙跑上了山,把秦始皇唱的歌告诉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一听,就叫善财童子 下山看个水落石出。一杯茶工夫,善财童子回来报道:“不好啦,秦始皇把山赶下大海,海水被挤得漫上山坡了。”观音菩萨听了,扬了扬柳叶眉,轻轻念道:“善哉,善哉!”善财童子急着要去把秦始皇手上的鞭子夺过来。观音菩萨说:“不必你去,自有人 要他放下鞭子。”

  秦始皇赶山走了九千九百九十里路,腿从来没酸,脚从来没软,口从来没渴。不晓得怎么搞的,这时突然背皮一麻,脚上如绑了千斤大琐,挪动一步,浑身的汗水像包谷籽籽一般,成串成串的滚落下来。他的喉咙干得像旱田开了白裂,嘴唇干得滴出了生血,再不沾滴水,就要昏倒了。凑巧得很,正在这时,有对流浪夫妇,背着一个水壶从他身边走过。秦始皇就向他俩要水喝。这对流浪的年轻夫妇心瞒好,忙把水壶递了过去。秦始皇放下鞭子,捧过水壶咕噜咕噜大喝起来。等他喝饱把水壶还给年轻夫妇之时,忽然发现放在地上的赶山鞭不见了。秦始皇猜想准是那对年轻夫妇在搞鬼,他气得鼻孔里喷火,拔出剑就朝年轻夫妇坎去。这时,天上突然大声喊:“快住手!红丝线是观音菩萨发给民夫解脱劳累的,不是给你赶山填海的,菩萨已经收回去了。这对夫妇为你送水解渴,你怎么还要杀他们?”秦始皇闻听,下得浑身筛糠,半响说不出话来。过了会儿,他才看见那些没赶进海的山岭,都仿佛剃光的和尚头一样,树没一棵,草没一根。他想,这样的土地再宽,也是多出的六指头----没得用。不如把它封给那对年轻夫妇,一来自己扩大了地盘,二来报答了他俩的送水解渴的情义。想到这里,他就指着山山岭岭对年轻夫妇说:“你们就在这里安下家来,把山上栽出树木,在山上种出五谷把!“流浪夫妇见皇帝开了金口,只好答应了。

  年轻夫妇等秦始皇一走,就跑上山,只见这些山上都是东倒西歪层层叠叠的大青石,山脚下虽有一层泥巴,也是黄精精的瘦土。这样的地方哪里能栽得出树木,种得出五谷呢?可是大家都晓得秦始皇是个砍人脑壳如割麻的人,他讲的话谁敢不依!俩人愁眉苦脸地找了个岩洞住下,你望我,我望你,不由得抱头大哭起来。俩人一直哭到月亮偏西,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睡去。

  第二天清早,丈夫先从梦中醒来。他推醒妻子说:“古怪呢,我梦见一个手捧净瓶的菩萨告诉我说,这岩洞里有股清幽的泉水。只要我们两人诚心诚意的把水提来,地再瘦,不到三天,就会长出高粱、包米;山再荒,不到七天,就会长出红花、绿草和梭柏木、桂花树。”妻子听丈夫说完也吃惊地说:“怪事呢!我也做了一个和你相同的梦啊!”

  夫妻俩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心进洞去看个水落石出。他们忍着肚饿,慢慢往岩洞里爬。手被石头划破了,膝盖磨出血来了,才爬进一道石门槛。他们继续往前爬, 爬过第三道门槛时,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夫妻俩高兴极了,觉得梦已灵验了三分,便一口气爬到泉水边。那股清水,像长龙一样摇头摆尾,从石缝里哗啦拉地流了出来,流过五尺石槽,又潜进了岩石缝底。两人捧起水喝了几口,味道和蜜糖一样甜,饿扁了的肚子,一下子就觉得饱呼呼的了。他们急忙拿来竹水筒,舀起水背到洞外边,见土就泼,见山就浇。夫妻二人接连背了三天三夜泉水,泼湿了八八六十四平地,浇透了九九八十一座大山。

  一天过却去了,地还是原样的瘦,山还是原样秃;两天过去了,土还是黄精精的,山还是石头股;三天过去了,夫妻二人走出岩洞一看,啊荷!地上真的长出了嫩绿的高粱、包米。七天过去了,夫妻二人爬上山一看,荷嘿!山上真的长出青草、鲜花和梭柏树、桂花树。夫妻二人笑眯眯的,脸上像阳春三月开放的鲜花。从这天起,这地方要柴有柴,要米有米,日子过得好甜美。他们快快活活地住了一年,就添了个 胖乎乎的娃崽。娃崽出生的那天, 满山满岭的桂花树第一次开出了金黄金黄的桂花,香气熏得一家人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于是他们给娃崽取了个名字----桂娃。

  桂娃出生三天,要洗三朝啦!桂娃爸弄来了红蛋给他圆脸(用蛋在小孩脸上滚,表示小孩像蛋一般圆润好看),又煮了鸡蛋甜酒给阿妈补养身体。桂娃妈看到这些东西,就对丈夫说:“你这样也准备好了,那样也准备好了,就是有一样最重要的没准备好。”
  “你讲还差哪样?”桂娃爸问道。

  桂娃妈说:“|我们俩出来乍道这里时,山岭光秃,地上样样无,全靠菩萨托梦找到清水,这地方才变了样。今天给桂娃洗三朝,应该先拜菩萨啊!”

