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口县属于哪个市

四川省营口县属于哪个市

营口市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辽东湾,与锦州、葫芦岛隔海相望;北与大洼、海城为邻;东与岫岩、庄河接壤;南与瓦房店、普兰店相连。营口南接大连,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中国七大水系之一的大辽河从里注入渤海。
营口是辽宁省管辖的地级市,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公里,近海难涂16万多亩。
中文名
营口县
地 址
辽东半岛西北部
面 积
5402平方公里
海岸线
长96公里
目录
1 行政区划
2 人口
3 气候与灌溉
4 历史背景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营口市辖四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两市(大石桥市、盖州市),41个建制镇(其中老边区4个、大石桥市15个、盖州市22个),14个乡(盖州市),27个街道办事处(站前区7个、西市区7个、老边区2个、鲅鱼圈区4个、盖州市2个、大石桥市5个),14个国有农场,929个行政村。
  营口市面积4970平方千米,人口230万人(2004年)。邮政编码115000。
  站前区 面积 7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115002(115001、115002、115003均为站前区区号)。
  西市区 面积 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115004。区人民政府驻渤海大街西60号。
  鲅鱼圈区 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115007。区人民政府驻钱塘江路15号。
  老边区 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115005。区人民政府驻龙山大街54号。
  大石桥市 面积1379平方千米,人口72万。邮政编码115100。市人民政府驻青花街道振兴社区。
  盖州市 面积2928平方千米,人口73万。邮政编码115200。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507px; top: 138px; z-index: -8125676;">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营口县地理位置

人口
编辑
市域总人口2229139人,其中站前区260071人,西市区159904人,老边区123418人,鲅鱼圈区103525人,大石桥市705285人,盖州市876936人,城市化水平为38.58%。

气候与灌溉
编辑
营口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营口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在3月中旬,终日在11月中旬,时间为245—249天,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中旬,时间为160—180天。这说明农作物生长期和喜温作物活跃期都比较长。

历史背景
编辑
营口战国时期属燕国,秦属辽东郡。公元前195年,西汉在辽东郡置18个县,营口地区南部设平郭县,北部置安市县。据《奉天通志》记载文县和房县亦在营口地区(但其今址尚难定论)。
  三国时称营口为辽口,东晋时叫历林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营口地区先后被汉族的公孙政权、鲜卑族的慕容政权和高句丽政权统治过。平郭县和安市县置而不废,文县(东汉改为汶县)于公元240年被曹魏政权迁至齐郡(今山东省境),房县改属辽东属国。后燕政权于公元385年将平州治所迁到平郭县。
  唐末,北方先后有契丹、女真、蒙古3个民族政权更迭,并在营口市境内设置地方政权。辽将渤海国的一些州县迁到营口地域内,在今熊岳镇设卢州领熊岳县,在今汤池镇置铁州领汤池县,耀州领岩渊县,归州领归胜县,另设曷苏馆大王府和辰州领建安县。金将辰州改为盖州,领建安、熊岳、汤池三县,余州撤废。同时,设女真人的别里买、本得山、按春和曷苏馆4个猛安,猛安下置若干谋克。金在境内只设盖州领建安县,余皆撤废。
  明废州县改设卫所,营口境内南部属盖州卫,北部隶海州卫。营口时称梁房口。1621年,后金占据营口地区,以耀州(今大石桥镇北岳州村)为中心屯兵镇守。1644年清朝对汉人和满人分别治理。营口地区北部置海城县,南部设盖平县以治理汉人;在熊岳设副都统管辖辽东半岛各地满人;又在熊岳、盖平、牛庄设防守尉或城防尉管理八旗事务。清政府为“龙兴之地”不致荒芜,于1651年(顺治八年)从山东招民到营口境内。1688年,清政府安置巴尔虎蒙古人在营口一带游牧。巴尔虎人以窝棚为居室,窝棚相连,状似军营,因名营子。营口的潮沟在潮退时沟水干涸,潮进时沟没于水,故称没沟营。
  1861年5月24日,营口代替牛庄成为东三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1866年,清政府在营口设置奉锦山海关兵备道;1867年1月设营口海防同知厅,负责海疆治安。1909年,清政府设置营口直隶厅,将原属海城县的3个乡、盖平县的1个乡划归营口直隶厅管辖。1913年,将营口直隶厅改称营口县,所属区域南至蓝旗,东至大石桥,西至渤海,北至大洼。
  1914年民国政府将南路观察使改称辽沈道,辽沈道管辖营口、盖平、海城、辽阳、沈阳、铁岭、开原、镇安(今黑山县)、北镇、新民、锦县、锦西、兴城、绥中、盘山、台安、义县、彰武、东丰(今属吉林省)、西丰、西安(今吉林省辽源市)和辽中22个县。1923年,在营口商埠区设立市政公所。1931年9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营口沦为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15日光复)。1938年5月日伪将营口县改称营口市,下设8个区。
  1948年营口解放。1958年11月,盖平县、营口县、盘山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66年1月,盘山县划归盘锦垦区管辖,6月,盖县,营口县划归辽南专署管辖。1968年5月,盖县、营口县、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73年,海城县划归鞍山市管理。1975年11月,盘山县、大洼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85年1月,盘山县、大洼县划归盘锦市管辖。至此,营口市共辖盖县、营口县及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和鲅鱼圈区。1992年11月,盖县改称盖州市(县)、营口县改称大石桥市(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