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是每年固定的12月22日吗

如题所述

不是,冬至在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扩展资料: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冬至节简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冬至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之一,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至今民间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扩展资料:

我国古人将冬至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已经开始暗暗流动。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江南地区更应做好农田管理,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冬至的由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1
不是,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第3个回答  2013-12-21
是的追答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是我刚开始认为是的,后来查了一下原来不是的,不好意思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2-21
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