  桂娃爸听妻子讲得有理,就恭恭敬敬的在岩洞外摆上供桌,又把供果、礼酒、香灯放好。然后,夫妻俩抱着桂娃跪在供桌前面答谢菩萨。供罢 菩萨,夫妻俩人把熬好的梭柏木香汤,烧开的桂花香水,一起倒在大木盆里给桂娃洗三朝。说来也怪,哪晓得把香水往桂娃身上一抹,桂娃脚一伸,手一犟,眨眼工夫就长高了三尺;又一洗,桂娃在盆子里一翻身就站起来走路了,嘴巴里好喊开了“阿爸,阿妈”。夫妻二人把桂娃当成了宝贝,又是抱又是亲。桂娃哩也乖巧得没谱,什么话他一听就懂,什么事他一看就会。他刚刚满月就跟着阿爸、阿妈下地种高粱,上山栽树木了。阿爸、阿妈看了,喜欢得拍起手板打哈哈。

  树长高了就会分杈。哪晓得桂娃洗三朝那天,又是梭柏木,又是桂花酒,发出的股股香气飘到了三十三天上的太清宫。玉皇大帝嗅到了这股异香,全身像炸透了的开花枣,舒服得酥了。他急忙命令巡天大圣去查看,这股香气是从哪飘来的。巡天大圣到南天门看了看,又跑回太清宫报道:“启奏玉皇天尊,那股异香是凡间一对夫妻帮娃崽洗三朝时用的梭柏木和桂花酒。梭柏木的香气常年不散,桂花酒的香味永不消失。所以这香气冲上了三十三天来。”

  玉皇大帝听了笑道:“妙哉,妙哉!想不到凡间有这等宝树,如果弄到天上修建神宫,酿造仙汁,三十三天里里外外都会香气扑鼻了!

  巡天大圣是个见风使舵的角色,他说:“皇上想要这树并不难,只要叫火斗星君下凡弄来就是了!”玉皇大帝听了有理,便命火斗星君速去人间。

  这天,桂娃和阿爸、阿妈挑着箩筐,正在山上摘桂花。一个满头红发,一脸红须,身穿红袍的道人大摇大摆地走来,对桂娃的阿爸阿妈说,他要买尽这山上的桂花和梭佰木。阿爸、阿妈见这人来得稀奇,生得古怪,心中咚咚地像敲小鼓一般,害怕地说:“这些树是一瓢水,一瓢汗浇出来的,现在刚刚成了林,开了花,我们实在舍不得卖。你老人家硬是想要,我们只好送一棵给 你!”

  红袍道人听了,恶声恶气的说:“不卖也要你卖!讲得好,留个蔸蔸给你发种;讲不好,连根都一点不留!我看你能 抛起石头去砸天?”桂娃和阿爸阿妈见这个人蛮横无理,也就气上心来,同声说道:“你硬要掀倒牛头喝咸水——专门欺悔好心人,我们就连片叶子都不送给你了,看你能把我们怎么办!”

  “好!那你们就等着看吧。”红袍道人说罢走了。

  这天,一家人的心中都像烧着把火,坐到深更半夜才闷闷不乐的睡去。他们蒙蒙睡了一根香工夫,突然听到轰隆一声,震得山摇地动。一家人急忙跑出一看,只见山山岭岭燃起红彤彤的大火,梭柏木和桂花树全被裹在火焰里。桂娃和阿爸阿妈不顾一切地抓起水桶,挑起水就跑上山去灭火。哪晓得刚把水一浇,呼的一声,一阵旋风乱卷,就把桂娃的阿爸阿妈卷进火海里烧死了。

  桂娃吓得大喊“阿爸、阿妈”,但满山是火,看不见人。过了会儿,满山大火突然卷成一团火柱,火柱中好像有个红袍道人,引着火团颤巍巍地冲上天去了。桂娃大哭大喊了一阵,又看见烧焦了的秃山上飞起一对火红火红的凤凰,在桂娃头上转了三圈,往山背后飞去了。桂娃不见了阿爸阿妈,直哭得昏迷了过去。这是,好象有个披雪白纱巾,手上捧着一瓶净水的菩萨,送了三个牛仔饼子给他吃了。菩萨还告诉桂娃,这一切都是火斗星君干的,满山的梭柏木和桂花树全被弄到难天门去了,只要找到火红火红的凤凰,它就帮助桂娃报仇。眨眼之间菩萨不见了,而桂娃伸了伸腰,一下就长高了三尺;他的手一摸山石,整个岩壁都在摇动。桂娃感到很奇怪,也不知道从哪来的这大力气。于是,他爬山越 向后山走去。他爬了九九八十一座大山,翻过八八六十四条深 ,最后在一座峭壁半腰的岩窝里,找到了那对火红火红的凤凰。说来也怪,那对凤凰见到桂娃又是亲脸,又是拍见肩,亲热得像阿爸阿妈见到儿子一样。最后,两只凤凰各吐了一棵瓜子在桂娃手上,眨眼工夫就不见了。桂娃把瓜子拿了回来,在岩洞外挖了一个坑埋进去。

