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的修辞手法

急需观沧海的修辞方法,勾画什么的景象,书法怎样的豪迈情怀

观沧海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

《观沧海》这首诗诗人运用奇特的想像,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对场景的完整描述,它没有直接表达感情,但读整首诗,它仍然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深藏的感情。通过诗人的生动的描述湍流,吞咽太阳和月亮,读者似乎看到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和战略家,难以统一的国家伟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触摸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和战略家,在典型环境中,流动的思想和感情。

绘画部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形象,简单而饱满,丰富而不琐碎,像一幅线条粗犷的炭笔画。特别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海的形象,而且赋予了海的性格。句子梗概,也句子抒情诗。

它既表达了大海,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诗人并不满足于塑造大海的形象,而是试图通过形象来表现大海深沉、汹涌的性格。大海是没有生命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有一种性格。这是对大海更真实、更深刻的反映。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速写,更是一篇抒情诗,出自海前的场景和他的志向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出现在诗的结尾。它的感情很大胆,但思想很含蓄。

不仅场景交融,而且场景中理性、情感的结合。因为它是含蓄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更能发人深省。在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邃饱满,雄浑有力,“似游言老将,气宇轩秀”,这一点在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整首诗的语气苍凉而豪放,也是简安风格的代表作。整首诗语言朴实,想象力丰富,气势磅礴,苍凉庄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0

《观沧海》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和夸张:

1、对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夸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创作四言诗。诗歌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1-19
用了虚实结合的修辞手法,勾画了大海的雄伟,广阔.抒发了诗人有着博大的胸怀,要和大海一样,包罗万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10
修辞 是 对偶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说明。 本句诗歌用的 记叙。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第4个回答  2018-11-09
用了虚实结合的修辞手法,勾画了大海的雄伟,广阔.抒发了诗人有着博大的胸怀,要和大海一样,包罗万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