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如题所述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一、从语法和语境区别:

    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运用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二、从表达感情方面的区别:

/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0bd2a82e8613632762d0c30b"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0bd2a82e8613632762d0c30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d162d9f2d3572c0bd2a82e8613632762d0c30b"/>

     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如: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2.反问句也可以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设问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5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老师来告诉你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一、从语法和语境区别:

    反问 :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运用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设 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

二、从表达感情方面的区别:

     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如: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2. 反问句也可以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设问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3、设问后面有对提问的回答,反问没有。
-----翱翔蓝天YZW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1-15
反问和设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如:

  (1)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2)所谓文化之类,和现在的民众有甚么关系,甚么益处呢?近来外人也时常说,中国人礼仪好,中国人肴馔好。中国人也附和着。但这些事和民众有什么关系?车夫先就没有钱来做礼服,南北的大多数的农民最好的食物是杂粮。有甚么关系?(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

  例(1)是用否定句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要读者得出都认为美的正面意思来。例(2)用肯定句反问,表达了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益处的意思。从上例可以看出,虽是反问,可意思是确定的。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反问这种说法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所谓“反问”又叫“激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这些区别,我们从下边的例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3)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

  例(3)是设问和反问的连用,阐明了在“洋为中用”的前提下,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先尖锐地提出问题:将来我们先进了还学不学?波澜突起,发人深思。随后明确回答:“仍然要向人家学习。”接着是一个反问:“这有什么不好呢?”进一步给上句答案以肯定。这样既有启发性又有说服力,使人没有怀疑的余地。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

  (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国际歌》)

  例(1)在社会生产力靠什么发展,劳动生产率什么提高的问题上,先提出问题,引起与会者的重视和思考,随后给以精要明确的答案,澄清了思想,解决了问题。例(2)作者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索,随后自作答案,使读者同意作者正确的结论。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辞格。有的文章直接用设问作标题,起到了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索、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至于在长一点的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设问可以采取连用的形式,例如:

  (3)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动呢?是谁日日夜夜监视大海的动静,探索着海洋的奥秘呢?就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

  (4)施鹅山的松柏为什么这样青?因为她力争走上迎接英雄的凯旋门;甸溪河的流水为什么格外清?因为她准备为凯旋的亲人洗征尘。

  例(3)的作用在于同时提出几方面的问题,增强吸引力,使答案更加显豁。例(4)就“松柏”和“流水”提问题,能够很有情趣地突出边境人民迎接亲人凯旋的热烈真挚的感情。

  不管设问出现在文章的哪个部位上,也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总起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要用在必要的地方,用在必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