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那么快超越欧洲老牌工业国,石油是很大助力吧

如题所述

美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是在特定的资源、技术和经济环境中进行的。这些因素为美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历史机遇,同时,美国当时的产业政策也为其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1. 丰富的自然资源
恩格尔曼和索科洛夫认为,美国是一个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矿物、煤炭、未开垦的森林和林地等自然资源,可以为食品、皮革、纺织、木材加工、金属器皿和机械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能源。Abramovitz和David[4]则认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由于食物在消费者支出和GDP中占较大比重,农业资源是全部生产投入的重要部分。因此,初级原料的供给对于支撑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非常重要。丰富的自然资源直接带动了农业、渔业、林业和采矿业的快速发展。例如,1913年,美国的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是1859年的4.3倍和2.7倍,棉花产量是1860年的3.3倍,烟煤和无烟煤产量是1864年的41.9倍和7.0倍,原油和铁矿石产量分别是1860年的494.4倍和21.6倍。丰富的自然资源还通过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和消费品,带动了市场的扩张和下游产业的发展。沙伊贝等[8]认为,“从南北战争结束到1910年,资源基础又有了惊人的扩大。新来的移民向广大西部地区进军,新的铁路线把全国的经济连结在一起,并把新的资源基地同遥远的市场连结起来。提炼石油和水利发电之类的新技术扩大了国家利用资源的潜力”。1880—1929年,美国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国,廉价的初级原料供应是其比较优势的基础。1913年,在14种主要矿产品中,美国有12种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他两种居世界第二,其中,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石油占65%,铜占56%,磷酸盐占43%,煤占39%[9]。
2. 广阔的国内市场
美国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本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790年,建国之初的美国仅有人口392.9万人,到1870年国土扩张规模接近极限时,美国人口达到将近4 000万人,已超过大多数欧洲国家 (仅次于俄国) [10]。1910年,美国人口达到9 197.2万人,1915年超过1亿人。国外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1840—1914年,有2 400万移民来到美国,截至1910年,美国人口中有一半是1790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的后代。由于移民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因而大规模的移民使得1860—1910年间美国劳动人口的增速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速[6]。Hirschman和Mogford[11]对1880—1920年大移民时代移民及其后代对美国劳动人口增长和产业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移民在大城市中不成比例的聚居意味着他们成为美国产业劳动力的主体,1920年,制造业工人的一半以上是由移民及其后代构成,如果算上第三代则超过2/3。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源于人口规模,而且取决于人口的购买力。贾根良[12]认为,不同于英国存在一个贵族阶层,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拥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收入分配更均等,且制造业的收入水平也更高。此外,美国几乎不存在人为的贸易壁垒,横跨美国大陆的强大交通网络贯通之后,巨大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整体。恩格尔曼和索科洛夫认为,人口的增长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使得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降低了运输和沟通的交易成本,为企业发挥规模经济和实现扩张提供了基础。此外,欧洲移民还为美国带来了欧洲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新工具和新技术。Williamson认为,如果没有移民美国的经济仍然会增长,但增速可能会低很多。
3. 技术变革的时间窗口期
创新不是以一种连续的方式进行分配而是蜂聚在某些时间段,创新的蜂聚会引发“技术革命”现象并进而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时间为54年到60年的“长波”,即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14]。每一次长波周期都有相应的技术和组织创新集群,并在核心投入、支柱部门和主导部门、交通运输和通讯基础设施,以及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发生变革。Bresnahan和Trajtenberg[15]使用通用目的技术概括长波周期或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 中的核心技术。他们认为,如果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涉及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通用目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简称GPT) 与特定目的技术 (Specific Technology,简称ST) 。通用目的技术涉及范围广,对经济的影响深远,代表着能够改变居家生活和企业商业行为的变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广泛性,通用目的技术能够扩散至大部分领域。 (2) 改进性,通用目的技术能够随着时间而改进,从而持续降低其用户的成本。 (3) 创新增殖性,通用目的技术能够使得发明和生产新的产品或过程变得更容易。可见,通用目的技术能够对经济和产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工业化强国是伴随着以棉花、铁和水力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强国的时期正处于第二次和第三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时期,随着蒸汽机效率和高压强锅炉安全性的不断提高,以及煤炭开采量的持续增长,能源结构实现了从依赖风力、水力,以及人力和畜力向蒸汽、电力等其他新形式能源的转变[16]。铁路是第二次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中美国的支柱部门[17],1860年,美国的铁路里程为30 000英里,到1890年又修筑了140 000英里,1916年总长达到250 000英里,运量从1859年的26亿吨增加到1890年的800亿吨,到1910年运量又增加了3倍[7]。电报和电话先后发明、完善并投入商用,其中,电报从1851年开始在铁路上推广使用。里夫金认为[18],每一种伟大的经济范式都要具备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机制这三个要素,能源、交通和通信的革命在美国工业崛起的时期实现了交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