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泰戈尔的抒情散文诗 不要太长

例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1、《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偶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作者】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4.《永恒的爱情》

【作者】泰戈尔

我以数不清的方式爱你

我的痴心永远为你编织歌之花环

亲爱的,接受我的奉献

世世代代以各种方式挂在你的胸前

我听过的许多古老爱情的故事

充满聚首的欢乐和离别的悲郁

纵观无始的往昔

我看见你像永世难忘的北斗

穿透岁月的黑暗

姗姗来到我的面前

从洪荒时代的心源出发

你我泛舟顺流而下

你我在亿万爱侣中间嬉戏

分离时辛酸的眼泪和团圆时甜蜜的羞涩里

古老的爱情孕育了新意

陈腐的爱情而今化为你脚下的灰尘

一切心灵的爱欲、悲喜

一切爱情传说,历史诗人写的恋歌歌词

全部融合在你我新型的爱情里

扩展资料:

徐志摩作品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   

《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泰戈尔作品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流萤集》(1928),《园丁集》(1913)《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

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

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

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时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短篇金香木花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志摩

人民网-阅读泰戈尔,想想中国文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6

1、《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半夜深巷琵琵》

【作者】徐志摩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

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

像一阵惨雨,

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

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阿,半轮的残月,

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

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3、《雪花的快乐》

【作者】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4、《生如夏花》

【作者】泰戈尔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

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

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5、《永恒的爱情》

【作者】泰戈尔

我以数不清的方式爱你

我的痴心永远为你编织歌之花环

亲爱的,接受我的奉献

世世代代以各种方式挂在你的胸前

我听过的许多古老爱情的故事

充满聚首的欢乐和离别的悲郁

纵观无始的往昔

我看见你像永世难忘的北斗

穿透岁月的黑暗

姗姗来到我的面前

从洪荒时代的心源出发

你我泛舟顺流而下

你我在亿万爱侣中间嬉戏

分离时辛酸的眼泪和团圆时甜蜜的羞涩里

古老的爱情孕育了新意

陈腐的爱情而今化为你脚下的灰尘

一切心灵的爱欲、悲喜

一切爱情传说,历史诗人写的恋歌歌词

全部融合在你我新型的爱情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3

1.《云游》

作者:徐志摩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2.《偶 然》

作者: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3.《残春》

作者:徐志摩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

4.《生如夏花》

作者:泰戈尔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轻狂不知疲倦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5.《召 唤》

作者:泰戈尔

现在,夜间也是黑漆漆的,我唤她道:“回来,我的宝贝;世界都在沉睡,当星星互相凝视的时候,你来一会儿是没有人会知道的。”

她走的时候,树木正在萌芽,春光刚刚来到。

现在花已盛开,我唤道:“回来,我的宝贝。孩子们漫不经心地在游戏,把花聚在一起,又把它们散开。你如走来,拿一朵小花去,没有人会发觉的。”

常常在游戏的那些人,仍然还在那里游戏,生命总是如此地浪费。

我静听他们的空谈,便唤道:“回来,我的宝贝,妈妈的心里充满着爱,你如走来,仅仅从她那里接一个小小的吻,没有人会妒忌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1-11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1-22
泰戈尔(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 ,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01年,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21年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05年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于1907年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他始终关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运,支持人类的正义事业。

创作 在长达近70年的创作活动中,泰戈尔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大量关于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还创作了1500余幅画和2000余首歌曲,其中1首为印度国歌。
13岁以后 ,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 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20世纪初泰戈尔遭遇到个人生活的不幸,丧偶、丧女、丧父的悲痛与伤感在诗集《回忆》、《儿童》和《渡船》中有真实记录。他另有两部长篇小说《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长篇小说《戈拉》发表,它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 。这期间还写了象征剧《国王》和《邮局》及讽刺剧《顽固堡垒》。1910年,孟加拉文诗集《吉檀迦利》出版 ,后泰戈尔旅居伦敦时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的部分诗作译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进入另一创作高潮,发表诗歌《歌之花环》、《颂歌》、《白鹤》、《逃避》,中长篇小说《四个人》与《家庭与世界》。20世纪20 年代泰戈尔仍坚持写作,发表剧本《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长篇小说《纠纷》、《最后的诗篇》及一些诗作。30年代他又陆续出版长篇小说《两姐妹》、《花圃》、《四章》;戏剧《时代的车轮》、《纸牌王国》 ;诗集《再一次》、《边缘集》和政治抒情诗《礼佛》等。1941年4月 ,他写下最后遗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机》,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控诉,表达了对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

《泰戈尔作品集》中译本

思想发展与艺术成就 泰戈尔生逢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印度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但他世界观最基本最核心部分还是印度传统的泛神论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缤纷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观念。他对神的虔诚是和对生活、国家与人民的爱融合在一起的。但这使他的诗歌也蒙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另外,他提倡东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质文明。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满了矛盾而表现在创作上。综观泰戈尔一生思想和创作发展 ,可大体分3个阶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后,他积极参加反英政治活动,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提倡印度民族大团结。②隐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爱国主义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内容强的诗歌被带有神秘意味的诗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诗歌的影响,宣扬的是爱与和谐。③从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开始直至逝世,他又开始关心政治,积极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作品的内容又充满了政治激情,视野也开阔了,对世界和人类都十分关心 。可以说 ,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菩萨慈眉”,也有“金刚怒目”。他的诗歌受印度古典文学、西方诗歌和孟加拉民间抒情诗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自由诗和散文诗;他的小说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又有创新,特别是把诗情画意融入其中,形成独特风格。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一贯强调印中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发表谈话,抨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行动。1924年,他访问中国,回国发表了《在中国的谈话》。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他屡次发表公开信、谈话和诗篇,斥责日本帝国主义,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中国作家郭沫若、郑振铎、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创作,大多受过他的影响。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几十年来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译本和评介著作为数很多。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

参考资料:百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