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的起源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伏羲是中国文明代表人物“三皇之首”,《三字经》中有“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据上世”。创造精神是伏羲文化精神。在远古时代,河里、湖泊里、海里有许多鱼,天空有许多鸟,地上有许多兽类,人们不会捕捉。

人们手提一根树干在水边等着,看着鱼游过来就打一棒子,靠这种方法偶尔才能捕到几条鱼。伏羲将野麻,晒成干搓成绳,然后用细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鱼;用粗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鸟捕兽。

这比只吃树上野果要好多了,但是生鱼生鸟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严重的是有的弄不好,吃了还要闹肚子生病。当伏羲取来天火后,便教人们用火把鸟儿、鱼儿烤熟了吃。从此,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身体也就更健康了。为了纪念伏羲,人们把他称“庖牺”即“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扩展资料:

避免吃路边烧烤。路边车辆、行人来往比较多,汽车尾气和空气中的粉尘很容易直接落到肉串和调味酱料上,带来健康隐患。 

尽量不选明火烤。用明火烧烤的温度无法控制,更容易产生致癌物。相对而言,炉烤、电烤等“温和”或可以控温的烧烤方式更好。如果选择可控温的烤炉,将温度保持在160℃以下,可以大大减少致癌物的产生。若只能选明火,也要挑从下面抽烟的方式,并且食材与明火的距离要远一些。 

食材提前腌制一下。有研究表明,将肉类食材提前用大蒜汁、桂皮粉、迷迭香、柠檬汁、番茄汁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调味料腌制一下,有助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同时,这些调味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助于降低高温加热食物对人体的危害。用番茄汁和柠檬汁涂在烤肉上吃,可以减少致癌物的危害。 

烤时包裹一层“外衣”。用锡纸、竹筒、荷叶等将肉包裹后再烤,可避免过多含致癌物的烟雾进入食物中。如果没有“外衣”也可以将肉本身的皮当作外衣,烤时可带肉皮烤,吃时去掉肉皮即可。另外,烧烤的肉类越肥,脂肪越多,产生的致癌物就越多。因此,少选择太肥的肉,也可以带点吸油纸,吃前用吸油纸擦一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七招降低烧烤危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30

烧烤是历史悠久的烹饪方法,如果从人类使用火开始。有170万年的历史了。在中国,饮食烹饪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火烹、石烹、水烹、油烹。

始于火烹就是烧烤,传说那时伏羲位居地皇,因其母踩到雷神在雷泽布下的神迹后孕育伏羲,也有说天降一道青光环绕其母,伏羲就此诞生。

有说伏羲是神农燧人,也有说她是神农祝融。无论是那种说法,伏羲自出生就和“火”结下了不解知缘。当是时,人们生活在物产丰富,飞禽走兽任尔欲取的原始环境中。却因为不懂得捕捉技巧,只得望洋兴叹。

伏羲是个聪明且恤民的帝王,眼见子民辛苦,寝食难安。无数日夜后终于想到了将野麻晒干搓绳后编网捕食。他教会了人们这一方法。于是大家开始了使用生产工具上山捕兽下,海捉鱼的时代。随着食材的丰富,新的问题有慢慢浮现。

杀死兽类后取得的生肉的味道不好不说,还难以保存,有时甚至让人罹患恶疾。伏羲为此勇取天火,教会了人们制熟,对我们的饮食文化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

人们安慰了肚子后为纪念她就把伏羲称为“庖牺”;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这就是传说中中国最早的烧烤和烤肉的人。

扩展资料:

古书记载,烧烤食品曾经是中国商周时期的主要食物。当然,这是与当时的烹饪工具和烹饪技术有关,到了秦汉时期,烧烤之风仍是盛行。

汉高祖刘邦就是个撸串达人,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即位以后,常以烧烤鹿肝牛肚下酒。天子如此,臣子莫不如此。

南北朝时期,烧烤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较多的记载。这时的烧烤不仅用料,式样更加的考究。而且在调料的配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隋朝时期,由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昌盛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但在众多的烹饪方法中,烧烤食品依然占据有重要的位置。这时候的烧烤已经对其用火,用料等方面都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隋书·王昭传》中就有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之说法,可见,当时的烧烤造诣已经很深了。

