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与中国在新疆又发生了什么冲突吗

据说,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与中国又在新疆大打出手,兵戎相见.并且,结果是苏联取胜.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

1969年我军巡逻队被苏联伏击,38人全部牺牲!
2008-07-19 23:581969年8月10日,北疆军区副司令员任书田到塔城军分区检查工作,塔城军分区政委王新光汇报工作时谈到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的轰鸣声,苏军是否有什么阴谋?任书田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起红旗,这是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的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的赫尔丘上校、安泽菲洛夫中校、巴什捷夫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盂魁武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明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规定,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王新光政委仁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消融入茫茫的戈壁滩。虽然这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王新光的心头却笼罩着驱之不散的浓厚的阴云。

巡逻队的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围着杨政林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

突然,杨政林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

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

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

杨政林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厉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

“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迸。

“卧倒”,杨政林吼叫着发出了命令。

6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在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三百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

杨政林这才意识到,这是苏军周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巡逻队被四面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退路了。

此刻,杨政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抵抗,无异鸡蛋往石头上碰,可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溅它一身黄了。

望着呐喊冲来的苏军士兵,杨政林对身旁的机枪手狠狠挥动了一下手臂,“打!”

机枪手也意识到处境的险恶,紧抱着机枪,将一串串子弹,刮风般扫向扑来的敌人。

巡逻队的战士,虽然伏在地上,但无可依托的地物,且被苏军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间或用冲锋枪还击一下,子弹打在坦克的甲板上,只是迸发出几粒火星,对敌军根本构不成威胁。

此时扬政林的左臂已经被子弹射了个洞,他无暇包扎,不断涌出的血水染红了半边军衣。

现在,他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些什么了。他将报话机从已牺牲的报话员的身上解下来,大声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10公里处遭敌伏击,苏军坦克6辆,步兵300余人……”

这时,空中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杨政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两圈,然后向北折去。

杨政林报告完敌情,最后沉重他说:“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不会出现一个俘虏……”

杨政林扔下话筒,用冲锋枪扫倒几个苏军士兵。正想转身射击,这才发现右腿被炸断了,早已失去了知觉,血水浸透了身下的岩石。
苏军似乎知道了这一队中国士兵目前处于的孤立无援的境地,马上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坦克导引步兵冲击,而是将中国士兵团团围住,用准确的炮火逐个进行打靶式的射击。

巡逻队马上陷入了拼杀不能,抵抗无望的境地。

空旷的戈壁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有的中国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为苏军射击的目标,尸体上冒着一缕缕中弹后的青烟。

中国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依然顽强地抵抗着。

突然,两颗汽油燃烧弹在中国阵地中间炸裂开来,随着四散喷溅的黑色液油,大火如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红的嘴巴。

火海里,中国士兵在翻滚、扑跌。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伴着血肉被烧焦的腥臭味,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飘散,回旋……。

汉存的两名伤兵爬到了杨政林身边。7班长胡宝杨右眼被击穿,务浆糊了一脸。新战士小王第一次参加执勤,连枪都不会使,手里紧握着一颗未开盖的手榴弹,稚气的脸绒上挂着横七竖八的黑红的血污。他的腿、腹、胸先后中了4弹,军衣与皮肉烧结在一起连扔手榴弹的力气都没有了。

杨政林悲叹了一一声,回身望了一眼祖国的土地,缓缓旋下小王手中的手榴弹底盖,攥住弦扣。

一声巨响过后,阵地上旋即沉静下来。

只有滚滚的黑烟,还在升腾、膨胀,远远望去,如一只狰狞可怖的恶鬼。

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携带轻重武器,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战斗早已结束了。

38具尸体弃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变成了黑炭。方圆几百米的戈壁,仿佛被炽热的开火焚烧过,变得漆黑一片。

大漠孤烟,夕阳惨照,天将倾,地欲堕,黄昏血色,血色黄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19
珍宝岛战役之后,苏联与中国在新疆又发生了8·13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
在当年3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热热闹闹。然而在当年8月13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38人牺牲,包括3名记者。
当时苏联采用埋伏、突袭的方式,在我边防部队巡逻途中突袭,导致重大牺牲。
参战方兵力:
中国军队118人;苏联军队300人。
伤亡情况:
中国死亡38人,受伤30人 。
苏联死亡1人,受伤11人。
第2个回答  2015-06-09
  在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在随后的6月10日新疆塔城地区的巴尔鲁克山附近,中苏军队以及民间爆发了系列冲突,苏联方面损失略大。苏联政府积极寻求机会实施报复行动,最终选择了易于苏军机械化部队行动的铁列克提地区。
  1969年8月11日,我军例行发信号邀请苏联方面军事长官会谈。然而,苏军一改常态未与会。8月12日,我军以苏军的行动反常为由请示取消原定于8月13日的巡逻。但军队首长对取消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解放军边防人员三支巡逻队共90人左右按照既定巡逻路线开始巡逻,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包围了解放军巡逻队的其中一支。巡逻队依仗地形激战5个多小时,由于事前缺乏准备,我军增援军队未能及时赶到,并缺乏重武器支援,以至主阵地(695.5无名高地)被围的22名边防人员(包括3名随军记者)全部阵亡(包括被俘的3人中2人于苏军运送的路途中因重伤不治牺牲),支援部队也有6人阵亡,数人受伤,包括民兵。另1名被俘生还的战士经外交交涉在数月后的9月22日被送回中国,这名战士因在被俘期间临死不惧,竭力抗争,荣立二等功。
  2008年8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将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并立“忠勇山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第3个回答  2012-02-23
塔斯提事件:1969年6月10日,中苏边界西部地区的新疆塔城地区塔斯提河畔巴尔鲁克山,苏联边防部队阻挠中国牧民的正常作业,引发冲突,中国牧民孙龙珍被苏军开枪打死。附近赶来的中国边防部队开火还击,冲突升级。苏联方面6人死亡,数人负伤。中国军队无一伤亡。随着东部边界的冲突,紧张的局势蔓延到了中苏边界的西部区域。

八岔岛事件:1969年7月8日,在八岔岛进行航标作业的苏联河流铁道工人与中国知青发生口角,苏联方面鸣枪示警未果,导致冲突爆发。 八岔岛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同江市八岔乡西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在八岔赫哲族乡境内(1969年时属于抚远县管辖)。苏联方面一只巡逻艇沉没。一人死亡,三人负伤。双方政府都在当天迅速地向对方提出了抗议照会,把八岔岛事件视为珍宝岛冲突后的又一个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前兆。

铁列克提事件:1969年8月13日,中苏在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的两个中国边防军巡逻分队,其中一支巡逻分队28人(包括3名随军记者)被围全部阵亡。中国部队阵亡28人,被俘1人,后被遣返。苏联方面阵亡2人,伤10人。1969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与周恩来等会晤。之后局势得到缓解。主要原因中国有核反击能力,并且双方都愿意防止大规模军事冲突。根据此次会谈时所达成的谅解,1969年10月20日,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正式举行,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中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第4个回答  2012-02-23
http://baike.baidu.com/view/775791.htm·13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事件,具体的看看吧。不好复制,这种事太敏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