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由“0”想到的……4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零的存在,很象一个人活在世上,更象一个中国人活在世上,的确很无奈。
小学时,一个无动于衷的零被到处争议,几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原因无非是关于零到底是谁的家族,自然数?整数?直到今天答案是:不知道。
由零我想到的是人性。
先从儒家两个对人性论持极端看法的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看法说起。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其善的本质是恻隐,羞恶,谦让,是非之心,后来人性之所以丧失了先天的善,是由于人在社会这锅大杂烩里生活,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逐渐被私欲所蒙骗,他把人性的恶归于后天环境的恶。
而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所谓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这种恶是与生俱来的恶,是一种自然属性,按荀子的说法推断,那么小孩在他妈的肚子就不是个好东西。至于人性的善,荀子认为人的善是由于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孟荀都是儒派,儒家倡导的是仁义礼智,就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忙于战争,忙于争霸土地,相信的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这种喋喋不休的仁政和王道只会让人烦,打个比方,解放战争时期,如果有个和尚婆婆妈妈在蒋介石面前说什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种话,谁能受的了呢?即使涵养再深的人也无法容忍一个人在耳边叽叽喳喳。个人而言,我很不喜欢孟子这个人,有人说他的文章具有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其实是啰里啰嗦,更进一步说,我也不喜欢儒家这些人及其作品,用毛主席说儒家的话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的女娼男盗,毛主席赞同的是法家,我也是。至于法家的人性论是就利避害,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本能,其人性论只能介于孟荀之间,故不做多论。
我唯一赞成的是儒家孟子的人性论,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刚出生就如一张纯洁的白纸,没有任何的定位,性格,善恶皆是空白,未被任何世俗所玷污,但随着这个人逐步进入社会,在乌烟瘴气,勾心斗角的环境里依然能保持人性的贞操,做到周敦颐笔下《爱莲说》里面莲的那种出蕴泥而不染,拙清莲而不妖的品格吗?这是不可能的。叔本华天生就发誓说过他一辈子都痛恨女人吗?天生就那么悲观吗?如果其母不与哥德,希勒等人关系暖味,其父没有在经商受挫后绝望种自杀,如果他提出想去魏玛看她娘而没有遭到拒绝,并且说:不想见到他,尤其是他那忧郁的眼神,对人间万物的抱怨,对人类苦难的无尽悲叹——他所有的一切都令她沮丧和烦恼,甚至令她坐立不安,废寝难安(月经不调,心率失常),试问:母子之间的关系到了水火不相容导致断绝关系的地步,他还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吗?任何人的人生观都是这个人经历过的事,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也是如此,他反对结婚,结婚就意味着战争,这只是他家庭的一个缩影而已。康德说:我的朋友,朋友是不存在的,这和叔本华一样,都是受他妈的影响,因为康德他娘曾经被友谊欺骗过。
人,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转变的过程,人性也非那么绝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之初,性本善。追答

自己缩写

采纳哦!

拜托🙏

追问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26
自己到百度上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