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以“亲情”,“岁月”,“思考”,“理想”为主题,写4篇600字的作文。

文词优美,语句通顺。谢谢

知道各位辛苦啦!~一篇作文5分如何???
思考 为最重要的

亲情是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美索不达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又隽永。亲情,亲情,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美丽的彩虹。

  一

  夜深深,我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窗对面的灯光一户户熄灭,人们进入了梦乡。我看看手中的作业,哎,唯有坚持再坚持,我才能交差呀!揉揉疲惫的双眼,一个修长的影子出现在我桌前。我回头一看----是妈妈,她端着一杯浓浓的牛奶出现在我的眼前,她轻轻的说道:“女儿,快9点了,还在做作业啊!快喝下去,做完早点睡啊!”说完,妈妈又转身下楼干家务活去了。那杯牛奶还冒着热气,温馨的芳香缓缓流入了我的心中,这正是亲情,总是在我最需要的她时,给我带来温暖。

  二

  父亲扬起了手掌,那宽大的手掌似乎蕴积了全部的希望和怒火,我闭上了眼,一滴泪从眼角滴落----我知道,是我的错,我不该如此顶撞父亲看着手中试卷上醒目的“69”分……良久,我睁开眼,耳边没有火辣辣的疼痛,我惊愣地看着父亲,那包含怒气却不忍下手的父亲,从他的眼中,我读到了失望与爱怜。父亲无奈地放下了手,轻轻地吐出了这几个字:“走吧,上楼去吧!”我懂父亲的意思,他要我继续努力,去拼搏,去努力,去夺回属于我的成绩。不知为何,我一下子泪流满面,那无言的爱,充满希望的心,正是那最深沉最真挚的亲情啊!

  三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下楼,正欲洗脸,一阵香味便直飘进我的鼻孔间。哇!好香哪!我寻梦般的寻找那香味的来源,却见门外母亲冻红的双手中捧着我的最爱----小笼包子。她一见我,忙开心地大喊:“啊璐,快来吃包子!”她跳下车,把包子送进我手中。原来,妈妈大清早的去帮我买包子了。我接过包子,一股暖流直涌我心间。亲情,正如这包子的香味一般,香甜却永不逊色!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我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我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

-
亲情作文——感恩亲情

在这个世界上,在芸芸众生中,你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没有同事、甚至没有兄弟姊妹。但是,你不可能没有父母。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让我们成为对世界,对人类有用的人。我们也许现在还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还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严格要求我们的真正含义,有时甚至觉得父母的要求有些残忍。但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只要记下你生活中感觉幸福的一点一滴,你一定能感觉得到他们那无尽的关爱。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那个老是冲着自己发火的爸爸,其实是很爱自己的;在他重重的伪装下面隐藏的是深沉的爱。父亲是山,父亲的爱是伟大的,坚实而又广博的。他使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母亲是海,母亲的爱是温暖无私,淳朴而又细腻的。她教会我们如何去感恩生命,感恩生活,如何去用爱心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

我们读了很多描写感恩父母的文章,其中有朱自清的《背影》,《父子情》等。它们都时刻提醒我们要学会感恩。在感恩我们的父母的同时,也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这样,你就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来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了。

如《背影》中: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对他父亲的怀念以及对他的爱。

父母之爱,是一个时时让我们心头泛起涟漪的爱,常常使我们心中升腾起无比虔诚的敬意.难忘,人生旅途上的几十个春秋,真情岁月,亲情无止境.她似永无休止的源流,当生命面临干涸时,给你以希望;似不灭的灯塔,当天边黑暗袭来时,给你以光明;她似激昂的旋律,当你意志消沉时,给你鼓舞,让你的眼前出现一片青翠;她似激越的号角,当你烦恼袭来时,给你力量,让你的面前呈现一派葱茏;亲情像日月一样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亲情让我们感受到无尽的温暖,给我们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奔向亲情的怀抱,拥抱亲情的挚爱,追求亲情的光辉……在我们的心中,滋生一种情愫: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亲情,才能战胜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感恩亲情,才能度过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学会感恩,亲情之花才会更加绚丽多彩!感恩亲情,并将她好好珍藏吧,更别忘记回报,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使命;回报父母,是我们的天职。祝愿:天下的父母幸福安康快乐相伴!祝愿:亲情永远留存在我们记忆的心门!祝愿:亲情永远根植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青春的岁月
昏暗的教室里计算机微微的泛着白光,沉寂中,朦胧成了唯一的主调,朦胧的教室,朦胧的脸颊,朦胧的笑容,一切都被染上模糊的掩饰,像我们试图掩饰的流去的青春。嫣红点缀了流年,却点缀不了破碎的青春年华。我们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目送它远走,任飞鸟年复一年的掠过头顶,任仓惶的季节年复一年的转换颜色,我们站在世界的顶端,站在即将倾塌的楼顶,站在父母慈爱的目光里,站在自己都无法确认对错的是非中,泰然自若的看着它潇洒的离去,连挽留都是多余。

