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分类有哪几种?

如题所述

1、象形:

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

2、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自大一点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穷”靠用“力”打工,“贱”的繁体是“贱”,右边两个“戈”,为钱而争斗,自然是“贱”。

3、形声: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

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4、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5、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6、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扩展资料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大约周代到汉代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

“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 “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

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以及有一些本来是会意字但被逐渐“读”成形声字,甲骨文时代约仅有15%左右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50%的汉字是形声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3
有三种,一种是用象形法等方法,第二种是用辨析来会意字体,第三种就是用朝代来辨别。
第2个回答  2011-11-13
甲骨 篆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
第3个回答  2020-02-09
汉字可以从形体演变、造字方法、笔画上来分。

1、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被总结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篆文包括大篆和小篆。

2、造字方法:汉字的造字方法依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划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3、从笔画多少划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图文 象形 甲骨 钟鼎 石鼓

篆书 隶书 行书 楷书 草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