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

如题所述

1、萧瑟的秋风中飘着一片片金黄的落叶,旁边是老旧的屋瓦,都爬着如花似火的火红的爬山虎。中间有一个花甲老人,鹤发童颜,双手握拳,含胸拔背,动作舒展。那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形神俱妙,让人叹服。

2、碧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火红的太阳,下面是碧绿的草地,都种这万紫千红的花朵。其中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扎着小辫,手拿一朵小花,向蝴蝶群中撇去。那蝴蝶把花接住,从小姑娘的身边飞走了。

3、夏天的夜晚,万物露水浸润,空气里飘散着混杂的草木与花卉的气味,使人感到温暖,使人陶醉。 有一个年老的农民站在葵花田里。虽然天色阴暗,但我仍可以借助小屋微弱的灯光清晰地看见这个当地农民的衣着和外貌。

4、教室里走进一个女孩,她扎着一个蓬松的马尾辨,闪闪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瓜子似的小脸蛋,身穿一套休闲服,脚穿一双运动鞋。她害羞的眨了眨眼睛,从我有好的笑了笑,她这一笑,脸上露出两个小酒窝,嘴角向上翘起。

扩展资料: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少年闰土》是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课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黄昏时分,夕阳温柔地挂在空中,红色的晚霞布满天边。下面是碧绿的草地,草地上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身着白色上衣,蓝色裤子,夕阳把他的头发仿佛染成了红色。左手压弦,右手时而拨动琴弦,时而扫弦。清新动人的乐曲就流淌出来。

内容上的要素:

1、时间:晚上——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地点: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3、人物: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4、事件: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扩展资料

环境描写的方法:

一、写颜色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

二、按顺序写

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由天空到沙地

三、以动写静

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4-17
萧瑟的秋风中飘着一片片金黄的落叶,旁边是老旧的屋瓦,都爬着如花似火的火红的爬山虎。中间有一个花甲老人,鹤发童颜,双手握拳,含胸拔背,动作舒展。那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形神俱妙,让人叹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30
暗淡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冬日的暖阳,下面是被雪浇白了的大地,矗立着错落有致的漂亮的庭院,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头顶暖帽,身穿小袄,手握一根绳子,躲在一间房子的窗台里面,偷偷望着远处被支起来的竹匾,当一只麻雀钻进去吃预先放进去的秕谷的时候,绳子被猛地一拉,便把那麻雀给罩住了.
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08
夏天的夜晚,万物露水浸润,空气里飘散着混杂的草木与花卉的气味,使人感到温暖,使人陶醉。
有一个年老的农民站在葵花田里。他手捏一柄钢叉,在地里来回摆动,去干那些偷吃葵花籽的老鼠,保护着他那辛勤劳作的葵花。虽然天色阴暗,但我仍可以借助小屋微弱的灯光清晰地看见这个当地农民的衣着和外貌:脸上布满了皱纹,把双眼挤得很小,鼻子塌了下去,发紫的嘴唇里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大多数已脱落;头戴着一条深红的头巾,有些破洞使用一些不同颜色的布补上,身上穿着一件乳白色但已沾上渍的衣服,原来深蓝色的裤子已经洗得发白,看上去衣服与裤子就像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农夫穿的就是一条连衣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