岁月没有逃离,只是,我们忘记了上锁。

十五年的时光轰然倒地,像极了十月的凤凰花,瞬间黯然,哀鸿遍野。

十五年,回头看去,岁月的纹路依然清晰,只是我们已找不到回去的路,曾经与现在的一步之遥仿佛是坠入冰河的凌霄,一闪即逝。

原来我们早已经长大,早已经没有任何资格再对着天空唏嘘感慨,早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对着即将成为过去的岁月挥霍无度。曾经我们认为,我们是80后末尾的一代,我们有理由站在时代的转角意气风发,我们有权利看着冬日的阳光泪流满面,因为我们感性,因为我们后无追兵。
看着掌纹越来越乱的手心,看着愁绪越来越深的眼底,看着纸页越来越薄的书本,其实我们,就是曾经骄傲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们,已经长大了,早已经走过了那段我们自以为还在前进的道路,还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襁褓中,把所有的黑色都镀上了金,就是活在那么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中,陷的无以自拔。
张爱玲说的很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慈悲,因为我们喜欢自己,所以对自己更加的慈悲。
终于,有一天我们清醒了,看见了,明白了,自然而然的开始计划人生,我们反复琢磨,举棋不定,80后的懦弱尽显于此,是悲哀还是执着?
我们有远大的理想、有宏伟的抱负,我们确定了目标就会执着的追寻,从此,道路转弯,襁褓丢弃,金色消失,我们走出伊甸园,把自己带出了那样一个火热的年代。

开始奋斗,为自己后半边的人生找个可以呼吸的出路,感慨变为呐喊,挥霍变为珍惜。

我的成长岁月
童年时的我,是抵挡不了糖果的诱惑的,棒棒糖,牛奶糖,果汁软糖等,我对甜食有一种特别的依赖,它能使我产生很大的满足感.

渐渐地进入了少女阶段,我又开始偏爱酸酸的味道了.其中山楂片就曾是我最喜欢的零食,那种酸酸的味道过后会在舌尖留下淡淡的涩,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然而,时光飞逝,转眼间已走过了二十一载.现在的我又对苦情有独钟.不要误会哦,这里而言的苦并非是指咖啡的苦,而是指茶中所带来的苦.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从小到大,家里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晚上的时候通常是佳茗与电视一度同享.然而小时候的我很叛逆,也很任性,喜欢和橙汁,奶茶等软饮料之类,对于茶是不顾一屑的.但父亲的严厉还是会让我敬他几分.所以,每次他让我喝茶,我总是闭着眼睛,捏住鼻
子,一口咽下那种褐色的,带苦味的液体.

回想起,才觉得当年的我很幼稚,毕竟少不更事.谁会想到若干年后,竟也爱上了茶,习惯了那种略带甘涩的味道.一个人不会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一样东西,钟情于它务必有一定的理由.

童年时家境优厚,家庭和睦幸福,父母把我视为掌上明珠,由小到大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那时的我,整天无忧无虑并没有吃过多少苦头.十九岁那年,我离开了自小居住的地方,告别了父母,去了一座距家一千多公里远的城市,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进了校园,才发觉一切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完美.理想于现实相差甚远.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了我的人生目标,我依然努力地自我增值,也许更多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人吧!

在离家短短几年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从未遇到过的事情.包括学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人与人之间相处与交往,还有对人处事的方法与态度.都说,挫折是一种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而人生的阅历,往往是从岁月的沧桑,生活的点滴,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中提炼而成的.

这些年,在品尝到了人生的苦之后,发觉以前所碰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人总是在挫折中受伤,然后在觉悟中走向成熟.

