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具有高洁品质名人的故事

古代具有高洁品质名人的故事

1,有一回,有人送王安石两件古物:古镜和宝砚。

他看了以后,问道:“这镜子和砚台有何用处?”对方回答说:“这镜面光滑透明,不但近照人影一致,且可远照两百里的景物;还有这砚台石质又细又密,只要呵一口气,就能得水磨墨。”

他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两件都算是稀奇宝物,但对我而言却没有什么用处。吾面不及碟子大,哪要什么能照两百里的古镜?再说我有个习惯:写字前必先取水磨墨。你这砚台就算能呵得一担水来又如何?”说完后就把古镜和砚台还给对方了。

2,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等他富有后让他返回了家乡。

3,据传当年海瑞在浙江淳安当知县的时候,穷得必须要依靠自己种菜自给,当然更舍不得吃肉。有次海瑞的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两斤肉,这个事情传到了总督胡宗宪的耳朵里,第二天,总督就发布新闻说:昨天听说海瑞给老母过生日了,还买了两斤肉!

传说还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此地,接待人员按海瑞规定的标准为其提供食宿,这与一路走来远接高迎、大吃大喝外加红包的风光大相径庭,胡公子一怒之下把负责接待的驿吏捆绑倒挂起来,鞭打训斥。

海瑞得知消息,马上带人把这个气焰嚣张的胡公子抓了起来,然后面容严肃地对众人说:“胡总督为官堂堂正正,他一直教育属下不要铺张浪费。现在这个人行装奢侈,一定不是胡总督的儿子。”下令将他胖揍一顿,关进大牢,并没收了他搜刮来的数千两银子,充入国库。

之后,他又提笔给胡总督写了一封信,说您向来最重操守,对子女以及身边的人看管得很严,现在有这么一个人竟然敢冒充您的公子,在这里混吃混喝,胡作非为,我已经把他拿下,想跟您核对一下,并请求指示。弄得胡总督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打掉牙往肚里咽,不了了之。

4,有一个国舅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贪脏枉法,收受贿赂,无恶不作,赌博更是他的最爱。这个贪官被包公知道了,他要为民除害,把国舅抓了起来,押回府第。

起初,国舅还很不在乎,可当他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包拯之后,嚣张的气陷马上不见踪影,跪在地上求饶,并邀请包拯到府中一次,说是自首,其实是想贿赂包拯,但包拯并不知道,还是取了一次国舅府,到了国舅府,国舅亲自出来迎接,和蔼可亲,全无平时凶恶的样子。

国舅与包公坐在花园的石凳上闲聊,聊包公的琐事。包公感到很纳闷,聊了一会儿,国舅抬出几只箱子,指着箱子说:“这是一点小意思,请你笑纳。”包拯打开奇怪的箱子,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暗想:莫非国舅不是自首,是想贿赂本官,但还不露声色的对国舅说:“小人不明白国舅爷的意思。”国舅爷见包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直言到:“包大人,只要你放过我,不查下去。”他顿了顿,撇了一眼包拯.

继续说道:“这些银子就全归你所有,另外还有酬谢,金银任你选,姑娘任你挑,包夫人我一定让她吃好住好,养的白白胖胖,少了一根汗毛,你找我算帐,荣华富贵永享不尽。你说怎么样?”国舅爷以为包拯一定受不了这种诱惑,满口答应,但包拯的回答让他出乎意料。

“国舅,做官只为民,不为财,您说要自首,现在看不是。”说完,包拯大步走出国舅府,回去后秉公处理。

5,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

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

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忙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

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1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南京右都御史海瑞死了。
南京佥都御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穿的衣服也很不像样,连穷书生都不太会穿得这样寒酸。海瑞没有儿子,佥都御史就承担起丧葬事宜。他翻检海瑞的遗物时,只找到十来两银子。佥都御史当时就掉下了眼泪,在同僚里凑份子给海瑞下葬。

