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第15回200简介

如题所述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师徒二人途径一座蛇盘山,马匹在行走过程中被鹰愁涧中的小白龙吞食。唐僧见自己的马匹被妖所食,很伤心落下了眼泪。悟空见了心烦便告诉唐僧自己会将马匹找出。

悟空在岸上脱口大骂,引得小白龙出来,那龙见自己打不过悟空又逃回了水中不肯再出来。

悟空见此很着急,却无计可施,想去找观音菩萨。观音派来揭谛告知悟空二人此龙乃是观世音给唐僧的坐骑。白龙听了变为了白马给唐僧骑座。

扩展资料:

15回出场人物介绍:

白龙马,名著小说《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又称八部天龙马)。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孙悟空服侍唐僧,来到蛇盘山鹰愁涧。被涧中之龙吞了白马。那龙被悟空打怕后潜藏在水中不出。山神土地告知,那玉龙是观音菩萨放在涧中等取经人的。须得观音菩萨才能降住那龙。悟空又走不开。只好由金头揭谛去请来观音菩萨。将那龙唤出变成白马。观音菩萨又许悟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并将杨柳叶摘下三个变成悟空脑后的救命毫毛。水神渡他们过河后,到了里社祠。落伽山山神土地变化成老人送给他们鞍辔。天亮后继续西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12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途径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第3个回答  2021-10-30
西游记第十五回200字概括!!!急啊求速度!!!!!!!!!!!!
有奖励写回答共6个回答
假面
2019-04-01
如果是你希望,就带上XX的假面...
关注
成为第39263位粉丝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师徒二人途径一座蛇盘山,马匹在行走过程中被鹰愁涧中的小白龙吞食。唐僧见自己的马匹被妖所食,很伤心落下了眼泪。悟空见了心烦便告诉唐僧自己会将马匹找出。
悟空在岸上脱口大骂,引得小白龙出来,那龙见自己打不过悟空又逃回了水中不肯再出来。悟空见此很着急,却无计可施,想去找观音菩萨。观音派来揭谛告知悟空二人此龙乃是观世音给唐僧的坐骑。白龙听了变为了白马给唐僧骑座。
白龙马,名著小说《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扩展资料:
在作品中,白龙马在人们的眼中通常是无足轻重的形象,他是个被忽略的形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常常把赴西天取经的称为唐僧师徒四人。
白龙马虽不及孙悟空和猪八戒形象那么鲜活,但他却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取经集体中,白龙马是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是取经事业的最忠实的行动者和见证人。
从出身来看,他是雄霸一方的西海龙王之子,其受罚是“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父王“告了忤逆”,这一点他和孙悟空的“闹天宫”、唐僧前世金蝉子不敬佛法类似,都是主动的叛逆行为。
在观音收服的众人中,他的任务与孙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个徒弟”,而他却是“做个脚力”,这个角色便决定了他除了在鹰愁涧与孙悟空斗法和在宝象国斗黄袍怪外,再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了。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的表现与沙僧有相似之处。但沙僧的作用主要是“发挥了'土'居中调和生克、凝聚五行的功能”,是“一股向心力,表现了高度的团队精神”。 而白龙马则在“意马收缰”,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归正”的“心猿”孙悟空的又一个专职配角而存在的。
第一主角孙悟空的鲜明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几位配角。保守愚弱的唐僧,“木母”猪八戒都是从正面衬托出这位“金公”的光辉形象。而白龙马则更多地对孙悟空性格的反衬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