宋代,烹饪方法更加的繁多,烧烤食品也是更为精练多样。在《梦梁录》中记载的烧烤食品就达到10多种,而这也是古代烧烤的鼎盛时期。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当时羊类烧烤是皇室的珍味,明清时期,烧烤食品更加普及,史料记载,清代康熙25年(1686年)北京大街上就有小贩,沿街叫卖烤肉。在《红楼梦》里面曹雪芹也曾经写到大观园里面的烧烤鹿肉,而在当时。烧烤菜也是各种宴请之事的要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烧烤(barbecue),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是以燃料加热和干燥空气,并把食物放置于热干空气中一个比较接近热源的位置来加热食物。
  伏羲是中国文明代表人物"三皇之首",《三字经》中有"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据上世"。创造精神是伏羲文化精神。在远古时代,河里、湖泊里、海里有许多鱼,天空有许多鸟,地上有许多兽类,人们不会捕捉。人们手提一根树干在水边等着,看着鱼游过来就打一棒子,靠这种方法偶尔才能捕到几条鱼。伏羲将野麻,晒成干搓成绳,然后用细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鱼;用粗一些的绳子编成网,教人们捕鸟捕兽。这比只吃树上野果要好多了,但是生鱼生鸟吃起来味道并不好,严重的是有的弄不好,吃了还要闹肚子生病。当伏羲取来天火后,便教人们用火把鸟儿、鱼儿烤熟了吃。从此,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身体也就更健康了。为了纪念伏羲,人们把他称"庖牺"即"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第3个回答  2011-01-13
说史:凌迟处死明朝太监刘瑾——烧烤由此起源 近些年来,北京吃涮羊肉的人是越来越少,倒是各种烧烤反而大行其道。这一下可乐坏了那帮哈韩哈日的年轻人,哈韩的说烧烤起源于汉城,哈日的则说烧烤起源于东京。哥儿们心说真是一帮无知的人,像我这样精通历史的才子们都知道,烧烤起源于中国北京。 要说烧烤,先得从一种刑法说起,那就是———凌迟。凌迟始见于五代,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觉得政权不稳定。陆游的《渭南文集·条对状》中曾写道:“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而把凌迟和烧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大太监刘瑾。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大太监刘瑾一手遮天,置造巧伪,淫dang上心,干乱朝政,陷害忠良,欺压百姓,最后居然还想谋逆造反。被三法司会审于午门,定罪凌迟处死,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年八月二十五,刘瑾服刑。行刑处设在都察院前,有三名行刑手轮流行刑。按照大明律法,凌迟者须剐3357刀,一刀剐下一薄片肉,刀刀不得触及要害。三日之内,犯人血肉模糊,渐渐不成人形,但不得咽气。 因为是公开行刑,围观者甚众,其中很多是携钱而围观。他们携金带银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剐下的一片皮肉。这些都是刘瑾的仇家,有人直接或间接受过刘瑾的迫害,也有人是被刘瑾迫害致死的亲属。他们争抢着取得刘瑾的一块皮肉,捧回家中祭奠亲人。等祭奠完毕则在火上架一铁片,刷上油,把其肉烤熟吞下,以示解恨。这便是烧烤的雏形。 那日吃烧烤,在饭桌上谈起此事,我且吃且讲,且讲且喝,且喝且谈,娓娓道来,令旁听者无不侧目。桌上有两位女作家,一位号称70后,一位号称80后,当场就吐了。还是另两位作家有大家风范,越听越吃,而且还吃得是津津有味,听完后一抹嘴道:“这都是知识啊。”
我们云南人最喜欢吃东西之一就是烧烤!
第4个回答  2007-07-20
烧烤的来历

--------------------------------------------------------------------------------

类别:食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5-4-5 10:29:56

Barbeque(烧烤)这种烹调方式,根源自哥伦布来到美洲大陆时第一个遇到原居住民族,该民族叫阿瑞瓦克族(印第安人),在北、中、南美洲都有其影踪,如现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巴西的南大河都能遇到其族民。就是这些原住民教懂了第一批欧洲来的水手们烧烤的方式及技巧,基本上是在户外、燃烧木条、在火堆间放置石头、并在其上面烤肉。

Barbeque在巴西的发展达到极点,Churrasco式烧烤在巴西的南大河地区已经有超过200年的历史。牧牛郎们一边扎上一大块肉,放进一个被火围绕着的洼中、一边侃侃而谈他们在土原上的历险。这个就是我们直接把肉类置于火烧烤的原本方式。而在乌拉奎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这大片土原地区,处于食物丰盛地带,又孕育出典型的南美洲式调料,这就更加多姿多采了,Barbeque是他们最实在的用餐方式:一柄利刀、一堆火、一些木条、一大块肉、再加上一点粗盐,还有一些调料,就能饱餐一顿。

Gaucho(牧牛郎)式烧烤的制作,在200多年前就在Martin Dobrighoffer神父的报导中已有说明。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在1820年由Saint-Hilaire首先用文字介绍。今天,Barbeque象征聚会、朋友相约、喜庆宴会。在巴西更是代表国家的一种特色、这个特色正输出到世界多个角落。各地人仕、只要一尝、无不马上被这巴西美味所征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