周末清闲的时候,总习惯打开电脑,伴着抒情的音乐边写文字.这时候,我没有忘记给自己泡上一杯热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卷曲的茶叶在开水的浸泡下缓缓舒展开来,似乎平日劳累沉闷的一颗心得到了放松.茶中那份清淡中略为苦涩的芬芳,是一种人生难得的韵致.

品尝细致,享受宁静,与其说喜欢上了一样事物,不如说是喜欢上了由它带来的一种境界.

人生中,性格爱好的转变,也许就是成长岁月的见证.纵使有悲有喜,有起有落,这也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没有必要去怀疑自己的能力,If you think you can,you can.只要敢尝试去经历一切,成败也变得不太重要了

曾经有人问我,世上何物为纯。我张望四周,两手一摊,无奈的摇摇头。转眼,几年过去了,人世的经验告诉我:纯,非童年莫属也,于是我怀着对童年的憧憬,思绪悠悠飘到了我充满“真善美”的——

  过去

  那时的我是一个心无城府的小男孩,整天都陶醉在充满喧嚣的世界里,做事从来都不用想后果会怎样,不管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总之我是有什么说什么,无所顾及。我可以在草地上打流滚,任花草沾满全身;我可以用沙哑的嗓子高唱我那稚嫩的儿歌,任它在天穹飘荡,在我眼里,包上所有的事物好像都净化了一样。天穹因为我的存在而绚丽多彩,大地因为我的存在而生机勃勃,我想我是世界快乐的主宰。虽然我只是一个小鸟,但我拥有整个天空;虽然我只是一棵小草,但我拥有整个大地。我的快乐无时无刻不在天穹飘荡,不在大地传播……就在大人们都说我纯得像一滴露珠。时间飞逝,我知道的越来越多,我渐渐懂得了人生并不总像过去那样一帆风顺。于是——

  现在

  我总担着一颗矛盾而惶恐的心,儿时快乐的歌声变成了现在满口的文言文,儿时无忧无虑的思绪开始学会应对繁琐的数学、物理公式,我犹如从天堂被拉到地狱一般。在朋友面前,我开始小心谨慎的说每一句话。就算知道不好,我也要随声附和,拍手叫绝,否则,是冷遭白眼。朋友间的友谊,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仿佛只要一个漂亮的肥皂泡,不能去碰,一碰则碎。我开始检讨我自己,也许真的是我错了。我试图改变自己,我努力不与同学发生争执,得来都是一句句“瞧他够虚伪”。我已不是儿时那个纯得像露珠一样的小男孩,虚伪的世界开始侵蚀我,我每天不得不带上一张张虚伪的面具,没有了儿时的直言快语,我发现天空少了一份色彩,也许那是我的快乐;我发现大地少了一抹绿色,也许那是我的快乐。我犹如一只被缚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没有快乐。但我并不想就这样,于是我开始精心打造我充满“纯”的——

  未来

  我不想时间把我打造成一个虚伪的人,我不想我的未来因虚伪而荒废,因为至少我还有儿时那颗纯的童心,于是我把“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座佑铭,努力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精心去营造“采菊来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我想我的“明天会更好”。仰望湛蓝的天穹,其实天空还是一样绚丽多彩,只是我们差一份理解;其实大地还是一样勃勃生机,只是我们不敢面对现在……

