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的历史背景的资料

如题所述

香港自中国秦朝起明确成为那时的中原王朝领土(中原指以陕西中部、河南西部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国秦朝派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其领土,属番禺县管辖。从此时起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元朝时属江西行省,元朝时,在香港西南的屯门,在广州的外港的屯门又设巡检司,驻军,防止海盗入侵,拱卫广州地区。直至19世纪后期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使其成为英殖民地。  
 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在1984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着“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迁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万历年间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为后来的香港地区。香港岛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该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殖民地的历史。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原名称《江宁条约》),只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大事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七月一日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模式、法律和社会制度,五十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 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 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息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
香港(6张)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现在仍有人把香港称作" 香江" " 香海" "香岛""香州" 等。  
 英文名称来由  
 香港的英文名称,是照广州语音, 原译作Heung Kong, 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读“香” 为"康 " , 所以英文名称也就随着改拼为Hong Kon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03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汉朝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隋朝时香港隶属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香港仍然隶属东莞县。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香港隶属新安县。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香港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曾被誉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国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不惜以鸦片战争来从满清政府手上夺得此地以便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从而展开了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香港全境的三个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分别来源于不同时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新界的租借,让当时香港的面积扩大了十倍之多。

【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归的,反抗麻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名来源】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幻彩咏香江)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说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据说,香姑是一位海盗的妻子,海盗死后,她就占据了这个小岛。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小岛以她的名字为名,称之为“香港”了。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当时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最后到了19世纪初,才成了当时被英国殖民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
第2个回答  2011-12-06
事实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已渐渐成长,可是由于黎民伟具有同盟会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于香港开设摄影场,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峥嵘时代 今天一片繁荣的香港,在百多年前,只有一些小渔村,居民以渔民占大多数。英国人于1842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占领香港,其后,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至1860年,再割让九龙半岛和昂船洲。1898 年,英国进一步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以及235个周边岛屿,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在“一国两制”这个独特方针下,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这个精心安排让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同时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制度,继续享有司法独立、贸易自由和言论自由。

凭借优良的维多利亚港,香港发展成为贸易港口和中国货运转口港,继而迈进工业社会,再跻身成为亚洲金融及服务中心。除了优美的海港,这里还有东西交融的独特文化、风貌多样的名胜景点,以及令人神驰的郊野景致,使香港深受旅客欢迎,成为亚洲区内顶尖的旅游点。
第3个回答  2011-12-01
今天一片繁荣的香港,在百多年前,只有一些小渔村,居民以渔民占大多数。英国人于1842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占领香港,其后,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至1860年,再割让九龙半岛和昂船洲。1898 年,英国进一步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以及235个周边岛屿,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在“一国两制”这个独特方针下,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这个精心安排让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同时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制度,继续享有司法独立、贸易自由和言论自由。

凭借优良的维多利亚港,香港发展成为贸易港口和中国货运转口港,继而迈进工业社会,再跻身成为亚洲金融及服务中心。除了优美的海港,这里还有东西交融的独特文化、风貌多样的名胜景点,以及令人神驰的郊野景致,使香港深受旅客欢迎,成为亚洲区内顶尖的旅游点。
第4个回答  2023-05-05
香港历史背景概述:香港最早是属于中国的领土,1898年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回归中国成为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重要的事件,如鸦片战争、九龙城寨抗英、香港保卫战等,也见证了香港逐渐变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香港历史背景详细介绍:1、早期历史:自古以来,香港就是南中国海的重要交通节点。唐朝时期,香港已经成为南海贸易的主要枢纽。明朝时期,香港陆续受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文明的影响。2、清朝时期:清朝与英国等西方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香港自1839年开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841年1月26日,英军攻占香港岛,开辟了香港的殖民地历史。3、殖民地时期:香港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了英国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据点。香港不仅成为了英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移民的目的地。同时,香港殖民地时期也见证了很多香港人民的抗英斗争和抗日反强权运动。4、回归中国: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成为了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在这之后,香港开始逐渐融入中国大陆,并逐渐成为了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时,香港的社会状况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问题,如贫富分化、政治抗争等。总之,香港的历史背景非常复杂,同时也非常丰富。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