  第二天早晨一看,长出来两蔸瓜秧。一蔸矮得不到一尺,却结了个金黄色的葫芦瓜,那瓜长得黄里透红,足足有一个箩筐大。桂娃高兴地摘下来,做了个水葫芦,准备用来背水浇山,好让山山岭岭再长出树木。另一蔸的瓜秧长得高得没顶,直上蓝天;那瓜藤粗得像宝塔,几十抱才能合围。桂娃天天攀着瓜藤爬上去看,攀来 攀去都攀不到顶。一天,桂娃抱着瓜藤问道:“瓜藤啊瓜藤,你到底牵到哪里去了呢?”话刚讲完,就听到瓜藤道:“我牵到南天门了呢!”

  桂娃听到瓜藤牵到南天门,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想,菩萨不是说阿爸阿妈种的梭柏木和桂花树都在南天门吗?想到这里他急忙背着葫芦就往瓜藤上爬。不知道爬了多久,他带的那葫芦水先是一天喝三次,后来一天喝三口,再后来一天喝三滴,一直把箩筐一样大的满葫芦水喝光才爬到瓜藤顶端。仔细一看,真的到了南天门呢!他刚刚想跳下瓜藤走进南天门去,一眼看见胡子土地公公拄着拐杖把守着大门。桂娃只好躲在瓜藤下等机会,可左等右等,那该死的土地公公站在那里像个生根石头,一步也不离开。怎么办呢?这时,他发现南天门侧边也牵满了瓜藤,和这根瓜藤绞连在一起。桂娃就悄悄地解开身上的葫芦瓜,自己钻进去,双手从葫芦口伸出来,抓住牵进南天门的瓜藤,趁着风吹瓜叶摇动时,慢慢地从瓜叶爬进了南天门。后来,桂娃又在葫芦里等了好久, 好容易听到土地公公打着呼噜睡觉了,他才从葫芦里爬出来。脚刚落地,他就嗅到一股桂花香味。那是从一栋房子里冒出来的。桂娃正渴得要命,就一闪身钻进房中,只见里面放满了泡酒的桂花香汁。他咕嘟嘟地大喝了一顿,又装了满满一葫芦。走出房来,他又嗅到了梭柏木的香气。顺着那股香气走去,他找到放梭柏木的地方。桂娃爬过去,扛了一根最光最直的梭柏木出来,拔了一根瓜藤,把梭柏木捆好,就想从天上把木头掉下来。谁料,梭柏木的一头碰到了南天门的柱头,当啷一声,把睡得死死的土地公公惊醒了。土地公公见有生人就大喊起来。桂娃一惊,手上的梭柏木掉了下来。他的脚一滑,自己也从南天门跌到云雾之中。桂娃想,这下完了,从天上掉到地上,还不摔成肉酱?可是,他忽然觉得身子震动了一下,原来自己已经坐在两只凤凰身上。凤凰驮着他穿云破雾,安稳的落到了自家的土地上。两只凤凰向桂娃点头三下,又张开翅膀飞走了。桂娃朝着两只凤凰飞去的方向,连磕了三个头。

  桂娃磕罢头起来一看,岩洞门前新砌了一座高楼大屋,瓜藤不见了,在四周大山合拢的平地上,直麻麻地插着从天上掉下来的梭柏木。桂娃跑上去摸着梭柏木想,这树能活起来该多好啊。于是,他解开背上的葫芦,把桂花汁倒在梭柏木上。哪晓得水浇到哪里,哪里就坚硬起来,这根梭柏木一下子便成了宝玉一样的石柱了,这就是如今的独秀峰。

  桂娃本想把梭柏木浇活,哪晓得反浇成了石柱。心里很不高兴。他顺手把葫芦丢到地上。葫芦在地上一滚,口子里流出一滴水来。那水一落土,马上长出了一蔸桂花树苗。桂娃高兴得脸上开出了牡丹花。他急忙捧起葫芦一看,里面还有一大口水。他拿起葫芦,两脚像鼓槌擂鼓一样,跑上梭柏木便的独秀峰上,把葫芦里的桂花汁都含在嘴里,然后朝四方一喷。几天工夫,独秀峰周围的山山岭岭都长出了四季飘香的桂花树。从此,这里的梭柏木虽然不见了,桂花却越来越多。后来这里变成了一座风景美丽的城市,大家就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叫做桂林城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2

乌镇
地理位置:地处浙江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
必去理由:这个小家碧玉般静谧的江南小镇,没有周庄的名气,只有宁静、安详和让人感动的沧桑。白墙、青瓦、木隔扇、石板路、乌篷船、木雕、水阁、茶馆、深弄水巷,会把你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

第2个回答  2012-03-13

始建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