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急

我想考一下国际文化交流,我是辽宁的,文化课大概要多少分?每年大约有多少人参加校考?合格证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考试的话需要准备什么?录取原则是什么,专业和文化一起排还是按专业排名录取?最好能告诉我一些考试方面的事,具体点,,,,,谢谢了,,

说实话,就在1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是满怀着热切的期待和激动的心情报考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当时也在网上读了一些关于国交的评论当时觉得可能未必客观,觉得录取分数线那么高,学校不应该不重视吧,而且当时真的被国际文化交流这个名字给骗了,觉得这个专业会很好,以后会很有发展前途,但是我进校后,真的后悔莫及啊!什么都不会,还何谈以后的发展前途啊!
1.本专业进校时会考什么艺术特长展示,进校后一点艺术课都没有,有的只是仅有12次左右的戏曲史、音乐史、绘画史、书法史等由戏曲文学系教师任教的各种历史课。别的系的同学成天辛苦排练,练声、练琴、练功,辛苦并快乐着,而国交的学生永远都是其他系学生演出时坐在观众席上得看客。就连刚不久的几十个香港高中生到我校进行文化交流,由于经过1年来的学习,其他系学生的艺术表演(交流)已远远强于国交学生艺考时的才艺展示的水准,所以国交教研室主任请来导演系的学生来援助,最后整场交流会国交学生全部提前退场了,就剩下那些导演系的演员们在和香港学生进行真正意义的交流,就拿导演系这些学生平时的节目排练来讲,他们的体会就不是一点半点的,而国交学生就课程设置上来讲只是拥有工具,别人的工具而已,脱离别人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2.时间荏苒,我敢说国交班的大多数学生入校前的英语水平远远高于现在的英语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没有语言学习的客观环境,当然这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的原因,但是与综合性大学英语系的学生比,真的差距巨大,这也是国交的学生入学时问老师以后能不能考英语类研究生,都被国交老师非常肯定的否定掉了的原因。英语系的学生是要求过专四、专八的,而不是简单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系的学生必须成天天不亮就要去早读,去听VOA/BBC,否则专四过不了的。其二,英语专业的教师全部是超级年轻的很FASHION的老师,有时上课讲得学生都能听出来的错误还一本正经的装大教授的样子,这里的这些英语教师特别会表演,他们的外号也很多,比如“HOLD”住姐,留洋姐,FASHION姐等等。其三,英语课时很少,一般每学期英语精读课和英语听力课通常也就有12次课左右,每学期都让学生买新课本,而通常每学期只能学3——4个单元(书有8个单元+两套试卷)就完事了。其四,学校国交教师少,通常精读和听力都由一个教师上课,而教师都很会偷懒,通常会把英语精读和英语听力合在一起上,说法是精读课太少讲不完,所以多讲点精读少听点听力,具体情况是:精读课文讲40分钟之后,老师就称自己累了,让我们自己看书,老师要休息一下,有时很FASHION的英语教师的休息时间非常长,以至于直接就下课了,听力通常就没有了,让学生们自己回去听,有时很FASHION 的英语老师会给学生放30分钟左右的听力,完全是在放,只要听力响起后就不管FASHION老师的事情了。所以我们通常除了要买老师让买得英语听力教程之外,还要再买一本教师用书,上面有答案,自己去听。其四,国交的这些很FASHION的英语老师特会偷懒,一学期要放很多次电影,通常8:30分上课,老师直接就开始放电影,一直放到11:50,而且放完之后也就完了,放电影的英语课老师最轻松,提前不用备课,随便找一个片子一放就行了,放完就下课。其五,学校对国交专业的管理很松懈。首先,国交英语从来都没有作业,完全是上课时去保证一个出席率,如果学生进来后自己不学英语,那么英语就彻底不行了。其二,国交英语期末考试非常轻松,听力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考什么,学生会在期末考试前,把听力的答案直接背下来就完事了,即TTFFT,下一个ABBCD,而且听力考题非常少,老师不会让大家背太多答案的。精读考试也会告诉一些现成的题,完全可以直接背答案的那种,即阅读题ABBCD DCCBD。所以,刚来学校1个学期,就有学生受不了了,纷纷在外面花两三千甚至四五千块钱,在外面学习英语。说实话,真的学费都不想交了,坑死了。