有人见了这个场面,写诗说:“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还有一位御史当年受过海瑞的整治,恨海瑞恨得入骨。海瑞死后,此人到海瑞家里一看,怅然落泪,说了一句话:“回吾怨恨之心矣。”
这真是一个清官,而且是整个大明朝最有名的一个清官。明朝官员的俸禄非常低,海瑞当县令时,月薪只有七八石大米,而且还不能全额发放。即便全额发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也不过一千元出头。别的县令有灰色收入,不指着工资过日子;海瑞什么灰色收入都不要,就结结实实地拿这份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海瑞还曾经辞过职,赋闲在家。这段时间,连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也断了,他就靠给人写墓志铭之类的文章维持生活。
他不光自己不要灰色收入,还要求下属也不要。他当淳安县令的时候,就把下属的各种津贴都取消了,同时严禁收取陋规。为了生计,他允许下属们找时间外出打工,或者做点儿小本买卖贴补家用。他自己以身作则,在家属院旁边弄了块菜地,没事了就去种菜。
光靠这点儿工资生活,再加上几捆菜,海瑞的窘迫可想而知。他第一次进京汇报工作的时候,连一身穿得出去的官服都没有。他的朋友批评他:不管怎么穷,也不能这个样子见人嘛。海瑞这才一咬牙买了块黄布,做了套官服。海瑞母亲过七十大寿,作为一名孝子,海瑞买了两斤肉。这太罕见了,以至于浙江总督第二天逢人便讲:“昨天海县令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两斤肉!”
这样一个大清官自然得到了群众的爱戴。海瑞出葬的时候,南京市民罢市,穿着白衣白帽的人挤满了江边。流着眼泪祭奠他的人“百里不绝”。朝廷也很给面子,赠了他太子太保的荣誉,还送了他一个“忠介”的谥号。
然而,这样一位声名显赫、备极哀荣的清官却是在孤独中满怀怨恨地死去的。

在死前的一年,73岁的海瑞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就给皇帝写了一份奏疏。这份奏疏类似于他的“尸谏”,写得毫无顾忌:陛下励精图治,但是国家却没变好,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对官吏的刑罚太轻了。大臣们说什么朝廷对士大夫要以礼相待——对他们以礼相待,那又拿什么对待无辜的百姓?
这位大明朝头号清官提出了凶狠的建议:恢复太祖洪武帝的规矩,枉法80贯者的一律绞死,贪官污吏剥皮囊草!
这份恶狠狠的奏疏背后,是海瑞几十年的怨恨—对官僚集团的怨恨。而他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员。
海瑞担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时,处理过一种叫“应票”的东西。南京官员到商店里买东西,往往不付钱,而是直接给商家打白条,这个白条就叫“应票”。理论上说,日后官府有钱了要兑现应票;但实际上,它们从没被兑现过。
海瑞是个清官,名声在外。所以他一上任,商家就送来了三百多张应票,希望海大人主持公道。海瑞拿着一厚沓子白条,大吃一惊。经过调查以后,海瑞更加吃惊了:各级官府开出的应票远远不止此数。商家曾经向官府缴上很多应票,要求兑现,结果不但没有兑现,连应票都干脆被没收了。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海瑞勃然大怒,发了一个告示,洋洋洒洒地痛斥道:我收到了兵马司的应票89张,其他衙门的应票220张。这还都是漏下的,其他被收缴的应票还不知道有多少。你们兵马司不算什么大官,“也做了一个狼之贪、虎之猛,以小民膏血迎合上官”,又成了个贪赃枉法的老手!他质问道:大明祖制和律法里,哪一条规定了官员可以开白条?
接着,海瑞在告示里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做百姓不可做刁顽不听法度的百姓,亦不可做软弱听人打、听人杀而不言的百姓!”这句话在几百年后听来仍旧让人凛然。
“虎狼”,这就是海瑞对大明朝官僚集团的评价。十几年前,他在给皇帝的奏疏里也曾这么说过:“我担任应天巡抚才几个月,收到的‘乡官夺产’的诉讼竟有几万件。他们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虎狼,百姓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肥肉。”
而他也有对付虎狼的武器,那就是祖制。
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制度,官员不能打白条、不能霸占民田、不能行贿受贿;但是在现实中,大明朝的官员就是在打白条,就是在霸占民田,就是在行贿受贿。在海瑞看来,祖制如此完美,而现实如此黑暗,其原因就是大家不遵守祖制。
所以,海瑞所到之处,总是把祖制挂在嘴上,要求大家一丝不苟地执行。他在南京当官时,有位御史在家里叫堂会,请了一群戏子演戏。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海瑞知道后,居然要当众杖责这位御史。官员们大惊失色,苦苦恳求。但是海瑞不为所动,理由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就是如此。

此时距明朝开国已经两百多年,祖制虽然享有宪法一样的崇高地位,但是在执行中,它早就被众人抛在脑后。偏偏海瑞把它挂在嘴上,从而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别人没法还嘴,但可以孤立他。海瑞在官场上的人缘是相当差的。一个太监就对皇帝说过:“这个人(海瑞)脾气极其乖戾,朝臣没有不讨厌他的。我都看不到有人肯和他说话。”
当然,由于海瑞的道德人格,他也拥有一些仰慕者。但是,就连这些仰慕者大多也认为他那套行不通。其中一位说:海瑞品格高尚,确实无人可及。但他要是掌了大权,“吾不知其竟何如也”。还有一位也夸海瑞:“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素,真是铮铮一汉子!”然而他话锋一转,又说海瑞执政终究会坏了国家大事。
正像这两位仰慕者所担忧的那样,海瑞一生除暴扶弱、立志于恢复旧道德,却最终成了悲剧人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01
曾子杀猪,讲诚信 包拯为官清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