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 赏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说说字的表达作用。

如题所述

《春》描写细腻,富于情致。这里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面是我帮你找到的网上资料,下面是自己写的,你自己取舍吧:这句话重点在一个“盼”字,把作者的欢喜、渴望、急切都包含在里面,如果将它换为“等待着”或者“期望着”都不能全然表达出作者的心情,“盼”是画龙点睛之笔,让行文不仅意思表达充分,还充满灵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5
四、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参考答案:
1.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精神抖擞,充满希望。
2.“偷偷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人格化,使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和情感。“嫩嫩的”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的”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
3.“像眼睛”“像星星”是双重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之多,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眨呀眨的”写出了野花的动态。
4.作者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妙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小、密的特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