  我知道了世界万物何为纯,只要我们多一份互相理解,多给自己一次勇敢面对的机会,我们会得到纯真的感情,致纯的收获。

  同学们像15岁的我那样思考吧?去寻找你心中的那一份纯,一份理解,一次可贵的机会…

我 的 理 想
万物都有一扇门,而且每扇门的钥匙应该都不同。但是,却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任意一扇门,它就是"理想",远大的理想就是开启万物的钥匙。
"理想"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可是每个人却仍然无法不去想它,因为她与我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我们常在讨论"理想",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出色的医生,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杰出的商人,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其实,我以前有想过当服装设计师,作家,商人,演员,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职业,可是身边的人总说我不切实际,在他们的劝说下我放弃了这些我所衷爱的职业。虽然我放了它们,但仍抱有一丝幻想,而有时也为无法实现而悲伤,。这也捆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使我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过,现在我再次找到了我的理想,它就是音乐。
相信每一个喜爱音乐的人都会认为音乐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一件事物,而这只是我被音乐征服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音乐是医治心里创伤的良药。音乐不仅可以医治歌者的伤痛,也可以医治和安慰听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很多,有的人选择写,有的人选择说,还有的人选则演,而我选择唱。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吧!虽然我性子比较急,说话比较直,但却不善于表达情感,因而含蓄迷人的音乐更适合我。而且,从小我就是一个"垃圾回收站",身边的人无论遇到什麽都会告诉我,我也习惯了安慰他们,选择一种好的方式帮助他们,对人对几都很好,所以音乐很适合我。
尽管我很确定我的理想是音乐,却还是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们只希望我读好书,不允许我为别的分心可我仍然坚持我的理想,我也证明给他们看,我无论做什麽都不会影响我的学业。我也相信"心之所愿,无所不成",终于我获得了家人的谅解,更得到了母亲的支持,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欧文曾经说过:"目标决定你成为什麽样的人。"所以,我的目标也就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音乐人。不过我也相信,如果我等待,发生的只是我变老了,而且,我只对未来感兴趣,因为我将在那里度过余生。这样,我就不得不插上翅膀飞向未来了。

我 的 理 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当然我也不例外。小时候,在我那小小的百宝箱中,也装着五彩缤纷的理想。今天我就打开我的百宝箱,把里面的宝贝一一拿给你看。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我的第一个理想。当一名女警察。小时候的理想现在想起来既可笑又幼稚。当时的我其实是喜欢上了女警察们漂亮的警服,和她们站在马路中央指挥交通时的飒爽英姿。可是不久,我的理想就发生了改变,因为我逐渐了当一名女警察的辛苦与困难。
于是,当一名画家成为了我的第二个理想。从小我就对绘画很敏感,很喜欢画画,经常自己画出一些“大作”,然后拿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得知了我喜欢画画,马上就给我报了美术班。可能是因为小孩子贪玩儿的天性。上了美术班后的我变得不怎么喜欢画画了。甚至上美术课时逃跑去和同学玩儿。就这样,我的第二个理想便又化为泡影。
直到我有了第三个理想时,我已经上了小学4年级。那时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从小到大我接触过好多好多老师,有年龄大的、资历老的;也有年轻的、经验少的。但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老师,教哪一门学科,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将来也想像他们一样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给我的学生们授课。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了。快要步入中学的殿堂。如今的我,已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如今的我,对一些事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现在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许你会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理想。但是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不敢肯定我的理想会不会再改变。但是我敢肯定的是,我始终不变的,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全人类有贡献的人。
现在有不少学生经常高谈阔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往往没有做好身边一些应该做好的小事。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都没有做到。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不能有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想法。要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础。最终才能实现它!
可能你的理想多如繁星,可能你的理想永世不变,但是不管我长大要做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对自己的要求唯有一条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要从小事做起,总自身做起。做一个对社会和全人类有贡献的人!

参考资料: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9
感 悟 亲 情

——亲情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1 外婆的帆布鞋

微风拂过床前,轻柔地去了,只留下窗外的纸风铃,悠悠地回响,如外婆绵长的细语,虽不悦耳,但也语重心长。

灶前的炉火,升腾起氤氲的热气,暮霭一样散开。火光映射在我的手臂上,像溅开的麦芒。炉内的水气顶起炉盖,发出“扑扑”的声响。我闭上双眼,细细地谛听,那是外婆的帆布鞋摩挲地面时柔柔的足音。

外婆,我已忆不起我咿呀学语时您教我的歌谣,我也无法遥想我酣然入梦时您喃喃的细语。我只能倾听,您编织的纸风铃摇摆时的回响,您烧水的锅炉中水起的余音。

拨弄纸风铃,抚平每一处皱褶,仿佛触摸您多茧的双手。每一只铃铎都留下您指间的纹路,每一次翻折都留下您掌心的裂痕。我仿佛看到,您安详地坐在床头,双手折叠着纸风铃,老花眼镜后,是慈爱的目光。我仿佛听到,一根根针正缓缓穿过铃身,摩擦出吱呀的声响,又串起一只只风铃,在微风中摇摆、歌唱。