3.师资不行。首先,本专业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一个教师通常要承担很多门课程,在其他院校非常稀奇了,就是在本校也很少见,唯独国交是这个样子的。比如某A教师所教课程有:《商务礼仪与沟通》;《剧场管理》;《文化营销》;《广告学》;《商务英语写作》;《英语精读》;《英语听力》某B老师承担的课程有《艺术英语》;《法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西方文化史》;《文化管理学》;《英语写作》某C老师承担的课程有《英语听力》;《文化市场学》;《经济人》;《会展策划》;《商务英语》;《文化创意策划》;《英语精读》其次,虽说本专业教师研究生学历的有多少,博士的有多少,据我进校后了解到,本校该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然后学校花钱派出去读博士,当然,学校也不傻,不用再投资了,现在已经在少数几个教师身上投资了,国交的教师也就差不多够了,可以唬人了。再次,国交教师特别没有责任心,特别会表演,特别FASHION,特别能得过且过。
4.几周前我们还在为期末考试担忧,因为入校以来发现很多课没意思,而且教师都不认真上课,连课本都没有,教师随便瞎掰,刚刚以高分进来的学生很快就被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任凭教师在上面随便掰什么,我在下面自己学习,另一种类型是干脆放弃型的,既然学校放弃了这些刚刚招进来的高考高分学生,学生也放弃自己了。该类型又称傻子型,自暴自弃型,冤大头型。上课睡觉,吃零食,玩电脑,(注:由于给国交上课的老师不认真,所以老师也允许国交学生上课带电脑,座在课桌前上网玩游戏,国交老师从来都不管,连吃零食都可以,睡觉那就更可以了,我们学生还有好几张这学期刚刚拍得国交学生上课时的照片,教师座在讲台前,喝着茶水,说着文学史,下面学生全部趴在桌子上睡觉的照片。)说实话,刚开始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趴着睡觉,后来全班都睡,也成了对国交老师的一种反抗了。趴了两次发现,老师不但不管,反倒还挺高兴的。
5.国交专业教师很少,除了那些年轻的刚毕业的教师外,系里很少给我们去聘请教师,通常是由戏文系自己的教师来给国交学生上课,听师哥师姐们说,有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史、外国戏剧史、西方文化史、中国戏曲史、中外文化交流史,这些戏文系老师自己上的课程已经把国交的大一大二几乎给填满了。国交学生大一大二课程差不多就满了,也就不用去聘请太多的教师了。无语死了,而且国交专业的师姐们说她们最不爱上的课就是戏文系的这些什么历史课,因为这些教师最不认真,无课本,上课随便说,经常是教师一人对着自己的电脑给学生朗读所谓的文学史,即照本宣科式的陈述历史事件。无聊死了,这些课完全是睡觉课。
5.戏文系领导根本不把国交学生放在眼里。无论是新上任的教研室主任还是以前的教研室主任,都常常在跟我们抱怨,我们这个专业已经到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共同抱怨的地步了。教研室主任以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她说真的很为我们以后的前途担忧啊。现在戏文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压得她是什么都不能给学生们做。戏文系不给钱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我们这一级从入校以来,就换了2个外教了。听师哥师姐们说他们以前的两个外教特别好都走了,他们已经换了3个外教了,对我们来讲可能下学期还要继续换。为什么外教频频换呢?为什么戏文系就留不住外教呢?而且聘来得外教是一个比一个差,干脆就快要去人才市场见者黄头发的就要抓过来了。因为戏文系不愿意出太多的钱投入到外教身上,即不愿意出太多的钱浪费在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学生身上。戏文系领导通常是每年国交招生时很忙碌,招完后,只需要确保有一个外教,领导们就万事大吉了,平静中等待来年的国交招生工作。系领导就只能为国交做这些了,招生,有外教,再招生,如果外教又走了再继续聘请外教,再招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如此简单而已。
