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那些著名女诗人

如题所述

1、顾太清(1799—1876年),名春,字梅仙,又字子春,号太清,晚年别号云槎外史。满族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为雍正乾隆两朝重臣鄂尔泰之侄重孙女。后改姓顾,嫁给乾隆皇帝第五子荣亲王永琪之孙贝勒奕绘为侧室。

顾太清高雅贤淑,聪慧多才,擅长诗词,兼通绘画、音乐和书法。著有诗集《天游阁集》、词集《东海渔歌》和小说《红楼梦影》等著作。另著戏剧等佳作,惜已失传。

2、李因,明末清初的女诗人、画家李因生平最喜画山水图,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颇有唐朝中期的韵味。

李因出生于1610年,也就是明万历皇帝三十八年。小时候的李因十分喜爱读书,不像一般的女孩子那样,爱好梳妆打扮。她依靠自学成才,在当地颇有名望。后来因家道中落,她沦为了江浙一代的名妓。

3、苏世璋,字文圭,清漳州府海澄县八都(今福建省龙海市虎渡村岭头社)人。提督苏明良五女。生于雍正初年(1723年),16岁嫁一等海澄公黄仕简为妻。定居漳州府城公府街(今芗城区政府大院)。卒于乾隆末年(1795年),诰封公爵夫人。

著有《瑞圃诗钞》二卷,已佚。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蔡殿齐编《国朝闺阁诗钞》录存十一首。

4、吴荔娘(1787-1802)字绛卿,莆田仙游人,青阳秀才陈蔚侧室。清代女诗人,随园女弟子。幼敏慧,有洁癖,早卒,卒年16岁。

蔚哭诗曰:“尘满妆台镜影虚,伤心犹记汝来初。晨窗劈纸争临帖,旅夜焚香伴读书。辛苦追随千里外,等闲欢笑一年余。钿函剩有《兰陂稿》,吟向秋风泪湿裙。”又题《兰陂剩稿》曰:“剩稿残笺不忍看,偶吟佳句泪兰干。埋香葬玉寻常事,闺阁能诗再得难。”

5、纪映淮(1617~1691?)明末清初女诗人。字冒绿,小字阿男,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纪映钟之妹,莒州杜李室,其夫抗清被戮,映淮守寡以终,著有《真冷堂词》。

纪映淮性情贞静,通经史,尤工韵语,与侄女松实,俱有诗誉。纪映淮的公爹杜其初系莒州进士,明崇祯年间任绍兴知府,适纪氏全家客居绍兴,与杜氏交往甚密。其初有子名杜李,十四岁入莒泮,入庠后随父任。

杜李与纪映淮同庚,且有诗才,纪氏父子见而慕之,遂以映淮嫁之。婚后夫妇联韵,琴瑟谐美。崇祯十年许,杜家归莒。翌年,纪映淮生一子。崇祯十三年杜其初病逝,至此家道日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徐灿,字明深,浙江杭州人
方维仪,字仲贤,江南桐城人
纪映淮,字阿男,江南江宁人
章有湘,字玉筐,江南华亭人
钱凤纶,字云仪,浙江钱塘人
钱敬淑,字师令,江南江宁人
吴琪,字蕊仙,江南长洲人。寡居皈依佛门
侯怀风,字方琬,字宛玉,福建莆田人
若英,江南嘉定人
倪仁吉,浙江义乌人,工山水,尝以竹自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9
陈子龙(卧子)、云间派(李雯、宋征舆、夏完淳等)、西泠派(陆圻、毛先舒、丁澎等)明诗一脉,清初自钱牧斋以丽才博识,首开清诗风气,与之并称的吴梅村,龚芝麓才力具大,皆非俗手,顺康诗坛,主要有降清在朝和遗民两派,(两派作家大多是互通声气的),除了降清的三大家之外,一时作手辈出,尤以遗民作家为著(中国遗民诗的出色,我有时在想这是不是和中国诗歌本原上的遗民气质有关),如顾炎武(亭林),吴嘉纪(野人),杜浚(于皇),钱澄之(田间),屈大均等等。年齿稍晚,有著名的南朱(彝尊)北王(士正),南施(闰章)北宋(琬),南查(慎行)北赵(执信)成就皆高。
在朱彝尊等人的倡导下,宗宋之风,逐渐在江浙盛行,而在乾隆时期蔚为大观,乾嘉名家以江浙为盛,而其脉络大致分四宗:延承明七子复古一脉的沈德潜格调说(与七子之学有大区别);宗宋的秀水派、浙派(肌理说有名无实),黎简羽翼秀水派;强调性灵的袁枚、赵翼、张问陶;另有一些相对边缘的独立的创作者如绮丽的黄仲则、诗风险怪的胡天游、王昙(源于秀水派)、舒位(源于性灵派)。
嘉道咸同过度时期,除了龚定厂,魏默深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陈沆、程恩泽和郑珍三位。。
第3个回答  2020-05-08
顾太清,沈宛,如松继福晋佟佳氏,贺双卿
第4个回答  2007-11-04
李清照是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