朦胧的晨曦中,我耳旁似在萦绕,灶前锅碗盆勺所演奏出的奇异的交响。睁开迷蒙的睡眼,侧耳倾听,那是您早起后,为我做饭的声音。我于是披衣起床,只看到炉火前的你,正向灶里添柴,身前的炉子里,蒸腾出扑扑的水气。您的帆布鞋伴随着身体,微微颤动,单薄的身影下,又传来鞋底细切的声响。火光中,我的泪与灶中的柴,一起消融。

如今,您已离我而去,但每当我闭眼倾听时,那窗外的纸风铃和炉内的水气却告诉我,您的帆布鞋又出现在床头和灶旁。

2懂 你

父亲从来寡言。

每天的饭桌上,我总是一个人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而父亲,几乎永远是一个造型――静默地、机械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从不说话。

我想他大概也不会听我说话吧,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机械呢?自始至终连看也不看我一眼!于是,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悲哀,是什么呢?

我的话也渐渐少了,即使偶尔说几句也是干巴巴的,不带半点色彩。说了没人听,不如不浪费那份力气那份感情。父亲自然是没有反应的,至少我这么认为。他是那样的机械。

有一天,我终究变得和父亲一样:机械地、静默地夹菜、扒饭、咀嚼、吞咽,再不说话。但,我依旧偷偷地看着父亲。

他的动作缓了下来,没停。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放下筷子抬起头来。

他静静地看着我,吃惊、疑惑、不安写满了他的眸子。他的唇张了几下,却不见有一个字从唇边滑落。他的喉节抖了几抖。最后,终于挤出了一句话:“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保持沉默,倔强地保持着沉默。

他有些急了,眉锁得更紧了:“你怎么了?怎么不说学校的情况?不说那个姚明和苏有朋了?”

我呆住了,我的父亲啊!

他说:“爸嘴笨,不会说。但爸会听,每天你在饭桌上唧唧喳喳说东说西的时候,爸都用心在听,都在想:‘多好啊,我有这么一个能说会道的女儿!’你的所有心思我都能从中体会得到,可你,为什么不肯多说话了呢?!”

我的眼泪像决了堤的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的父亲啊,一直以来你都在倾听着我成长的声音。你了解我的一切,可你让我如何去懂你?

我扑进父亲的怀抱,倾听着他的心律。我的可亲可敬的父亲啊,我终于在你的深情倾听中了解你、读懂你了!

3父 亲 的 粽 子

平淡得像一壶茶,品之却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普通得像一首歌,听之却跌宕起伏,给人以美的回忆。

田里回来,父亲似乎显得很疲惫,沾满泥巴的裤腿粘在腿上,赤着脚,一只手拎着篮子。我迈着小步迎上去:“爸,你的篮子里装的啥?”父亲笑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明天就要中考了,可还有什么不会的?”父亲放下篮子,端来小凳,缓缓的坐了下来。“我……”坐在旁边看书的我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抽出一支烟,衔在嘴里 ,“扑嚓——”,他擦亮了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他那黝黑的脸,吸了一口,父亲渐渐眯起了眼,然后便是一阵吞云吐雾。“你妈有病躺在床上,不能照顾你,你奶奶说,明天中考,早上吃个粽子,包你高中。”父亲的脸上荡漾起一丝笑容。

他叠起几片芦苇叶,两手捏着轻轻一弯,便弯成了一个锥形,然后他便往里面倒米。那一粒粒米里似乎是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每个粽子都是那么饱满,那么诱人,像娃娃一般。不经意中,看见父亲那张满是老茧的手,他是那样娴熟而又自然地操作着;看见父亲那低埋着的头里,几缕银发从中钻了出来;看见父亲那打着补丁的裤子,在风中吹拂着……

梦中醒来,父亲双手托着一只热气腾腾的粽子,好像是托着一件珍宝一般,他脸上依旧洋溢着笑容:“吃吧,好好的考!”他的手颤抖着。

真甜,像甘露滴在久旱的心头,像凉风吹拂着干燥的大地。于是,我迈进了考场……

身在考场中,回味着刚才那一刻,回味着父亲包裹的粽子,回味着那份甘甜,我似乎看到了父亲的笑容又在荡漾……

这便是父爱,这便是真情,倾听父爱,我感受了温暖,感受到了希望;倾听父爱,我似乎消融了,蒸发了……

哦,父亲的粽子,一首让我百听不厌的歌。

4花边饺里的母爱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打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

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第2个回答  2012-01-27
你是螺岭的吗?6(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