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处决罪犯,为什么要独独选择秋后问斩而不是其它季节?

如题所述

“秋后问斩”这个词大家很多时候都是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我们现在很多历史概念也都来源于影视作品,但是影视作品并不是历史文化纪录片,所以有些概念是错误的。就像古代问斩,更多时候都市斩立决,不会还拖到秋后。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斩立决的方式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是冤假错案的话,罪犯连个辩诉的机会都没有,就像现在的案件都是有上诉期的。所以就慢慢地出现了判决以后过段时间再行刑,但是这个时间也不是说所有罪犯都集中到秋后,而是见缝插针似的,只要有空闲了,那就对案件重新复核,没有问题那就可以行刑了。


而秋后问斩这个时间是在明清才广泛使用的。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百姓都是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我国社会常态。冬天天气寒冷,老百姓都不愿意出门,自然不能选择冬天。而春夏两个季节是农忙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自然是没有空闲的,只有在秋后,粮食都收仓了,农忙告一段落,百姓们才有时间。

为什么处决罪犯要等老百姓空闲?这里就要说一说古代行刑的观礼制度。大家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劫法场的场面,法场周围都是老百姓,其实这些百姓不一定是来看热闹的,而是不得不来。


古代犯人行刑,老百姓是必须要去观看的,这可以算是一种警示教育,让老百姓知道法律的威严。所以挑个老百姓比较空闲的时间,这样怨念也比较少。不然大家正农忙的时候,三天两头要去看人家砍头,这谁受得了,或者大冬天的要去寒风中看人砍头,这也很难接受。所以选择秋后问斩有一定的误传,但是也是社会自然发展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0
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一到秋后就闲下来了,这时候问斩前来观看的百姓会很多,更能起来一种震慑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06-10
因为古代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合乎自然法则。秋天是万物肃杀的时候也是丰收的时候,所以才会在这个时节来处决犯人。
第3个回答  2020-06-10
因为秋季代表落叶归根的意思,在这个季节斩杀犯人有这个含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