6.国交专业现状很不适合其发展。国交专业诞生于艺术传媒学院。该院有舞蹈表演、影视表演、MIDI音乐制作、国际文化交流、舞台美术、新媒体等等。拥有自己的剧场、音乐制作室、拥有琴房、排练厅、练功房和各种高科技。而如今国交专业放到了戏文系,根本不懂国交的领导能领导国交吗?如今可好了,上课学不到东西不说,连琴房也不能借,自习室也不能借,学院的各种都不给戏文系学生开放,因为国交是在一个写剧本的系里,什么都借不到,什么都没有,除了成天给国交学生上各种历史课之外。
7.课程设置不合理。国交专业被很多戏文系教师能够承担的课程占据太多,重复性很大。比如外国文学史、外国戏剧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中国文化史等等。而国际文化交流从专业名字上看,至少包括三部分国际(外语课、外交课、国际形式、国际政治经济等课等)、文化(音乐、戏曲、书画实践与鉴赏课现如今都开成历史课了,失败极了)、交流(交流与礼仪、翻译、导演基础、新媒体制作、广告、新闻、采访、表演基础、跨文化系列课程)外加一些如知识产权、艺术管理、文化经济等等。而如今全是各种历史课。干脆国交改成国际历史专业算了。
8.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一丁点的讲座都没有。看着导演系每周一个讲座,真是眼红又心急。戏文系的讲座都很少,国交就一点都没有。除了有时把国交学生派到某个讲座现场当观众,撑场子,供拍几张照片算是戏文系的活动了。
9.学院成天做得全是表面文章,说是神马每年都有外出实践项目,还什么出国交流对国交学生来讲全是浮云。首先,学校提供的出国机会都是需要学生交费的,谁神经病国交什么都没学得到,还花几万块钱出国呆个五六天就回来。真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其次,学院的确每年出国的学生很多,但都不是国交的学生,而是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的本科生出国进行表演交流,而且是免费得。
10.现状是所有辛苦考进国交的学生都后悔不已。国交不像其他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国交本科培养不成体系,培养的对象四年下来什么都不会,上课讲的那些神马各种文学史课能掌握多少不说,又有多大的用处呢,毕竟不是什么技能,也不是文学修养或文学底蕴,因为戏文系给学生开设的各种文学课全是历史课,根本没有什么鉴赏课或者是真正的文学课。虽说其他专业像音乐学、导演、表演、京剧、舞美专业的学生有时也会对未来充满茫然,但是这些专业四年的培养是成体系的,拿音乐学来说,从视听练耳到复调再到配器,他们虽然不知未来能做什么但是走过的这四年他们收获了很多,如果喜欢音乐可以继续深造,如果不喜欢音乐可以考研学别的(注:国交学生考研一定是跨专业),像我们国交专业的很多都想学音乐作曲但是四年大好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啊!四年周最终工作找不到,跨专业考研(注:国交是一个不能称之为专业的专业,所以考研必须要跨专业)没考上,最后稍微有点钱的别破出国烧钱去,没钱的就家里蹲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1
文化课480以上,英语单科110以上,录取原则是专业课合格,英语单科合格的情况下排名录取。每年30人。
每年报考300人左右,合格证发放比例是1:3,每年发90-100左右数量的专业合格证。
一试是英语口试,考口语表达能力。二是考文艺常识。三试面试,中英文都有。追问

你指的就是专业拿到合格证,英语合格,就按高考文化课排名录取?文艺常识考什么?我是理科生,文化课是不还能再少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