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巴赫变奏曲的下载地址 最好是MP3格式

如题所述

在巴赫为我们留下的音乐宝库中,为键盘乐器谱写的作品是数量最多的。所谓“键盘乐器”,在巴赫时代主要指管风琴(Organ)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由于这两种乐器现已很少见,当代演奏者一般都改用钢琴演奏。而在巴赫的所有键盘乐器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的两卷《十二平均律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而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里介绍的《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编号BWV 988),其来历颇为有趣。据福克尔(Nikolaus Forkel,1749-1818)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记载:大约在1741-1742年间,当时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凯塞林克伯爵(Hermann Carl von Keyserlingk,1696-1764)由于患上失眠症,于是要自己的羽管键琴演奏家哥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1727-1756)去找当时住在莱比锡的巴赫,希望巴赫能写出一些曲子,好让哥德堡在自己睡不着的时候演奏,借以消磨漫漫长夜。这位凯塞林克伯爵是巴赫的老朋友,曾经为巴赫争取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出过力,而这位哥德堡更是巴赫的学生,所以巴赫很快就写好了这部作品,并由哥德堡首次演奏。这部作品的原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由于福克尔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后世便改称之为《哥德堡变奏曲》。
(福克尔在1802年出版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是第一本介绍巴赫生平及作品的专著,对于后人研究巴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1750年巴赫逝世后不久,古典主义音乐就取代了巴洛克音乐的统治地位,巴赫的名字很快被人遗忘,他的作品散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可以参见以前介绍《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文章。正是福克尔的书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巴赫。当然,书中有些内容可能也是传说,不见得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比如《哥德堡变奏曲》的故事中,1741年哥德堡才14岁,演奏这样难度的作品似乎不太可能。我们大可以将这个故事作为一件轶闻看待。)
《哥德堡变奏曲》的结构很特殊,也很精巧。全曲分32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Aria),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之进行了30次变奏(Variation),可以说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上,给人一种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的感觉。这正好符合伯爵打发长夜寂寞的需要。
作为主题的咏叹调是一首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曾经在巴赫献给自己的妻子安娜·玛德琳娜(Anna Magdalena Bach,1701-1760)的曲集中出现过。后面的30次变奏并不是对主题的直接演绎,而是针对主题的“低音线”(Bass line)的变奏。所谓“低音线”是指主题中的低音和声部分。由于当时常见的羽管键琴有上下两排琴键(所以有“双键盘的羽管键琴”之称),上一排琴键是高音区,主要由右手演奏,负责弹奏主要旋律;下一排是低音区,主要由左手演奏,负责弹一些低音和声,以便和高音部分相呼应。当时的作曲家写乐谱时会将左右手负责的音符分开写,所以左手负责的低音部分的主题就叫“低音线”。《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即那段咏叹调,其“低音线”只有32个音符,而巴赫就是在这32个音符的基础上进行了30次精彩绝伦的变奏。(诸位可以在下面听主题的时候注意其低音部分。)
30次变奏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逢3(即第3、第6、第9、第12…直到第27)的变奏都是按“卡农”(Canon,同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上先后出现,类似于合唱中的轮唱,比如《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的格式写的。这些卡农的声部之间的音高差也是严格地逐渐变大,从第3变奏的“同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同一个声部上先后出现),到第27变奏的“9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相隔9度的声部上先后出现)。另外,比如第1变奏是按库朗舞曲(Courante)的节拍写的,第7、第11变奏是按吉格舞曲(Gigue)的节拍写的,第10变奏是一首小赋格曲(Fughetta,“赋格”是同一个主题变化出来的几个旋律在两个声部上彼此应答的曲式),第16变奏被巴赫写成了一首法国式的序曲(Overture),最后的第30变奏更为离奇,巴赫用“混成曲”(Quodlibet,几个旋律同时出现)的方式,将当时流行的两首民歌“我离开你已许久”和“卷心菜和萝卜把我赶走”融入了变奏之中。可以说当时的音乐家能用到的作曲技巧巴赫都用上了。在仅仅32个音符的基础上,巴赫用他的天才给我们建造起了一座华丽眩目的音乐大厦。
据福克尔说,凯塞林克伯爵在听了哥德堡的演奏之后,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并送给巴赫一个装了100枚金路易金币的奖杯作为报答,这几乎相当于巴赫当时一年的工资。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这部《哥德堡变奏曲》和巴赫的其它作品一样,渐渐被人遗忘。直到1933年,《哥德堡变奏曲》才被第一次当众演奏。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钢琴已取代羽管键琴。而钢琴只有一排琴键,以前在两排琴键的羽管键琴上左右手可以反复上下互换,在钢琴上做到这一点则较为困难。不过当听众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乐曲时,还是为其美妙的旋律所感染。现在《哥德堡变奏曲》已成为各国钢琴家们最喜爱的乐曲之一。
历来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名家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如1933年首次当众演奏它的波兰著名羽管键琴女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最先在钢琴上演奏它的美国著名女钢琴家图蕾克(Rosalyn Tureck,1914-2003)、加拿大著名钢琴怪杰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等。兰多芙斯卡是谈巴赫音乐时不能不提的人物,是她以一人之力将几乎失传的羽管键琴演奏重新振兴起来,而且巴赫的另一部键盘乐巨著《十二平均律曲集》也是由她在1940年代完成了首演。古尔德更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钢琴界最知名的演奏家,他在1955年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后来又在1981年以更深邃的方式重新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随后就英年早逝了。他的一生就像是《哥德堡变奏曲》中的主题一样,以此始,以此终。图蕾克则是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录音有7次之多)、时间最久(超过60年)的演奏家。她在1998年以85岁高龄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观众只能叹服岁月给她沉淀下一份旁人无法企及的涵养。
由于在巴赫的时代,作曲家们没有在乐谱上标记“渐强”、“渐弱”等符号的习惯,所以后人的演奏在强弱、缓急、节奏安排上主要是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音乐素养。这就造成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出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古尔德在1955年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时,演奏全曲只用了38分钟。而图蕾克在1998年最后一次录制此曲时,全曲用时为91分钟。后者是前者的两倍还多。而细节处理上各人的差别就更大了。一般认为兰多芙斯卡的演奏可能最接近巴赫时代的效果,而古尔德的演奏是最个人化的。
这里提下载和欣赏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演奏家席夫(Andras Schiff,1953-)演奏的版本。和其他大家比较,他不像兰多芙斯卡那样追求细密精巧、一味复古,也不像图蕾克那样有一种凝重博大的气氛,更没有古尔德那样一心求变、求怪的野心。他的演奏应该说比较中规中矩,音色以甜美明亮为主,比较适合普通音乐爱好者欣赏。有人说席夫把巴赫弹成了莫扎特,正好说明他纯然的古典主义素养。(作为对比,古尔德则被认为是把莫扎特弹成了巴赫,这点出了他对于复杂的复调音乐的热衷。)另外,席夫在这里将全曲32个部分分为6组,这种安排很少见。一般是将全曲不分组,连续演奏下来,或者是将30个变奏每3个分为一组,以一个“卡农”为每组的结束。

参考资料:http://liptontea.bokee.com/4444598.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