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有多处文字用通感手法将无形的音乐化作有形的画面,请选取

如题所述

  琵琶行等,诗比较好,有想象的空间.
  嘈嘈切切错杂弹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序曲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音乐的时代……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描绘音乐之美的作品不少,天才的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向我们创造了一个金碧辉煌、光彩奇夺目的艺术境界.使这听之有声、视之无形的音乐之美,跨越时空的界限,流芳千古、泽遗后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们不妨在这一组宏伟的交响乐中撷取几首,再领略一下这其中的韵味.
  第一乐章: 琵琶声中的出怨
  ——白香山的江上琵琶
  元和十年(815)六月,李师道派人前来主持平定藩镇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虽然身非谏官,但还是首先上书切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遭到政敌的残害,被贬为江司马.正如他自己所说:“妨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创伤.此诗作于被贬江州的次年秋.诗人历经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后,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恰巧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相遇;听了他很有感情的弹奏,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奔涌而出,谱写了这一曲千古绝唱.诗人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之感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琵琶女以抒发幽愤.进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琵琶行》最为突出成就,在于对音乐的描写.作者是如何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呢?他运用了四种手法:
  一是多方设喻.
  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急语”喻大弦繁音粗节,“秋语”喻小弦的细碎绵密,珠落玉盘喻乐声的和谐悦耳清脆怡人,花下莺语喻乐声的流转和宛,冰下泉流喻乐声的幽咽若凝.把美妙重复的旋律和节奏表现的鲜明可感.
  二是以声传情.
  把琵琶声的变化与弹奏者和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声情交融.诗中,那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幽咽的音调中,含蕴着琵琶女或欢乐或忧愁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而且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与听者构成感情交流的媒介.演奏者曲中传情,听者闻曲动情.构成曲调中有情、“倾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情”、“满座重闻皆掩泣”.却让人感到乐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象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不仅使所描写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也有助于诗歌主题的深化.
  三是虚中见实.
  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都是无声衬托有声,用休止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果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的运用.这种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特点,和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有异曲同功之妙.
  四是巧用动词.
  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演奏者纯熟的指法中的“拨、拢、捻、抹、挑“的动词,准确的表现了琵琶女演奏动作的变化有度,把多变指法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读者对琵琶女娴望的弹奏技艺的印象,更使音乐形象具体化.
  白居易是位大诗人,平生写了三千多首诗,精于乐理,对演奏技巧有独特的体会.他通晓琵琶、笙、筝、筚篥、琴、箜篌等乐器,对民间音乐和外国音乐都有研究.他特别喜欢演奏七弦琴.他说过“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自弄还自罢,亦不爱人听”.颇有点乐此不疲.在写《琵琶行》之前,就多次描写过弦索乐的弹奏.如“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第三第四弦冷冷,夜鹤忆子笼中鸣.”(《五弦弹》).这种描写使人想起《琵琶行》那段最精彩的文字.此外如《听李士良琵琶》、《琵琶》、《听琵琶伎弹略略》等,都说明他接触过琵琶演奏.佳句传神,绝非偶然.因而写出了极品《琵琶行》,这种对音乐形象的描写,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只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坛上,都是十分杰出的.所以方扶南的《李长吉诗集批注》说其为“摹写声音之至文”.
  第二乐章: 琴声中的潜意识
  ——韩愈《听颖师弹琴》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有一首著名的描写音乐的诗“听教师弹琴”.此篇最能反映韩诗的风格“奇崛险怪“.这篇“摹写声音之至文”,曾引起过笔墨官司,文忠公(欧阳修)以为所非琴而为琵琶,宋人蔡攸、许彦周(《西清诗话》、《彦周诗话》)却以为是琴诗,并誉之曰:“退之深得其趣”,“善琴者此数声最难工”.
  我们也认为此篇的确为听琴,而且听出了、也描绘出了琴声之妙.这琴声中也传达出了作者当时的共鸣潜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