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美国心理学家 F.H.奥尔波特 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

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 G.W.奥尔波特(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

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

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

反应系统。比如利他行为、侵犯行为、合作竞争和决策行为等都属于社会行为。

勒温提出一个社会行为著名的公式:B=f(P.E)中,公式中,B 指社会行为,P指个体,E

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 指函数关系。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

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勒温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 中介过程 ,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

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两者紧密相连,社会心理是内隐的、不宜直接观

察,往往通过外显、易观察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体、人际、群体和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主要研究

个体社会化与自我、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等。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

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等。

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美国学者 霍兰德 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 三个阶段。

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19 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依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

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 ,可以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和卢梭等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改变人性的前提就是改

变社会。而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等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因此必须受

法律的强制。

经验描述阶段从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活动和

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个时期一些重要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具有“催生”的作用。重要的学术思潮包括达

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德国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

(本能论)和奥地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自出版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实证分析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

特里普利特开展关于社会促进实验研究,F.H.奥尔波特成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瑟

斯顿和李克特关于态度测量的相关研究,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使人际关系进入可测量

时代,还有勒温开创了团体动力学研究。

1. 价值中立原则◆ 

研究者采取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不歪曲,不主观 臆断。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保持完全价值中立是很难的,其实应该 避免绝对价值中立 。比如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

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2. 系统性原则

3. 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主要方法(参考普通心理学)

1. 观察法

2. 调查法

3. 档案法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班杜拉 。

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机制有 联想、强化、模仿三种机制 。

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概念,认为观察学习包括 四个过程:即注意过

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社会交换论理论来源于 斯金纳 的强化理论、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以及文化人类学

和社会学的观点。社会交换论创始人 霍曼斯 ,认为 趋利避害 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

霍曼斯提出 五个普遍性命题 :即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景中 研究人类群体 生活,特别重

视与强调 事物的意义 、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 作用 。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詹姆士 和 米德 ,其主要观点: 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

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语言是心智和

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行为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个体行

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

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自我是社会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3. 个体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1.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特别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着决定

性作用的理论,也称为深层心理学。

2. 荣格 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是精神病学家,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 集体无意识 理论。

3. 新精神分析论

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沙利文、霍妮、弗鲁姆、埃里克森 等。如霍妮的 “文化因

素论”、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A.现实的 B.想象的 C.隐含的 D.虚拟的

参考答案:ABC

A.社会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情境 D.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C

A.社会认知 B.社会知觉 C.社会心理 D.社会意识

参考答案:C

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参考答案:A

A.哲学思辨阶段 B.学派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 D.经验描述阶段

参考答案:A

A.价值中立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伦理原则 D.重复原则

参考答案:ABC

A.社会学习 B.社会交换 C.符号互动 D.精神分析

参考答案:C

A.班杜拉 B.詹姆斯 C.埃里克森 D.弗鲁姆

参考答案:CD
相似回答