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面《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意为何解?

如题所述

苏东坡在黄州时,突然有一天诗性大发,于是创作了一首称赞佛陀的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是一首意境非常高的诗句,若不是对佛法有着非常搞的造诣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好的诗句。

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句自己开始反复吟诵,自己也觉得非常的满意,于是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佛印禅师。他心想要是佛印禅师看到他作的这首诗,一定会连连赞赏的。于是他就立刻把那首诗句抄录下来,用信封封好,叫过来用人让他把这封信送去归宗寺亲手教给佛印禅师。

黄州在长江北岸而归宗寺却在长江南岸,要到南岸的归宗寺就需要渡江的,那么我们就趁着佣人搭船过江的这段时间一起来研究一下这首诗句的内容。"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佛光照耀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的星球,才组成了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才能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钱世界,才能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才能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警示动人的诗句,更是诗句的中心,最为要紧的事.“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上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边能鼓动物情.”

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美好的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人,每逢遇到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会感到可不可知 为此而瓢瓢然!而遇讥讽诋毁,又怒形于色;可是遇到苦难和苦恼,心中又抑郁难安忧心忡忡。

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却有这么一个人,居然“八风”都难以触动他,这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所以才能能不被外界的事所摇动,庄严且安稳地盘坐在莲花台之上.这首诗是在在赞佛,同时也是暗含着作者有这非凡的意境:他可以跟佛陀一样,已经可以做到心能转物且不为物转的地步了.——苏东坡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这时候,佣人已经上了岸,他赶往庐山的归宗寺而去.佛印禅师接到信笺打开来,读到这首诗句,并没有苏东坡所料想的那样赞赏一番,又或是拍案叫绝,反倒是觉得应给刺激他一下,给他来个当头一棒。于是,他就在那首诗句的下方写上“放屁”两个醒目的大字,从新教给佣人让其带回黄州给苏东浦.

在黄州的苏东坡,从佣人前去以后,便自顾的沾沾自喜,在那里等待着用人的回复,他满心认为当佛印禅师看到了那首诗句时,必定会大大地赞赏一番的,所以他放下所的事一心等待用人能传来好的消息,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佣人带回来的消息,于是他便急切的问道:“佛印禅师看到都说了什么?”

佣人回答道:“他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在你的诗句下方写了几个字,就叫我把信笺拿回给您,我不识字,所以也不懂上面都写了些什么.”佣人说完,就把那封信笺交与苏东坡;

他打开信封,拿出诗信,看到了那首诗句的下方,写着“放屁”两字时,心中升起无名之火,火高犹如三千丈,怒气冲天!连声喊道“岂有此理?”于是他又仔细地品读推敲自己的诗句,可是不管他们么品读推敲就是找不到诗句的毛病出在哪里。

于是自顾自的埋怨 责怪佛印禅师道道:“我这么一首好诗,你却不懂得如何欣赏,竟把还把它当成放屁,还真是够糊涂的了!”所以他决定要亲自去找佛印禅师辩论一番,讨个说法,于是雇船过江,前往归宗寺。

苏东坡的船只向着南边前进,他端坐在船板之上,虽然这时的江面微风吹动,可是依然无法平息他那棹动的心,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没有办法像上次游赤壁时那样愉悦的心情,于是便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来到归宗寺,很是气愤地要找到佛印禅师,没想到佛印禅师早就已吩咐客堂的管事说道:“今天不予见客.”苏东坡听到不见客,犹如火上浇油一般,再也无法压住火气!他便不管不顾地直接跑到佛印禅师的禅室。

他看道禅室的门虚掩着,正准备举手敲门进入时,就发现门板面上贴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端端正正的写着: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他看到这两句,很快警觉了,心里默默地想到:“是我错了!” 那么,苏东坡究竟错在了那里呢?

佛印禅师那句话,就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部位任何嘲讽诋毁的事情所动容,那你为什么竟然被我那“放屁”两个字,就弄到气愤不已,以至于还要辛苦的过江而来找我想要个说法呢?”

这回苏东坡才深深感到惭愧,感叹一向自认为自己对于佛法都能够理解通透,却不曾想过只世理解是不够的,还缺少了真正的修行,当心境不够时就会像今天一样无法做到心情契合无波无澜,竟然和其他人并无两样。

研究学习佛法知识而不能运用知识 不去实践也是不行的!所以他当即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要将所有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的生活里全都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扩展资料

八风在佛教里是指“得、失、谤、扬、赞、嘲、忧、喜”八种影响人心境的情绪。人是情感动物,遇到“八风”纹丝不动几乎不可能,一生的修行也未必能做得到。有些人自认为自己“八风吹不动”,我觉得是过分自信和自大了。

人际交往中,经常能遇到趾高气扬的人,说起话来咄咄逼人,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也经常犯自以为是的毛病,甚至有时会出现无理狡三分的情况,做到心平气和与换位思考实在太难。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反思来看,人在争论当中之所以“声高”,除了修养不足之外,我觉得“声高”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自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缺乏自信。

修行不仅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行。知易行难,大家也许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也许想把得与失、荣与辱置之度外,但现实中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做点事就要求别人点赞,受到点打击就萎靡不振,取得点成绩就洋洋得意……

大家都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总是夜郎自大,骄傲自满,我们就会陷入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封闭境地,就会成为孤陋寡闻、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

满招损,谦受益。自大会使人们变得固执己见,自大还会导致各种偏见。自大的人往往按早已形成的习惯去做事,容易墨守成规。

我们要与时俱进,唯一的方法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修行到老。我们需要的是“空杯心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学会放空自己,放得越空,收获就会越多。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我们要看到差距;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不失信心,这便是成熟和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那根本不是佛经里的句子。而是佛印禅师,对苏东坡说的。
苏东坡是佛教大居士,修行有点境界。但他也有点傲慢,自认为修行很高。

苏东坡说:“八风吹不动”。
意思是说:他自己的修行,已经到了不被贪心,恨心,嫉妒心等八风,所不可动摇的程度了。

于是,佛印禅师给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江对面的苏东坡那里。
信中说:“放屁”。对苏东坡,大加贬低。实际是禅师故意的。

苏东坡读过信后,很不高兴,也就是被八风吹动,于是立即过江。
禅师哈哈大笑说:既然八风吹不动,怎么一屁过江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8
“八风”指的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影响人的情绪。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是禅宗公案的一个故事,不是佛经,
苏东坡当年认为自己修行了得,于是写下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寄给了佛印禅师,佛印看后,写了一个字”屁“回寄给苏东坡,苏东坡很气愤便过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大笑,说到,你还八风吹不动呢,一个屁,你就吹过来了。
苏东坡顿时很惭愧。
第3个回答  2012-03-18
楼主这个缩头大乌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